期刊正文


文言文教学应指向言意共生

 

【作者】 王 谦

【机构】 陕西省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时,着眼于言意共生,将教学的根本任务确定为了解内容、探索形式、发现意趣,解决好文言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么写这几个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言的内容;言的形式;意的探索;言意共生
  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的篇目达14篇,比原来人教版增加10篇。从三年级上册便开始安排。然而,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文言文深奥难懂,让人望而生畏。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语感,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与风骨呢?其实,在教学时,着眼于言意共生,将教学的根本任务确定为内容和形式探索发现,解决好文言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么写?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 破译文言文的“言”
  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写了什么,还要带领孩子去探索作者是怎样写的。
  (一) 理解“言”的内容——多种方法来助攻
  由浅入深是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据此,文言文教学必须经历由初读到深读这一过程。初读即读懂文面之义,了解“言”的内容。理解“言”的内容有许多方法。
  1.利用好教材中的注释与插图资源。
  注释一般出现在文言文的右方或下方。它是对文章中的词语、内容、引文、出处等所作的说明。通过看注释,我们便对文中疑难处有了更准确更完整的理解。
  有了注释的帮助,我们能够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有基本了解,比如《守株待兔》一中的“耒”注释为“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但是孩子们还是想象不出它的样子,这时,插图就会发挥作用,在课文配图中农夫手边叉子型的农具就是耒。有了插图的帮助,我们会了解的更清楚。
  2.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扩、选、删、补。
  文言文多单音节词,我们可以给这些单字进行扩词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古有一狐”。通过扩词,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古时候,有一只狐狸。”遇到一字多义的情况要结合语境选用恰当的词语来正确理解句子。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都可删去。增补就是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语句中的省略成分。比如在《铁杵成针》一文中。 问之,曰:“欲作针。”谁问,问了什么?联系下我们我们知道是李白在问老奶奶:“你在做什么?”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让句子更完整。
  3.关注古今差异大的“言”
  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过程中,还要关注一些古今意思差异较大的词句。比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与现代“走”的意思——行,有所不同。像这样的词句读的多了,积累的多了,慢慢就能了解古人写文章的习惯,习惯有了,语感就来了。
  (二) 破解“言”的形式——群文阅读学表达
  文言文教学经历了初读,已大致了解内容,接着便是深入阅读,
  破解“言”的形式,即作者是怎么写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度解读文本,围绕一篇文言文,深入分析文本特点与表达方式,拓展阅读同类群组文本,展开群文阅读、探索研究,在学方法的基础上会用方法,从而实现“读懂一篇”到“读通一类”的转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时,了解了杨氏子智在语言,进而进行群文阅读“智童风采贯古今”,读文言文《徐孺子赏月》、《钟毓偷喝药酒》、《钟家兄弟》等五篇文章,体会智童的语言智在何处?进而习得表达方法:写人物之智,可从语言、动作两方面展开。
  二、探索文言文的“意”
  “意”是言语的本源,是语言的触发器。学文言文,我们仅仅积累文言词汇和语言,学会表达,还不足以传承中华文化,只有将文言文化为和自己一起生长的精神血肉,才算达到以文化之的目的。这精神血肉,是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意象、中国美感,即是华夏儿女的中国灵魂。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再来探寻文言文的“意”。
  1.“意”中有中国智慧
  古代寓言尽显中国智慧。《战国策·魏策四》有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南辕北辙》。季梁为了劝诫魏王不要攻伐赵国,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像韩非和季梁这样,在说服他人时,引用一些故事、案例,更容易打动人。这不正彰显了中国智慧吗?
  2.“意”中有中国意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文言文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象,学生在品读课文中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受到精神的熏陶。六年级课文《伯牙绝弦》中“泰山”和“江河”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泰山作为一种文学意象,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它象征着向上和超越,象征着一种品格情操、一种处世态度。“江河”在这里是特指长江和黄河,它们成为巨大的文化意象符号,象征广博的胸怀。泰山和江河道出了伯牙高远的志向和广博的胸怀,这也就是“高山流水”。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 
  三、言意共生
  在文言文学习中,必然要将文本形式的“言”与内容的“意”有机对接,既要能进入文言文作品的世界,深刻体悟内容的“意”,又要能鉴赏作家创作的语言及无限创意,更要能收获并玩转文本“例子”中传神的“言”与深刻的“意”。
  1.尝试表达“言”与“意”,实现言意共生。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养成,必须以文言知识为基础,但拥有知识不等于生成能力,因为知识转化成能力还需要以尝试性的实践为中介。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历将知识运用于阅读实践的历练,是阅读能力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比如,学完需要学生掌握的常用词和句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说或仿写。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为“知识转化为能力”发挥桥梁作用。
  2.个体践行“言”与“意”,实现言意共生。
  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因此在生活中践行文言文中的“言”与“意”,才能最终实现言意共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能让一个人得以充分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更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话语, 更好地体会作品的言语形式;也能让一个人用上自己最恰当的言语内容及方式,更好地表达出意思或心愿。除此之外,若能将言意践行于生活,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与风骨,才能让它有了生命。
  文言文教学的发展就像春天的草地,风吹,日晒,雨润,有一天,一整片忽地绿出来。迫求对文言文中“意”的深刻把握,对其中“言”的真切品读,实现从作者起点上升腾起的“言意”高峰体验:“言“意”的共生。
  • 【发布时间】2020/9/4 17:07:55
  • 【点击频次】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