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思维的培养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各大企业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看重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举措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因此,本文通过问题思维以及地理问题思维的内涵的研究,提出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思维的三大策略: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会问;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想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敢问。希望对当前的地理教学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问题思维
一、问题思维以及地理问题思维的内涵概述
究竟什么是“问题思维”,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所说的问题思维,采用姚本先先生的研究成果——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的那些疑惑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并由此产生怀疑、探究、思索,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的思维状态,称为问题思维。
相应的,地理问题思维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探究过程中,基于地理学科的独特特点而产生的疑问、困惑和探求心理状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越强烈,问题思维曰活跃,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兴趣、求知欲也就越强,进而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思维的方法
(一)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会问
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地理知识累积越丰富,其就会越容易发现地理问题,同时,也更敢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地理问题。也就是说,学生会问地理问题,培养地理思维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在日常的地理学习过程中积累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地理学科知识,有较高的地理素养。
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要不断地帮助学生丰富地理知识,构建地理知识框架,灵活地利用地理方法和地理规律,将零碎的地理知识整理成地理知识系统输出给学生,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地理学习架构,提升地理素养,从而使学生会问地理问题。比如,利用地图构建学生的地理学习体系。地图在地理学习中是必不可缺的辅助性工具,甚至可以说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其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地理学习架构。如在教“中国的地形”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地图,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和分析,进而提出问题:中国山脉的走向有哪几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坐落在哪个山脉?等等。
(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想问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學习兴趣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动力。通过对当前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经常向老师问问题的学生,一般都非常喜欢地理知识,对地理充满了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也往往是这些学生,学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成绩更突出。
由于初中地理的知识比较综合、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就会产生厌倦和害怕的情绪,从而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丰富课堂形式,善于利用身边的、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知识进行地理教学。其实,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息息相关的,地理教学中的山脉、水系、日月星辰等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地理教学不应该局限的教室内、书本里,而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充分接触和体验大自然和社会,在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地理问题并解决地理问题,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想问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问题思维。再比如,丰富校园文化,构建能够培养问题思维的校园文化广角,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校园环境是学生生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之一,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无时无刻、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地理学科知识的宣传工作,丰富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地理学习眼界,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地理知识积累去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敢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的教学提倡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地理是副科,很多人不重视,所以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导致学生没问题可问,有问题也不敢问的怪现象的出现。
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留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去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观察、探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积极利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工具,活跃课堂氛围,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胆提出自己对地理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见解,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构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学课堂,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给学生制造问问题的机会,教会学生主动质疑,对待地理事物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做到不唯师、不唯书,使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逐渐形成问题意识,从而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思考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语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意义重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大家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刘贵艳.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问题思维
一、问题思维以及地理问题思维的内涵概述
究竟什么是“问题思维”,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所说的问题思维,采用姚本先先生的研究成果——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的那些疑惑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并由此产生怀疑、探究、思索,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的思维状态,称为问题思维。
相应的,地理问题思维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探究过程中,基于地理学科的独特特点而产生的疑问、困惑和探求心理状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越强烈,问题思维曰活跃,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兴趣、求知欲也就越强,进而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思维的方法
(一)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会问
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地理知识累积越丰富,其就会越容易发现地理问题,同时,也更敢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地理问题。也就是说,学生会问地理问题,培养地理思维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在日常的地理学习过程中积累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地理学科知识,有较高的地理素养。
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要不断地帮助学生丰富地理知识,构建地理知识框架,灵活地利用地理方法和地理规律,将零碎的地理知识整理成地理知识系统输出给学生,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地理学习架构,提升地理素养,从而使学生会问地理问题。比如,利用地图构建学生的地理学习体系。地图在地理学习中是必不可缺的辅助性工具,甚至可以说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其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地理学习架构。如在教“中国的地形”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地图,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和分析,进而提出问题:中国山脉的走向有哪几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坐落在哪个山脉?等等。
(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想问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學习兴趣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动力。通过对当前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经常向老师问问题的学生,一般都非常喜欢地理知识,对地理充满了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也往往是这些学生,学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成绩更突出。
由于初中地理的知识比较综合、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就会产生厌倦和害怕的情绪,从而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丰富课堂形式,善于利用身边的、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知识进行地理教学。其实,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息息相关的,地理教学中的山脉、水系、日月星辰等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地理教学不应该局限的教室内、书本里,而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充分接触和体验大自然和社会,在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地理问题并解决地理问题,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想问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问题思维。再比如,丰富校园文化,构建能够培养问题思维的校园文化广角,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校园环境是学生生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之一,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无时无刻、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地理学科知识的宣传工作,丰富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地理学习眼界,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地理知识积累去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敢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的教学提倡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地理是副科,很多人不重视,所以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导致学生没问题可问,有问题也不敢问的怪现象的出现。
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留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去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观察、探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积极利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工具,活跃课堂氛围,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胆提出自己对地理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见解,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构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学课堂,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给学生制造问问题的机会,教会学生主动质疑,对待地理事物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做到不唯师、不唯书,使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逐渐形成问题意识,从而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思考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语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意义重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大家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刘贵艳.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 【发布时间】2020/9/29 15:31:10
- 【点击频次】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