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扎实学生的素质基础,读写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提升,在书面表达方面也有所提高,该文着重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教授,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写起作文来愁眉苦脸,难以动笔或语言生涩。而每一单元才进行一次的作文训练,学生因为练笔次数少,很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下面就从“以读促写,仿写结合”的角度,浅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的一些思路及做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课外阅读成了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课标》进一步明确强调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呢?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某一领域实际知识积累是产生该领域的认识兴趣的基本条件。当某个领域的实际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时,就容易产生对该领域的兴趣,否则,一窍不通只会索然无味。因此,让学生多阅读、勤积累,必然会激活学生的读书兴趣。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并正确进行指导,巧于点拨,使学生养成博览的习惯。
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何时让他开始阅读开始积累呢?小学三年级学生已开始写作文,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何以写作?但此时学生又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只能东拼西凑生拉硬拽,完成任务万岁。此情景下写出的文章可想而知。要想写出好文章得到老师的表扬那更是无稽之谈。久而久之,好多学生对写作丧失了兴趣。老师对此类学生也无计可施。我想这也是老师和学生闻写作而头疼的根源所在。为此,本人建议学生从学会汉语拼音认识第一个汉字的那一刻起就该有意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了。
二、读中有思,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中间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启发学生明其旨、获其识、得其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有丰富语言积累的认识,通过语文学习从而具有较丰富的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让学生明白: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鉴赏及仿写是积累语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课文时,我提倡学生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拿来为我所用。每篇课文学完之后,我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我还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初步学习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美的词句,深邃的思想,精警的智慧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能迁移运用,随心所欲,才能呼之欲出,挥洒自如。除此之外,我平时督促学生诵读优秀诗文,阅读儿童读物等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逐步培养学生养成随手摘录、写心得体会、记日记的好习惯。这些素材的积累,为今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同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搜集写作方法,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到一个片段,甚至一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学生在将来的作文中都可将其内化,为自己所用,巩固、提高写作能力。
三、动手跟进,以写促读
1、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互动的思维活动,写作水平的质量反映着阅读的效果,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笔记。首先鼓励学生边读书、边记录。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把所发现的好的词语、句子、段落、甚至课文记录下来。也可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以达到积累素材,而养成良好读书笔记的习惯。还可以写感受,如学习了自己影响印象深的课文,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经过长期指导与训练,学生们都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笔记习惯,一学期下来,都记了厚厚的一大本。这样既掌握了阅读技巧,又为作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学会仿写,掌握技能。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不能模仿,理由是模仿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老师不要怕学生模仿,而是要教会学生模仿,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提高、发展、创造、再创造。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以范例的章法为章法,依章循法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通过对范例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学会仿写,掌握技能,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多多练笔,获得提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通过练笔的方式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课文,比如每周一篇的作文,可以改为两篇。这第二篇作文学生自由来命题,写对一件事的感受、看法均可,均要求当堂完成。同时要求每天一篇日记;每学完一篇课文做一次片段小练笔等等。由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生尽管有聪明灵活的头脑,但也绝不是“无师自通”的天才,只有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在行之有效的训练之下,夯实阅读这一写作的基础,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边读边写,读写结合,学生思想的的羽翼才会越来越丰满,才可以写出好文章来。
关键词: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教授,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写起作文来愁眉苦脸,难以动笔或语言生涩。而每一单元才进行一次的作文训练,学生因为练笔次数少,很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下面就从“以读促写,仿写结合”的角度,浅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的一些思路及做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课外阅读成了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课标》进一步明确强调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呢?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某一领域实际知识积累是产生该领域的认识兴趣的基本条件。当某个领域的实际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时,就容易产生对该领域的兴趣,否则,一窍不通只会索然无味。因此,让学生多阅读、勤积累,必然会激活学生的读书兴趣。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并正确进行指导,巧于点拨,使学生养成博览的习惯。
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何时让他开始阅读开始积累呢?小学三年级学生已开始写作文,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何以写作?但此时学生又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只能东拼西凑生拉硬拽,完成任务万岁。此情景下写出的文章可想而知。要想写出好文章得到老师的表扬那更是无稽之谈。久而久之,好多学生对写作丧失了兴趣。老师对此类学生也无计可施。我想这也是老师和学生闻写作而头疼的根源所在。为此,本人建议学生从学会汉语拼音认识第一个汉字的那一刻起就该有意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了。
二、读中有思,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中间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启发学生明其旨、获其识、得其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有丰富语言积累的认识,通过语文学习从而具有较丰富的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让学生明白: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鉴赏及仿写是积累语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课文时,我提倡学生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拿来为我所用。每篇课文学完之后,我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我还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初步学习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美的词句,深邃的思想,精警的智慧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能迁移运用,随心所欲,才能呼之欲出,挥洒自如。除此之外,我平时督促学生诵读优秀诗文,阅读儿童读物等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逐步培养学生养成随手摘录、写心得体会、记日记的好习惯。这些素材的积累,为今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同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搜集写作方法,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到一个片段,甚至一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学生在将来的作文中都可将其内化,为自己所用,巩固、提高写作能力。
三、动手跟进,以写促读
1、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互动的思维活动,写作水平的质量反映着阅读的效果,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笔记。首先鼓励学生边读书、边记录。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把所发现的好的词语、句子、段落、甚至课文记录下来。也可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以达到积累素材,而养成良好读书笔记的习惯。还可以写感受,如学习了自己影响印象深的课文,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经过长期指导与训练,学生们都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笔记习惯,一学期下来,都记了厚厚的一大本。这样既掌握了阅读技巧,又为作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学会仿写,掌握技能。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不能模仿,理由是模仿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老师不要怕学生模仿,而是要教会学生模仿,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提高、发展、创造、再创造。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以范例的章法为章法,依章循法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通过对范例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学会仿写,掌握技能,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多多练笔,获得提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通过练笔的方式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课文,比如每周一篇的作文,可以改为两篇。这第二篇作文学生自由来命题,写对一件事的感受、看法均可,均要求当堂完成。同时要求每天一篇日记;每学完一篇课文做一次片段小练笔等等。由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生尽管有聪明灵活的头脑,但也绝不是“无师自通”的天才,只有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在行之有效的训练之下,夯实阅读这一写作的基础,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边读边写,读写结合,学生思想的的羽翼才会越来越丰满,才可以写出好文章来。
- 【发布时间】2020/9/29 15:34:00
- 【点击频次】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