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小学数学开课导入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黎 明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板桥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启幕的开课导入教学,要提高其效果,就需要我们应用有效策略来实现。本文探讨了增强导入教学的吸引性、趣味性、诱思性和针对性的有效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课导入;教学;有效策略
  开课,属于课的启幕,虽然时短,但意义重大,有先声夺人的引趣作用,也有敲山震虎的聚焦注意力效果,更有顺风拉船引出新知的追求。这些既是出发点,也是我们开课导入教学的归宿。作为一线教师,在全面推进“五育合一”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创新开课导入策略,让自己所承担的学科教育教学获得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实现事业理想的必然做法。传统数学教学,由于很多教师忙于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开课导入教学的策略创新,往往是开课便讲,直奔主题,导致很多学生还没有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参与就错过了新知学习机会,故而学生学不好,效果差。对于以学彰教的课堂教学,处于高耗低效的结局,也就好理解了。所以,在倡导效能建设的今天,我们如何设计“开头语”,安排“导入事”,就成为我们创新数学开课导入教学的重要实践了。下面,我以这年来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开课导入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有效的开课导入教学,应具有吸引性
  开课导入教学的吸引性来自于“亲其师”的向师性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直观性。前者是学生喜欢数学学习的前提,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爱屋及乌,只喜欢学习他们心中喜欢的老师的课。作为一线教师,应加强情感投入,多与学生亲切交流和日常交往,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人格魅力,进而主动学习你所教的课。大凡对导入教学有研究的教师都知道,只要学生喜欢你,你的课学生都乐于全神贯注地听。对于教学直观性,在“班班通”工程全面完成的今天,课堂中的交互式白板或智能一体机,扮演着开课创设情境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这种情境集声、光、色、动于一体,交织绘成图文并茂,视听兼顾的新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到学习中来,故而产生求知欲望,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我要学”动力,我们可通过Flash动画呈现分别以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为车轮的板车前行动画,让学生认识到圆的特殊作用。只要他们就会产生探究圆的特征的学习欲望,自然去认识圆这个特殊的新内容。
  二、有效的开课导入教学,应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自然也就是善于激趣的老师。开课就激趣,是我们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正确做法,也是提高导入教学有效性的首要追求。那如何激趣呢?我认为可在结合教学内容基础上从这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是利用故事激趣。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抓住这个特征,我们就可在开课导入教学环节,充分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数学在发展过程中传下来的奇闻趣事,开启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对今天要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们就可把“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作为教学引子,让学生卡通故事吸引而产生学习兴趣。
  二是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新课标要求我们从学生现在生活经验出发设计课堂教与学,而我们实施生活化教学,就可有效达成这样要求的同时,也能使导入教学趣味丛生。例如,在教学《税率》和《利率》时,我们就可以完全从现生活出发,把生活问题引进课堂,让学生从研究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事情入手,探究税率和利率等相关的百分数知识。
  三、有效的开课导入教学,应具有诱思性
  调动思维参与的不是趣味性所能完全实现的,真正能引发学生思维在探究中发挥作用的是教学诱思性。实现这种目的,我们有三种路径,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打破认知平衡,三是设置引疑悬念。这儿重点探讨第三种--设置引疑悬念。
  悬念,往往有扣人心弦的作用,是调动学生探究心理的有效利器,不仅能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去思考质疑,还能使学生产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不学不快的动力。把其应用到开课导入教学中,往往就会成为思维“引发剂”,“发酵粉”,促使学生以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投入到解开数学之迷的思维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能动性。所以,大凡好课,其开课导入教学,就是悬念启幕,用“且听下回分解”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比例尺》开课导入教学时,我们就可巧设悬念,引发学生探究新知欲望。
  四、有效的开课导入教学,应具有针对性
  有效的开课导入教学,应在因材施教原则下进行设计和实践。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加强教学针对性,其具体做法,就是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结合他们爱好、需求和生活经历来进行开课导入策略选取。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照搬别人课堂模式,这种借他之石的做法,就是违背因材施教原则的,不具有教学针对性,必然会有“水土不服”的严重后果。作为一线实践者,我们应结合学生数学现实、从“最近发展区”出发,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不同学情、不同时段,选择不同适当的开课导入方法,做到与课堂教学目的的有机结合,融合一体。以旧引新,铺平新知学习之路,降低新知学习门槛,这样,才能使我们教学针对性转换为较好的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总之,导无定策,贵在得当。有效的开课导入不在于传道授业,而在于激趣和唤醒。作为一线教师,要创新策略,打造良好开端,为新课获得教学成功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事半功倍效果,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下产生巨大的学习追求动力,进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获得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熊利,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研究[J].好家长,2016年。
  [2]朱冬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年。
  • 【发布时间】2020/10/10 9:15:21
  • 【点击频次】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