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玩课”,让汉字走进童心

 

【作者】 谈卫萍

【机构】 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明天要远足》一课为例浅谈识字童心课堂的构建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大量读认,已是必然趋势,但识字教学费时低效,吸引不了孩子的兴趣等问题却一直困扰着识字教学。如何依归童心,让识字教学更加高效有趣,文章将以《明天要远足》一课为例,从“基于儿童起点”、“立足儿童视角”、“致力儿童发展”这三方面谈谈自己对构建识字童心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儿童起点;儿童视角;玩课;童心课堂
  广泛阅读,海量阅读,是孩子学习的一个必然趋势。阅读就要从识字开始,而对于低段的识字课堂,费时低效,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感叹“一届不如一届的”时,我们是否审视过自己的课堂?我们是否一味地强调知识、学习,而忘记了习得的方法,更有可能忘记了学习的主体——儿童? 
  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儿童,基于儿童并最终指向儿童的。童心课堂就是要顺应儿童天性,依归童心,创造富有童真童趣、自由和谐的课堂。“玩”是儿童的天性,如何设计课堂识字活动,有效地激活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玩课”中习得知识、获得成功体验?下面,笔者以《明天要远足》(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课)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基于儿童起点,直达儿童需求
  识字是低段教学的一个重点,但识字课往往会比较枯燥,仅用一嘴一卡来教学生字,肯定得不到10后孩子的青睐,识字重点的落实便会是一句空话。构建识字童心课堂,让儿童能在你设计的活动中“玩”起来,汉字才能走进童心。构建识字童心课堂,尊重儿童的起点很重要,这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认知发展、探索热情的高低。
  1.了解儿童生活,建立联系
  《明天要远足》一课,有11个要认的字,这对于刚步入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平均用力,一定会使孩子在机械中认识,费时费力不有趣,也不见得有效果。这11个字,学生的认识水平如何?哪些是生活中常见的字?哪些是孩子大多不认识,没见过的?只有尊重儿童的认知,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来设计学习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如“师、学”这些字,孩子们生活中常见,联系孩子生活,设计“找一找”的学习活动,“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它们来到教室里与我们躲猫猫呢?你能找到它们吗?”。简单的一个“找一找”的学习活动,顺应儿童自然生活,孩子便能快乐参与。“真”字的教学,孩子的日常常听到这个字,只需与生活建立联系,找找假的反义词,“真假”组成朋友,夸夸班里孩子“学得真认真!”便可以轻松落实。
  “零起点”教学,是主张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而非把儿童当作一无所知的“人”。儿童在成为学生以前的生活经验,或者学习生活中的积累的经验,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充分了解并利用这一点,才能有效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参与到你设计的“玩”的活动中来,从而完成“教”与“学”的和谐抵达。
  2.尊重儿童思维,顺应自然
  有些课堂,孩子们始终“玩”不起来,除了因为老师对儿童生活不够了解,还因为我们往往只有“教师的大脑”,却缺少了“孩子的心灵。”我们忘记了自己曾是一个儿童,曾经怎样想事情,怎样做事情。站在成人视角定位课堂,给儿童搭建的识字支架又怎会受到孩子的喜爱?
  《明天要远足》一课中“远足”不大好理解,要达到教师理解的“徒步旅行”那是不太可能的。课前谈话中便渗透了“去哪儿玩?怎么去的?”教学中,又基于孩子的思维,引导看一看这两个字,猜猜这个新词是什么意思?在“猜一猜”这个学习活动中,孩子立马理解“远足”就是“用脚走很远的路去旅行”。又如“那”字的教学,我们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若非要孩子说出个“大海那么    那么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恐怕也会事倍功半。
  3.关注课型特点,精准定位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真,表现童趣的小诗,诗中饱含儿童对远足的期待,控制不信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这样的课型,更适合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才不破坏它原有的童真童趣。
  教师立足儿童生活,尊重儿童思维,根据课型特点进行活动设计,顺应自然不拔高,才能直达儿童的需求,孩子才会觉得“玩”得开心,才能学得生动。
  二、立足儿童视角,直通儿童天性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儿童的发展要顺应天性。“玩”是儿童的天性,立足儿童视角就要尊重他们“玩”的天性,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形式,设计丰富多样的识字活动。《明天要远足》11个要认的生字,每个生字我都尝试着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的“玩”的活动,让孩子尽量“玩”起来,并在玩中丰厚。
  1.多情境,让课堂更有趣
  新教材中情境图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资源。利用第一幅图,能很好地创设远足前一天的情境,引出“睡”的教学,然后联系生活,扩词,将生字的学习深入。第二幅情境图,为大家展现了海边的场景。这样的图不仅能引发孩子的期待,仿佛置身于这样的玩的场景中,还可以很好地进行“海”的教学。“海边有什么?”海水、海鸟、海浪、海滩、海星……多次出现“海”字,孩子们记忆深刻。
  游戏情境,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方式。“那”字的教学中,利用词条“那/地方的/海”设计了魔术情境,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逐渐拉开词条,让孩子们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紧接着,“瞧,那的朋友也赶来了,它要和那玩游戏呢”,创设游戏情境,玩起反义词对对碰游戏。“我说这,你说——(那)”“我说那,你说——(这)”“我说那边,你说——”“我说这里,你说——”“我说那么大,你说——”“我说这么胖,你说——”“我说那么高,你说——”……在教师富有童趣的肢体语言及字卡的反复交换中,学生的边玩儿边说,愉快轻松之余,既复现巩固了生字,还训练了学生思维。
  这样的多情境创设,正好满足了儿童心灵的需求,激活了孩子玩的天性,使识字充满趣味。
  2.融字理,让课堂更丰厚
  每个汉字大多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也就是含有一定的字理。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利用字理,使孩子们感受到汉字的有趣,便能有效提高识字效率。如“睡”字的教学,从由情境图出发,“夜深了,星星月亮也困了,它们都垂下眼皮,闭着眼睛睡着了”,融入字理,“睡,篆文(目,眼皮)(垂,向下坠),表示眼皮下垂。”孩子就明白了原来“睡”与眼睛有关,怪不得这个字是“目字旁”。以字理为本,图片演示,到字形演变,孩子形象感知,记忆深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字理识字,让孩子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形成识字能力。这样的识字课堂更为丰厚,有厚度且让孩子喜欢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童心课堂”。
  3.课中操,让课堂更活跃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短,用小红花、大拇指奖励的方式来吸引孩子,不过是短暂的维持秩序的方式,孩子的身心并不能得到真正放松。比起这样的方式,我更认同知识的“奖励”,而课间操,可以让孩子玩起来,动起来,正好兼顾了知识与放松身心。
  《明天去远足》一课,在课堂约30分钟处,我设计了课中操,将本课出现的生字与儿童郊游的场景结合起来。“大海这么美,真想马上去郊游啊。熟悉的音乐响起来了,让咱们一同去郊游吧……”在老师极富感染力的情境渲染下,听着熟悉的《去郊游》的音乐,孩子自然跟着律动起来,情不自禁地念出儿歌。孩子此时的注意力全在“课中操”中,生字的巩固在这样的课中操的“玩”当中得以落实。短暂的放松,也为接下来的写字提高了效率。
  课中操的设计有很多方式,可以是像《明天去远足》一课中生字的复现;可以是课文相关的儿歌、三字经;可以是简单的律动……短暂的拍拍手,动动眼,稍微跳一跳、摇一摇,孩子们都特别开心,可见,只要老师们多花一点点心思,便能很好地调动孩子们各项感观,使课堂中充满童趣,荡漾着童心。此时的教学更是无声胜有声。
  识字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基于儿童的视角,设计丰富且适合孩子的学习活动,把知识点通过有意思的教学活动设计落实。唯有教师将识字方法用得得心应手,学生才能“玩”得尽心尽兴。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活性,才能成为儿童喜欢有趣加高效的“童心课堂”。
  三、致力儿童发展,直指儿童智慧
  儿童是教育的本原,只要是儿童喜欢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致力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活动,都应被允许不要不准。
  1.把主动权让给孩子,让智慧生根
  一堂好课不是教师给的,而是由孩子创造的。教师要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他们做主。识字教学中,往往有教师将自己设定的每个字的记忆方法灌输给孩子,却没有关注孩子是怎么想的。
  在教学“才、亮”的时候,字形虽简单,但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于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没想到孩子的金点子不断。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你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2.把设计权交给孩子,让童心飞扬
  如果一个孩子连玩儿都不会,注定是失败的。巩固识字中,我设定3分钟玩卡片的时间,把设计活动的权力交给学生。学生自由选择或设计玩的方式。有孩子同桌合作,一同说、一同记;有孩子选择四人小组学习,1人报,3人竞赛;有孩子根据不同结构自己摆……课堂成了“学习站”、“游戏站”,人人都是学生,人人都是老师。孩子们在享受与同伴一起玩课的乐趣中,童心大放异彩。互助学习,也让童心课堂更为扎实。
  课堂要引导儿童不断从知识走向能力,从能力走向素养,真正为儿童的发展奠基。识字课堂,也终究要走向课外,有时我们不仿将课后作业的设计权也还给学生。《明天要远足》一课后,建议孩子们去寻找有趣的汉字。如“这——那”“真假”一样的反义字,有趣的目字旁等等。孩子动手画,剪一剪,贴一贴……课后作业童趣盎然。
  一堂指向儿童智慧发展的识字课堂,允许儿童自己设计、自己选择,潜能才能不断被释放、开发。童心课堂就是要让孩子的个性飞扬,让老师的灵气张扬。
  童心课堂是什么?说到底,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站在儿童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课堂;以儿童为主体,设计更为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有效活动;以儿童为归宿,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基于“童心课堂”理念下的低段识字教学,就是要依归童心,激活、释放儿童的天性,保持一颗童心去设计属于儿童的学习活动,使儿童真正“玩”起来。教育也只有跳动着童心,才能彰显教育的本真,焕发教育的活力。有活力才会有灵性,有灵性才会更加有创造力。那么,让孩子成为“我自己”,成为“独特的那一个”才不会是梦想。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2]杨舒曼.《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心教育》[J].海峡科学,2015
  [3]宋继冬.《童心教育:为教育的真正意义而来》[J].人民教育,2015
  [4]李牧川.《教师是谁》[J].人民教育,2018
  [5]李镇西.《教育要有儿童视角》http://epaper.jsenews.com/mp1/pc/c/201805/16/c481023.html

  • 【发布时间】2020/11/5 16:12:41
  • 【点击频次】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