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关键词】 ;
【正文】 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又要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素养和培养自主学习、自动求异、自动创新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我一直在数学教学一线进行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等各种改变的实验,为了使自己在这场变革中实现蜕变、跨越,我在反复研究洋思课堂和杜郎口课堂模式的同时,并且和各科老师进行深入合作交流和探索,逐步改变课堂模式和教法。
现结合我校这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从改变教学行为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改变角色——成为学生的伙伴——创设自由民主的课堂
新课堂的理念是“教学就是构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障,是探究学习的最佳环境,数学教师由数学知识代言人、内容传递者、知识生产线操作工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相互提高。老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质疑和辩论,引导学生解答与讲解,帮助学生归纳与总结,去鼓励、表扬、认同学生,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参与讲解和归纳知识,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不再仅仅是听众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做题机器,变得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这样学生可以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运用的过程。
例如:在研究“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时,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遨游知识的迷宫,去探索和发现合适的答案。
课堂上老师有了转变:重过程,重研究方法,重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重学生发展。这些转变的背后正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再是独霸讲坛,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训练模式、一种标准答案的课堂去绑架学生的思维,去禁锢学生的思想,去“培养”学生。
2、转变重心——改教为“交与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生发展为本的含义就是以学生的能力、智力、心理品质的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波利亚说:教师讲了什么并不重要,但重要的是学生想了什么,思路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而且通过自己的嘴说出来与别人探讨交流。我们应改变那种把精力放在知识传授上的做法,而是想法设法系统地给学生发展思维的机会和空间,教学设计上重视“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独特思考与讲解”,用以启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激活“主动发展”的潜在意识;启动判断和选择的需要,推动“主动发展”的意识;启动体验和创新,激励“主动发展”的意识;启动独立与求异积极心态,鼓舞“主动发展”的意识。那老师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老师的工作重点是:研究课程标准、教法、学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变化就是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及心理品质为根本。
3、让教育回归“人的教育”,把“学习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开放高效的课堂
学生为主体是指如果把教与学看成矛盾的,那么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是改革传统教学“峡谷”的有效途径,不能再滔滔不绝地将知识灌输,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收器,一味的讲,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而是有效的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靠自己靠合作“捕鱼”才能自我“得鱼”的学习意识。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精神需要,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就要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顺应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景,把学生引入与提问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促使学生产生迫切弄清未知事物的愿望,诱发出探究性的思维、合作与交流的活动。
例如我在利用中心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一节课中,课本没有给出作图步骤,但是通过精心设计学案导学,让学生能够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图形的特点和作图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共同分析、归纳、讲解,学生自己归纳出作图步骤,画出美丽的图案。动手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是自己主动思维和实践获得的,同时学会了选择信息和独立获取,培养了自主创新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只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的巨大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学学案设计中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和支配权,课堂要变为“学生学、学生探、学生合作、学生交流、学生讲、学生总结”,老师讲转变为设问、导、合作、补充、校正,教学过程设计中把更多的课前、课堂、课后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学中有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强烈意识,总之,让教育回归“人的教育”,把“学习权”还给学生。
4、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评价方式的转变
教学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注重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掌握;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创新过程而不是机械计算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实施鼓励性评价,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学案导学中设计让学生讲解的题型,设计让学生评价总结的版块,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主动发挥潜能,追求成功的目的。改变过去那种分数评价和批评语言,侧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如:“你真棒”、“你能行”、“你一定能成功”、“试试看”、“你回答得真令人高兴”、“多有创意的想法”、“多新颖的解法”、“你的讲解真精彩”、“你的点评太到位了”等。同时要注重每个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评价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建立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渠道信息反馈机制——纵向比较、横向评比、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注意从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方面去评价,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经过老师们的努力,我校的“互探共展,当堂达标”的高效数学课堂已形成,老师的角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老师讲得少了,导的多了,学生练得多了,讲得多了;老师批评的少了,鼓励、赏识的多了;死记硬背的少了,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多了;埋头苦学的少了,合作交流的多了;作业少了,作业的形式多了;标准答案少了,结论的渠道多了;枯燥无味的少了,丰富有趣的多了;脱离实际的少了,联系生活得多了。总之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欣喜万分,在喜悦中我们要继续致力于新课堂的改革,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而努力。
现结合我校这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从改变教学行为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改变角色——成为学生的伙伴——创设自由民主的课堂
新课堂的理念是“教学就是构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障,是探究学习的最佳环境,数学教师由数学知识代言人、内容传递者、知识生产线操作工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相互提高。老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质疑和辩论,引导学生解答与讲解,帮助学生归纳与总结,去鼓励、表扬、认同学生,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参与讲解和归纳知识,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不再仅仅是听众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做题机器,变得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这样学生可以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运用的过程。
例如:在研究“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时,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遨游知识的迷宫,去探索和发现合适的答案。
课堂上老师有了转变:重过程,重研究方法,重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重学生发展。这些转变的背后正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再是独霸讲坛,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训练模式、一种标准答案的课堂去绑架学生的思维,去禁锢学生的思想,去“培养”学生。
2、转变重心——改教为“交与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生发展为本的含义就是以学生的能力、智力、心理品质的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波利亚说:教师讲了什么并不重要,但重要的是学生想了什么,思路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而且通过自己的嘴说出来与别人探讨交流。我们应改变那种把精力放在知识传授上的做法,而是想法设法系统地给学生发展思维的机会和空间,教学设计上重视“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独特思考与讲解”,用以启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激活“主动发展”的潜在意识;启动判断和选择的需要,推动“主动发展”的意识;启动体验和创新,激励“主动发展”的意识;启动独立与求异积极心态,鼓舞“主动发展”的意识。那老师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老师的工作重点是:研究课程标准、教法、学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变化就是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及心理品质为根本。
3、让教育回归“人的教育”,把“学习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开放高效的课堂
学生为主体是指如果把教与学看成矛盾的,那么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是改革传统教学“峡谷”的有效途径,不能再滔滔不绝地将知识灌输,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收器,一味的讲,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而是有效的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靠自己靠合作“捕鱼”才能自我“得鱼”的学习意识。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精神需要,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就要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顺应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景,把学生引入与提问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促使学生产生迫切弄清未知事物的愿望,诱发出探究性的思维、合作与交流的活动。
例如我在利用中心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一节课中,课本没有给出作图步骤,但是通过精心设计学案导学,让学生能够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图形的特点和作图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共同分析、归纳、讲解,学生自己归纳出作图步骤,画出美丽的图案。动手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是自己主动思维和实践获得的,同时学会了选择信息和独立获取,培养了自主创新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只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的巨大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学学案设计中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和支配权,课堂要变为“学生学、学生探、学生合作、学生交流、学生讲、学生总结”,老师讲转变为设问、导、合作、补充、校正,教学过程设计中把更多的课前、课堂、课后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学中有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强烈意识,总之,让教育回归“人的教育”,把“学习权”还给学生。
4、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评价方式的转变
教学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注重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掌握;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创新过程而不是机械计算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实施鼓励性评价,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学案导学中设计让学生讲解的题型,设计让学生评价总结的版块,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主动发挥潜能,追求成功的目的。改变过去那种分数评价和批评语言,侧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如:“你真棒”、“你能行”、“你一定能成功”、“试试看”、“你回答得真令人高兴”、“多有创意的想法”、“多新颖的解法”、“你的讲解真精彩”、“你的点评太到位了”等。同时要注重每个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评价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建立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渠道信息反馈机制——纵向比较、横向评比、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注意从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方面去评价,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经过老师们的努力,我校的“互探共展,当堂达标”的高效数学课堂已形成,老师的角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老师讲得少了,导的多了,学生练得多了,讲得多了;老师批评的少了,鼓励、赏识的多了;死记硬背的少了,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多了;埋头苦学的少了,合作交流的多了;作业少了,作业的形式多了;标准答案少了,结论的渠道多了;枯燥无味的少了,丰富有趣的多了;脱离实际的少了,联系生活得多了。总之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欣喜万分,在喜悦中我们要继续致力于新课堂的改革,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而努力。
- 【发布时间】2020/11/5 16:21:05
- 【点击频次】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