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语文课堂渗透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 谭 姗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北城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途径,渗透思想教育,是实现德智双馨的有效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还能发挥情感作用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想教育;渗透;有效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和“做真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就是要追求真理,做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人类、对社会有用的人。语文作为奠基教育的重要平台,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因此,有效的语文教育,不仅要授知育智,还要育人培德。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以德为首”虽然有点“过”,但从中我们也可感受到育德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如今语文教学界,虽没有如此要求,但其仍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维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强化学生品德培养,也是其不可推脱的重要追求。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渗透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在关键字词品味中,渗透思想教育 
  词汇是构成文章的建筑材料,是文章所承载思想的直接载体。古人说,诗言志。作者的思想感情,直接蕴藏在文章中。因此,要渗透思想教育,就可通过极其活跃的最小语言单位进行挖掘,使其所隐于字里行间的情感“重见天光”。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字词还起到了表现人物品质,概括文章中心的作用,是传神点睛之笔,是课文中的闪光点。如《师恩难忘》一文中,当田老师先把一首小诗朗颂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时,“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然后找出“入迷”“恍”“发呆”“惊醒”这几个词,问学生:文中用上这三个词有什么好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这三个词准确而生动地描述了“我”听田老师讲课时专注的表情,说明田老师的故事内容非常生动,讲得非常传神。侧面描写了田老师“口才”好。通过关键字词的品味,学生对田老师的敬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在重点句子赏析中,渗透思想教育 
  句子是表情达意、帮助学生知理晓意的基本单位。许多词语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只有在句子中才能确切地表达,所以抓住与课文思想教育内容联系紧密的重点句进行赏析,对渗透思想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中国结》中描写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一段写到:“它们或象征着幸福,或隐喻着爱情,或呼唤着友谊,或赞美着生命:有的是喜庆的标志,有的是智慧的图腾:它烘托着欢乐,燃烧着热情……总之它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让学生仔细阅读这些句子,感受这民间艺人的杰作是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的,这正是中华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聪明才智,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祝愿,寄托了中国人对美好和幸福、团结与祥和的向往。一经启发,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些话的深刻含义,而且受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感染,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在感情朗读体验中,渗透思想教育
  以读为径,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是理解内容,获得情感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更能把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这不仅有利于与文章的主题产生共鸣,还能有效地陶冶学生思想情操,使之受到熏陶,好的文章还可以使人精神以洗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和揭示文章的情感因素,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范读、引读、带读、个人读、小组读和集体读等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与文章交流情感,进行情感体验,就会把作者的作者的所思所想整合其中,引起共鸣。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我抓住几个感情强烈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地朗读,他们仿佛亲眼看到了周总理的一夜工作。亲身感受到周总理的崇高品德,从而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感染,思想的熏陶。文中,出现了一句问句:“我们新中国有这么好的总理。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是作者高声对全世界所说的话,通过朗读。学生们对周总理的赞叹之情洋溢于脸上。这时我及时地小结:“同学们,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人民的事业夜以继日地工作。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一生。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同学们沉浸于激情之中,畅所欲言,滔滔不绝。这样寓得于情的做法,以读代讲,胜过任何说教。
  四、在质疑思考求异中,渗透思想教育 
  为学患无疑,有疑则进。问题是思维的导向,更是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启发式策略,落实“教有疑”理念,让学生思维受到诱发。实践中,可把难点问题化,通过有意设疑,学生质疑,启发解疑的途径,引导学生在自觉、积极的思考中发展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学《为了他的尊严》一文,讲到最后时,我们可请学生设想:如果在生活中,你也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会给他一点钱,有的说我会给他一点吃的,有的说我会告诉他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还是去找一点能所能及的事来做吧!学生的一番议论,不是比教师的说教更生动、更透彻、更具有感染力吗?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思想教育渗透。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线教师,应创新途径,多样渗透方法,既可从字、词、句、质疑、朗读入手,又可从不同体裁的文章入手。但不管哪种途径,都要在紧扣教材、有机渗透上下功夫,都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不能离开课文空洞说教,更不能牵强附会、搞形式主义。
  参考文献:
  [1]夏一明,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J].教育科学,2017年。
  • 【发布时间】2020/11/5 16:32:35
  • 【点击频次】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