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初中“传帮带”协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中的运用

 

【作者】 周世英

【机构】 四川省隆昌市石燕职业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各科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甚至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研究了一个课题叫《初中生“传帮带”协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什么是“传帮带”呢?“传”指传承、传授;“帮”指帮助、帮教;“带”指带领、带动。
  “传”,不仅指传知识,还指传方法、传观念、传思维,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传”,也可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传”,主要是“授渔”;“帮”与“带”皆如“传”。
  一、“传帮带”分组
  分组形式:自主结对、双向选择、安排分组
  自主结对: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组成一组,自己制定“传帮带”计划,内容,时间,传帮带的检查方式。
  双向选择:定好组长(积极、成绩优秀、能够起模范带动作用的学生)、人数,其他的就由组长和成员双向选择。
  安排分组:直接由老师把组定了。(本期采取这种方式)
  二、课堂上的“传帮带”
  在课堂中“协作学习”、思考、讨论、回答、巩固,做好有效学习的基础。
  上课时,根据所教的内容不同,就某个问题,采用不用的分组形式进行讨论、思考。前后左右的同学分组;找你喜欢的同学讨论;男女生分组;以优带差组等多种形式。以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学习的兴趣。因为喜欢,就会专注,因为专注,听课时就会抓住重点,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氛围就会越来越浓厚。
  下面就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协作学习”而采取的措施。
  孔子的因材施教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特别是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好“传帮带协作学习”,首先得合理安排合作小组。
  在了解了学生的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上的成绩排名和其他各科成绩排名后,再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分组。“传帮带协作学习”合作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搭配。进行了几次调整之后,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协作学习”,主要采取组长轮流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当组长的乐趣,当组长的责任,当组长的榜样示范作用,才能更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上来。
  为了取得“传帮带协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效果,老师首先要起好“引领”作用。《道德与法治》中,关于社会的一些话题比较敏感,学习认知能力有限。比如讲授法律知识时,老师先播放法律讲堂的节目内容和讲述一些法律故事。再分“小组协作”,讨论“法律讲堂”和“法律故事”中蕴含的法律知识,然后小组成员把讨论的的法律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可提出自己的疑惑,最后,各小组选出代表总结发言。老师再在此基础上,把法律知识点概括出来,举生活中的涉及到法律知识的例子,让“协作小组”再次讨论,学习致用。“协作小组”再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该课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强化,达到该堂课的知识,当堂背诵的目的。
  《道德与法治》课上的“传帮带协作学习”,化枯燥为乐趣,化满堂灌、填鸭式为自主参与、全员参与,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力课堂上来了,学习成绩提高就是“水到渠成”了。
  三、课外的“传帮带”
  课外分组协作学习,让知识得到巩固。我们都听说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果当天学习的新课程不及时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时间越久遗忘的也就越多,如果不复习,就是在不断地浪费对学习任务所付出的努力。我们的学生,学习自觉性极差;大多学生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父母在家的,也大多没多少文化,无法督促孩子及时复习;老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像小学老师那样,一个一个辅导,一个一个过关后才回家。这时,“传帮带协作学习”的作用特别明显,可以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平时的闲散时间利用起来,进行有效地互帮互助、协作复习。这种方式用“个别带动”的方式,更利于落实到位。
  课外《道德与法治》“传帮带协作学习”具体措施如下:
  《道德与法治》的“传放帮带协作学习”,可以利用上学放学途中的时间完成。这个分组就以同一方向的学生分组,午餐排队时、上放学途中,都可以把需要背的知识点边走边记,互相检查督促。这样的记忆效果特别好,又把闲暇时间有效利用。不会出现开书了然,关书茫然,一到考试,“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传帮带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掌握了学习规律,掌握了学习的有效方法;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了上课走神、不思考的恶习;会倾听,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也有显著提高。
  • 【发布时间】2020/12/5 22:34:25
  • 【点击频次】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