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新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为了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重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析学生学习实际,并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不断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本文研究了数学加减法教学策略,通过进一步总结,提出了几点具体教学方法,希望进一步分析能够为数学教学水平提高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策略
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会给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下面通过结合实际,对数学加减法教学进行几点研究。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获得引导学生获得更好地成绩,往往会过分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一点在加减法中尤为突出,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输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可避免地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学习效果,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例如,在一次测验后教师要给不同学生发放糖果以表示奖励,其中小明同学拿到了8颗糖,小华同学拿了5颗,小红同学只有3颗糖,如果小明给小红2颗糖,那么小明同学自己还有几颗糖。通过这样具象化的情境设计,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为生活化的情境计算,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降低学习难度,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计算热情
在实际加减运算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当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年龄较小的特点,为其创建一个更为契合其特点的教学环境,给予一个更为宽松、民主、有序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以最高效率、最好状态完成学习。
例如,在设计具体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从学生的亲生生活经历出发,设计一个买卖文具的小游戏。经由教师扮演卖家,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扮演买家,教师可设定不同文具的价格,如一支铅笔1元钱、一个文具盒3元钱,一块橡皮1元钱,而学生需要对自己买的东西进行计算,从而达到了加减运算的练习目的。
三、合理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众所周知,尽管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学习能力较为薄弱,但是其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兴趣,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展开有針对性的教学活动设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就加减法的教学运算过程中,教师可适度引入不同的教学用具,以此替代传统的计算练习,让学生以更大的积极性投身到计算之中,潜移默化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可让学生积极探索相关的加减法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快速口算,从而在更好地夯实加减运算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速记逻辑能力,达到综合的多元化数学培养效果。
四、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目标,尤其是对加减运算来说,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在培养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积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实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的目的,达到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加减法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买菜、交水电费或者买学习用品等数学问题,开展加减法教学活动,以增强加减法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生活是一本大百科全书,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生活知识的联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要学有所用。
常见的生活中的问题如超市购物结束时结账单上的单价与总价问题、水果店中标注的单价问题、家庭电表、水表的使用问题等,无不与数学有密切联系。对于这些常见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善于从实际生活出发,学以致用,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各项能力。
五、重视转变传统的数学评价方式
现今许多的小学学校所采用的数学评价方式是以书面为主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数学的压力。他们会认为分数是自身学习数学唯一的目的,这种评价方式应当进行改变。新的数学评价方式在评价学生们数学加减法使用能力的时候,应当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价,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分数不是学习数学的唯一目的,从而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加减法使用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数学加减法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让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了。现今许多的小学数学教师们应当要意识到这一点,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加减法能力,进而让小学学生们能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时会茹.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05-106.
[2]孟颖.关于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5):64.
[3]陈玲.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方法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50.
[4]周家娥.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67.
关键词: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策略
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会给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下面通过结合实际,对数学加减法教学进行几点研究。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获得引导学生获得更好地成绩,往往会过分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一点在加减法中尤为突出,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输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可避免地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学习效果,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例如,在一次测验后教师要给不同学生发放糖果以表示奖励,其中小明同学拿到了8颗糖,小华同学拿了5颗,小红同学只有3颗糖,如果小明给小红2颗糖,那么小明同学自己还有几颗糖。通过这样具象化的情境设计,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为生活化的情境计算,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降低学习难度,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计算热情
在实际加减运算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当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年龄较小的特点,为其创建一个更为契合其特点的教学环境,给予一个更为宽松、民主、有序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以最高效率、最好状态完成学习。
例如,在设计具体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从学生的亲生生活经历出发,设计一个买卖文具的小游戏。经由教师扮演卖家,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扮演买家,教师可设定不同文具的价格,如一支铅笔1元钱、一个文具盒3元钱,一块橡皮1元钱,而学生需要对自己买的东西进行计算,从而达到了加减运算的练习目的。
三、合理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众所周知,尽管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学习能力较为薄弱,但是其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兴趣,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展开有針对性的教学活动设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就加减法的教学运算过程中,教师可适度引入不同的教学用具,以此替代传统的计算练习,让学生以更大的积极性投身到计算之中,潜移默化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可让学生积极探索相关的加减法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快速口算,从而在更好地夯实加减运算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速记逻辑能力,达到综合的多元化数学培养效果。
四、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目标,尤其是对加减运算来说,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在培养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积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实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的目的,达到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加减法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买菜、交水电费或者买学习用品等数学问题,开展加减法教学活动,以增强加减法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生活是一本大百科全书,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生活知识的联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要学有所用。
常见的生活中的问题如超市购物结束时结账单上的单价与总价问题、水果店中标注的单价问题、家庭电表、水表的使用问题等,无不与数学有密切联系。对于这些常见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善于从实际生活出发,学以致用,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各项能力。
五、重视转变传统的数学评价方式
现今许多的小学学校所采用的数学评价方式是以书面为主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数学的压力。他们会认为分数是自身学习数学唯一的目的,这种评价方式应当进行改变。新的数学评价方式在评价学生们数学加减法使用能力的时候,应当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价,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分数不是学习数学的唯一目的,从而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加减法使用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数学加减法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让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了。现今许多的小学数学教师们应当要意识到这一点,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加减法能力,进而让小学学生们能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时会茹.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05-106.
[2]孟颖.关于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5):64.
[3]陈玲.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方法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50.
[4]周家娥.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67.
- 【发布时间】2020/12/5 22:48:47
- 【点击频次】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