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试论艺术考试成绩入中考

 

【作者】 何 萌

【机构】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中学音乐教学为例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意见》提出,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目前全国已经有4个省开展美育中考计分,同时还有6个省、12个地市已经开始了中考美育的计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
  对于中学美育教学,《意见》进一步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并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推进评价改革。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
  这个文件一出,家长们一阵紧张,各种声音此起彼伏。部分的家长担心一旦将美育纳入中考,是不是让孩子和家庭的负担更重?也有一部分家长提出,这岂不是让外面的辅导机构有了更多赚钱的模式?更多的家长对于《意见》出台后学校艺术类教学工作的开展感到迷茫。
  现在我现就有关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美育教育历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关注点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现代美育教育研究与实践,西方比我们早了很多年,而且从幼儿园开始一直贯穿到大学的教育中。在西方的美育教学中甚至提到学生至少要学会一样乐器或者是一项技能。
  但实际上,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早在刚刚摆脱原始氏族社会的野蛮状态而进入古代文明的西周奴隶制社会,便有周公“制礼作乐”,礼是伦理关系的规范、仪式,乐是包括诗、歌、舞在内的综合体艺术,礼乐结合,既是治理国家的法律、制度,又是进行教育的方式。到春秋末期,孔子把教育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独立出来,创立了古代教育体系,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乐,实际上就是专门的美育课。
  在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美育的重要性也引起的教育学者们的关注。我国的课程改革过程也不断凸显出美育的重要性。我从教18年,见证了三次大的课改。2004年之前学校的艺术课可以说的可有可无,那时的学生回想起来都会问,我们上过音乐课美术课吗?2012年前后的学生,能想起他们在音乐课美术课上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是很多的基础知识都是一片模糊。现在的学生对于基本的术语和常识则不再陌生。这要得益于我国的美育教学工作。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涵养,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健康素质;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随着学校美育研究与实践,学校美育工作日益完善。在中小学进行美育的内容,主要有艺术教育(文学、音乐、图画、戏剧、电影、舞蹈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发展他们创造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尤其要注意发现、培育、发展有艺术才能的学生的特长。
  话题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仍然会问,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用吗?学生会一种乐器或者一种技能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又有什么作用呢?我尝试用我身边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二、美育教育不是空中楼阁,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首先,“音乐无国界”。我校每年都会与国外友好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中学生们交流最多的还是音乐,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对面多才多艺的外国学生时显得特别的局促——可以拿出手的才艺太少,因而缺乏展示交流的自信。更甚至与在美国的学生合唱《友谊地久天长》的时候,我们参与交流的学生竟然不能流畅的一起和声。这样的场面让组织交流的老师也很尴尬。与中国孩子这些局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外教组织的纯英式圣诞派对上,我们要排一个节目——《圣诞歌》,外教老师在我们的排练时非常自然的加入了一个二声部,这让我们学音乐的专业人士都有些汗颜——外教老师学的是建筑学!这些经历让我不禁感慨,良好的艺术素养可以让孩子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赢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其次,张弛有度方为上上策。人生不可能永远是进行曲,总有需要放松和喘息的时候。实验班中有一个学生在课前“才艺展示”的时候表演了一段口琴,赢得了满堂彩,他甚至只是“自学成才”。虽然学业重如山,但他很喜欢音乐,也非常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和情感的放松。学习如此,生活如此,工作亦然。
  三、以考试促改革,中学美育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败也萧何,成也萧何。美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考试的指挥棒给悄悄的磨掉了。“考试的科目都学不过来,这些辅助的学科就先退居二线就好了”,这是旧的考试体制下大部分人的心声。“反正不考试,学不学无所谓”,这就导致了学校美育课开不足、开不起来、上不了、上不好的尴尬局面。面对高悬的考试棒,眼见背负如山压力的孩子们,我的内心是无奈的、焦急的、崩溃的。随着课改的推进,尤其是美育工作的开展,这些状况有所改善,而艺术成绩进中考则无疑会促进中学美育工作的质的飞跃。
  第一,从家庭层面讲,艺术成绩入中考,可以引发家庭对美育的重视。借助考试的形式,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去了解美育,学习美育,懂得美育。运行多年后,希望我国的家庭也可以像西方的普通家庭一样,随时随地的进行器乐或者声乐的合奏,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和乐趣。
  第二,从国家层面讲,艺术成绩入中考,可以助力我国人才培养。众所周知,很多的科学家包括国家领导人他们在音乐或者美术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比方说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里面的五个人中有化学家——鲍罗廷,有陆军大将——居伊,还有两位是军官——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包括现在普京也是一个随时能弹一首曲子的多才多艺的国家领导人。在2005年的时候钱学森向温家宝发出一个严峻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与温家宝总理的对话中,钱学森提出了艺术修养对科学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艺术上的修养对他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其实在很多场合都提到了要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
  第三,从社会层面讲,艺术成绩入中考,可以促进社会美育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有的家长会担心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会不会因此而泛滥,家长需要为孩子花更多的钱。进而有的人认为这是对农村孩子的不公平,担心农村的孩子没有这样的资源。其实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担心这些问题。我们国家制定这个政策是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所以在师资方面,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对农村来说,国家要求各地要加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通过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项目,培养能够承担美育教学的全科教师。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等综合改革实践,建立校际教师共享和城乡学校“手拉手”帮扶机制。统筹乡镇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美育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管理,采取同步课堂、共享优质在线资源等方式,补齐师资和资源短板。同时国家还在积极的利用我们身边的社会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中小学校建设美育场馆,与周边学校和社区共用共享。这些措施一旦全面实施起来,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偏远地区和农村的师资问题。学生家长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到外面的辅导机构额外的为了考试而学习一门技能,学校的资源足够满足学生艺术修养的学习。就我所知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器乐课,在课堂上和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便宜的小乐器,比方说口风琴、陶笛之类的。这些造价都不会超过一百块钱。学生在学了一天的功课后回到家拿出一个小时去学学音乐,画个画,其实是变相的让孩子更好的放松他们劳累了一天的大脑。很多证据表明,艺术可以给人带来身心上放松和愉悦的作用,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学习和获得其他学习技能。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高中生,他就是在音乐中获得了大脑的放松,让他的学习效率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四,从考试角度来讲,艺术成绩入中考,并不一定加重考生负担。目前采用的大多是多次考试成绩相加取得,而且学生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或者是特长的项目,在笔试考试中,难度也比较体贴学生的实际,只要你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基本都能做对。以下是一个中学的初一年级的部分考试试题:
  从这个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到,考查的都是学生一些基本音乐知识,这些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能更好的了解到音乐的魅力。在美术的教学中老师也是结合课堂作品,和学期考试相结合评价,学生在美术的教学中能感受到不同的美,而且只要是用心的学习,学生都会在美术的绘画或者是书法以及鉴赏上有自己不同程度的收获,不再是看到一副画只会说:“这画很漂亮。下面的图片是我们学校初中孩子们上课时候的场景,通过这个画面,大家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就算是不上辅导班,在学校认真的完成老师每节课的教学任务,都能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的是我们现在孩子已经很累了,需要在大脑里给他们注入一股新的能量,这个能量就是美育。我们需要重视美育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合适的美育考试不是给学生和家长增加负担,而是对孩子们的一种解脱和能力的释放。
  参考文献:
  [1]周德昌,江月孙.简明教育辞典.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01
  [2]萧浩辉,陆魁宏,唐凯麟.决策科学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6

  • 【发布时间】2021/1/6 10:30:46
  • 【点击频次】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