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作者】 张玉维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滋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其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获取信息,还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本文将围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进行阐述,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朗读教学;获取信息;口语交际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熟读和背诵,将书面语言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使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朗读的训练与指导给予充分的重视。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浅谈以下几点: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创设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打消学生怕读错的顾虑,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让他们变得敢于并乐于读书。学生读书时,不打断不督促,耐心听。学生读得不好,不批评,而是用肯定加建议的方式鼓励他们读好。在朗读教学时,教师要将自己当做学生读书的伙伴,与学生一起读书。这样,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平等合作的读书环境中,才会喜欢上读书,才会读得生动和愉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
  首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朗读形式。初读可采用较宽松的自读形式;通读时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互读,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一些问题;精读时要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达到流利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对各种形式的读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其次,要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如采用“开火车”、指名读,也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读,还可以互相推荐、发出邀请等。各种形式的读配以新鲜趣味的训练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读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从而促进训练效益的提高。          
  二、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要想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是很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却绝非一件易事。因为小学生的阅历尚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若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则很难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泛读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范读能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调,学生可以有所遵循。所以就减少了朗读训练的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最终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加上摹仿是孩子的天性,范读能很快让学生入境。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也就逐步形成了读书的能力。当然,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将自己融入到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给学生以触动,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倍受感染。
  范读的形式有三种:一是讲前范读,对情景教学的文章较为适合。二是讲中范读,对范读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较为适合,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三是讲后范读。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和品味性,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对朗读技巧进行训练
  1.个别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能对学生掌握课文中字词及内容的情况进行了解,在读后给予纠正和讲评。
  2.自由读。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自由读对这一缺憾进行了弥补。给学生时间和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和表现,可以反复试读体会文章的语调、语速及感情,不受集体约束。
  3.开火车读。是指一篇课文由几个同学接着读的方式。教师可指定一名学生读,读到中途未到一段结束,再指定下一个学生继续读下去。这种方法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富有趣味性。    
  4.齐读。齐读能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展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齐读可设置在课的收尾阶段,细心品味课文内容时进行。
  5.默读。能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要对朗读训练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对每一环节读的形式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让它们各尽所能。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能进行观察、体验和学习,即学生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但他们还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和重组有效信息。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所以,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
  五、教师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读书的评语要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读得好就说“棒极了”、“读得真好”、“你真行”等。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要对学生充满信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从而对文本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注重课文的朗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和体验。只要教师能够对朗读教学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进行科学的朗读教学,让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六、充分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阶段,小学生朗读积极性明显不高,学生朗读主动性与热情较差,此种现象成为朗读教学普遍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使经验充足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也无计可施,做出有效的解决。对于此种现象,于朗读教学阶段,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使其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朗读,提高热情与兴趣,并乐于阅读更善于阅读。比如,对《我是中国人》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习本文内容时,可以充分认识并了解内容蕴含的深刻含义与意境,体会到我是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使学生可以带着这种感情进行朗读,并享受朗读的整个过程。
  总之,朗读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师要强化对朗读训练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全面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20/11/5 16:09:24
  • 【点击频次】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