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的策略
——以“免疫调节”为例
摘 要:社会责任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落实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并以“免疫调节”一节为例,从四个方面探讨落实社会责任的策略,供一线教师参考。
关键词:社会责任;免疫调节;高中生物
社会责任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素养,与生物学知识相联系的事例在生物学教学中比比皆是,本文从社会责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免疫调节”一节为例探讨落实社会责任的策略。
1、 落实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从教师方面分析,当下社会责任的落实不到位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不重视,二是不知如何落实,没有有效的评价方式。由于社会责任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承担什么社会责任是达不到效果的。加上高考的考查对社会责任的要求不严,同时又有高考成绩的压力,教师就忽视了对社会责任的渗透。其次虽然随着《新课标》的提出,有部分教师开始重视社会责任的培养,关于学科社会责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对教材资源挖掘不够,受教学环境影响无法开展活动,以及没有有效的评价方式等原因,目前社会责任的培养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从学生方面分析,普遍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背一背就可以考好。但生物是一门科学,是要尊重事实和证据,以逻辑思维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论证过程中形成生命观念,承担社会责任,发展科学思维。由于学生的片面认识,其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现象和问题的关注度不够,亦或是关注了但并没有与所学生物学知识进行联系,缺乏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其次随着网络的发达,信息传播越来越快,但其真实性越来越需要考究,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辨别迷信与伪科学,缺乏传播健康生活知识的意识。
2 、落实社会责任的策略
2.1 重视社会责任,从认识社会责任开始
在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社会责任素养主要包括家庭责任、集体责任、国家责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是个人认知、情感和能力的综合表现。该表述中社会责任有四个不断递进的阶段:从家庭、集体、国家到人类,范围逐渐扩大,责任逐渐增大。在《新课标》中关于社会责任的表述为:“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1]该表述中社会责任有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参与讨论、作出解释和判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逐渐提升,责任逐渐增大。
“免疫调节”一节导入:PPT或视频展示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情况,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在此次疫情中所做的贡献,由此认识到疫情的防控人人有责,社会的稳定需要每个人去共同维护,我们既要为自己负责,也要为全人类负责。接着通过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疫情的病原体、网上流传的各种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如何有效控制疫情,让学生从认识生物学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升华社会责任。
2.2 渗透社会责任,从挖掘教材开始
生物源于生活,教学参考教材,教师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前应先认真梳理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深入挖掘蕴藏其中的社会责任内涵,然后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知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免疫调节”一节教材多处渗透社会责任,梳理如表1。
表1 “免疫调节”一节社会责任内容分析
2.3 加强社会责任,从时事新闻开始
《新课标》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因此,关注时事新闻,与学生共同探讨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不盲听、不盲从”的科学理性判断尤为重要。
“免疫调节”一节正课:重点在于免疫过程的分析,可以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创造真实情景,引导学生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进行分析判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教学过程可通过以下问题串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它是如何生活的?又是如何感染人类的?为何会引发肺炎?治愈过程是怎样的?应如何正确避免感染?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有些人感染有些人没有?有些感染者病情严重有些轻度?这个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一步一步去分析认识免疫有关知识与过程,与高中生物教材中“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人体免疫”知识联系,既巩固了旧知,又学习了新知,不断构建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在这样的问题讨论中,加强学生对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认识,以及健康生活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
2.4 落实社会责任,从教学设计开始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社会时代,社会责任无处不在,把握好教材,关注时事新闻后怎么将社会责任润物细无声地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呢?这就需要明确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质量评价标准。
“免疫调节”一节的社会责任素养目标是:(1)关注热点问题,强调病理分析、疫苗接种和艾滋病预防等问题,提高分析判断、防范疾病的意识。(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自觉增强免疫力的意识。(3)通过了解免疫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内容标准是:对免疫调节的物质和过程的认识,以及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判断。质量评价标准是:能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判断疫苗使用的科学性,尝试解决免疫有关实际问题。
基于上述目标和社会责任的特点,首先讲授法是不适合社会责任落实的,单纯地告诉学生要承担什么社会责任,是不具说服力的,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责任的含义,无法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认识生物学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其次传统的纸笔考试也不利于社会责任的评价,应采取多元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从多方面渗透社会责任,评价社会责任的落实情况。除了采用常规考试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法,观察学生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利于健康成长;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制作调查问卷,调查某一社区的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情况,并准备一次艾滋病的科学预防宣传,为人们解释艾滋病的成因与死因,以及科学预防措施,让其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3 、小结
社会责任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核心素养,不是依靠某一门学科或某一节课就能实现的,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多学科、多类型知识和多种能力共同来完成的。因此,要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效落实社会责任,还需坚持学习,挖掘更多社会责任的内涵,长期渗透于教学实践中,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渗透到学生的心里、行为习惯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12-13.
[2] 白丽霞,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 【发布时间】2021/4/6 17:45:37
- 【点击频次】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