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把握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结合自身在践行新课标实践路上的经验多注重教学把握,规避不良做法再次出现,就成为我们获得语文教育高质量的有效路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把握;问题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课时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改进阅读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要求,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经验,就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等问题谈谈自己的教学把握。
一、以积极的态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就成了一种乐趣。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重点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在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作品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绘景、状物,均是文学作品的典范,它们的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简练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当孩子们被文章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就会在阅读中寻找到乐趣,进而主动去读、去学。具体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我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将学生导入一个乐于阅读的氛围之内。比如:导入新课环节,如果能激趣导入,就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阅读《人桥》时,在揭题中通过大家熟知的“桥”引导:“桥”是大家熟悉的建筑,通常是用木材、水泥、石头、钢铁建成的。但是,本文中讲的桥既不是水泥修建的,也不是石头、木头造的,而是用人搭起来的,所以叫“人桥”。通过这样的揭题引言,必将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如,课后作业环节中,让学生“说说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好”或“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等等,这些题目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定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给阅读方法,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学生课外书读得并不少,但阅读能力却未得到相应提升。究其原因,多半就是没有阅读方法或者方法不对,他们在阅读中片面追求内容上的大致了解,对书中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感兴趣,而不是对写作方法、技巧、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去揣摩和领悟。简言之,他们看的都是“热闹”,从不认真从写作角度去思考“门道”。所以,作为奠基的语文教学,应注重方法授与和学法指导,才能让学生阅读有法并有获。为此,我们就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上一些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获得轻松,学生的读才能获得高效。
具体来说,要教会学生精读、浏览、速读等不同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与人分享和交流读书所得的习惯等。如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篇,不但要求学生能在老师的辅导下读懂课文,而且还要学生能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在该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阅读方法,感悟课文的内容,形成阅读能力。比如要求学生在粗读、浏览之后,能简单描述杨梅的形状、味道;在细读之后能对杨梅的生长过程进行描述;在精读之后,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描述自己熟悉的一些水果或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让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课文内容,并且学会此类“状物”类文章的写法。体会到阅读时不能只看“热闹”,只知道杨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而且还要看“门道”,要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再比如说,组织一些活动,让班上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交流自己习作中优美的语言(或者好的文章结构)出自哪里(一般来说都能在他们阅读的文章中找到原型)。这样的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对所有的学生都大有裨益,既让交流经验的学生很有成就感,还能教给其他同学阅读方法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全面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三、渗透思想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塑造一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现在的学生处于知知“大爆炸”和以互联网为桥梁的信息化时代,影响学生的因素足以让他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实际生活中,学生会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各样读物:有的文章立意高远、文笔流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文章内容粗糙,东拼西凑、不知所云;还有的文章靠鬼怪邪祟、无中生有博人眼球;甚至还有一些文章存在反党反社会的内容……不一而足,林林总总。面对如此复杂的外部环境,如果老师们不加以必要的引导,那么,孩子们必将受到不良课外读物的影响。
学生的头脑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好的思想观念不去占领,那么歪理邪说就会乘虚而入。例如近期香港出现长达四个多月的以“反修例”为由的动荡,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打砸现象,而这其中竟然有大陆在校学生参与。媒体在分析原因时提到,香港教育存在巨大的问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尤其重要。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另外还要教会学生辨识好书与坏书,引导学生对书中内容进行甄别,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教材中充满“正能量”的课文,让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主导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辨识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既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又体验到“真善美’,而远离“假恶丑”。
总之,阅读不仅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还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爱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向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语言文字学,2018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把握;问题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课时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改进阅读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要求,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经验,就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等问题谈谈自己的教学把握。
一、以积极的态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就成了一种乐趣。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重点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在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作品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绘景、状物,均是文学作品的典范,它们的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简练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当孩子们被文章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就会在阅读中寻找到乐趣,进而主动去读、去学。具体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我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将学生导入一个乐于阅读的氛围之内。比如:导入新课环节,如果能激趣导入,就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阅读《人桥》时,在揭题中通过大家熟知的“桥”引导:“桥”是大家熟悉的建筑,通常是用木材、水泥、石头、钢铁建成的。但是,本文中讲的桥既不是水泥修建的,也不是石头、木头造的,而是用人搭起来的,所以叫“人桥”。通过这样的揭题引言,必将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如,课后作业环节中,让学生“说说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好”或“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等等,这些题目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定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给阅读方法,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学生课外书读得并不少,但阅读能力却未得到相应提升。究其原因,多半就是没有阅读方法或者方法不对,他们在阅读中片面追求内容上的大致了解,对书中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感兴趣,而不是对写作方法、技巧、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去揣摩和领悟。简言之,他们看的都是“热闹”,从不认真从写作角度去思考“门道”。所以,作为奠基的语文教学,应注重方法授与和学法指导,才能让学生阅读有法并有获。为此,我们就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上一些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获得轻松,学生的读才能获得高效。
具体来说,要教会学生精读、浏览、速读等不同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与人分享和交流读书所得的习惯等。如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篇,不但要求学生能在老师的辅导下读懂课文,而且还要学生能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在该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阅读方法,感悟课文的内容,形成阅读能力。比如要求学生在粗读、浏览之后,能简单描述杨梅的形状、味道;在细读之后能对杨梅的生长过程进行描述;在精读之后,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描述自己熟悉的一些水果或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让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课文内容,并且学会此类“状物”类文章的写法。体会到阅读时不能只看“热闹”,只知道杨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而且还要看“门道”,要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再比如说,组织一些活动,让班上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交流自己习作中优美的语言(或者好的文章结构)出自哪里(一般来说都能在他们阅读的文章中找到原型)。这样的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对所有的学生都大有裨益,既让交流经验的学生很有成就感,还能教给其他同学阅读方法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全面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三、渗透思想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塑造一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现在的学生处于知知“大爆炸”和以互联网为桥梁的信息化时代,影响学生的因素足以让他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实际生活中,学生会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各样读物:有的文章立意高远、文笔流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文章内容粗糙,东拼西凑、不知所云;还有的文章靠鬼怪邪祟、无中生有博人眼球;甚至还有一些文章存在反党反社会的内容……不一而足,林林总总。面对如此复杂的外部环境,如果老师们不加以必要的引导,那么,孩子们必将受到不良课外读物的影响。
学生的头脑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好的思想观念不去占领,那么歪理邪说就会乘虚而入。例如近期香港出现长达四个多月的以“反修例”为由的动荡,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打砸现象,而这其中竟然有大陆在校学生参与。媒体在分析原因时提到,香港教育存在巨大的问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尤其重要。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另外还要教会学生辨识好书与坏书,引导学生对书中内容进行甄别,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教材中充满“正能量”的课文,让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主导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辨识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既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又体验到“真善美’,而远离“假恶丑”。
总之,阅读不仅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还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爱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向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语言文字学,2018年。
- 【发布时间】2021/4/6 17:48:48
- 【点击频次】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