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古汉语中“之”字的意义及用法

 

【作者】 周建明 高美香

【机构】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以古汉语“之”的用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用法,归纳其意义。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本文从“之”在实词中充当动词和在虚词中充当代词、助词来展开论述,将其归结为兼类词。
  关键词:“之”字的意义;用法;语境
  古汉语中“之”字使用频率较高,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弄清“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对古书的阅读及汉语语法史的研究,都是很有必要的。商代殷墟甲骨文中的“之”字,写作“ ”①,甲骨文的“之”字,上面的“止”代表向外迈出的脚,下面一横代表出发的地方,表示离开此地去到彼处的意思。
  钟鼎文中写作“”②,春秋时代的金文,多为诸侯列国之物。“”在江淮流域的吴楚诸国的铜器上最为习见。篆书中写作“ ”③,秦汉时期,隶书取代篆书,之字有“ ”和“ ”两种写法。楷书“ ”又进一步讹变为今天的“之”字,标准线不见了,看不出“之”是“从起点线往前走去”的原义了。
  因此,“之”字的本义为动词往、至、去、到。后来它多借用为虚词,有代词和助词,其本义很少用。
  一 、“之”字作实词
  古汉语中作实词的“之”只有一种情况——作动词。
  1.作动词的“之”,意为“到……去”、“往”、“到”、“至”。
  (1)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鸿门宴》)
  ——沛公率领百余骑,驱马前往鸿门。
  (2)腾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做太子时,有一次到楚国去,路过宋国时会见了孟子。
  (3)先生将何之?(《孟子·告子下》)
  ——先生准备上哪去呢?
  (4)之死矢靡它。(《诗经·风·柏舟》)
  ——到死发誓没有他心。
  由上述可知,“之”作动词时,一般后面要跟宾语、处所。结合意思、语境可看出它作动词。
  二、 “之”作为虚词
  作虚词的“之”,有两种用法:代词和助词。
  (一)“之”字作代词
  “之”代词时,一般用作宾语,代人、事、处所,所代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作代词“之”,又分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1.“之”作人称代词:
  (1)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
  ——子犯请求攻打秦军。“之”,代秦军。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我将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之”代他,能帮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人。
  (3)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仔细端详他。“之”,代指徐公。
  可见,“之”作人称代词,可译作“他们”、“她们”、“它们”,作宾语。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遗腹子,刚到换牙的时候,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④。(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6)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孟子·告子下》)
  —— 许多人正追逐一只老虎,老虎背靠山崖,面对着人,没有一个人敢上去碰一碰。
  (4)、(5)两例“之”所代对象出现在上文。(6)例“之”所代对象在上文,“之”是动词“撄”的宾语,由于处在否定句中,所以放在动词之前。代词作宾语时,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位于动词前面,这是古汉语的惯例。
  以上“之”字均作人称代词所代的人称在上下文中多有具体交代,这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2.“之”作指示代词时,指示人或物,译为“此”、“这”、“那里”、“这样”、“这个”等,此时,“之”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
  (1)故为之说。(《捕蛇者说》)
  ——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 
  (2)之二蠢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这两只虫子又怎么知道呢?
  (3)曰:否,以粟易之。(《孟子·许行》)
  ——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4)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
  ——不用学习就自己通晓,不问问题就自己知道解决的办法,从古到今这么多的事,还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5)“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十三章》)
  ——得宠也惊恐,失宠也惊恐,这就是宠爱卑辱事使人受惊的道理。
  还有一种是它作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例:“纣王兮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代纣平话》)。从上面例子可看出“之”作指示代词时,多用在名词前。
  由此可看出,“之”作人称代词时,一般在动词之后;第二,作为人称代词的“之”要根据上下文仔细体会,灵活翻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词,它是泛指“知”的对象,即知识,道理等,可略而不译,也可根据上下文之意译为“知识或道理”。第三,“之”活用为第一人称要译为“我”,如“幸来告语之”(《西门豹治邺》),“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等。
  (二)“之”作助词
  1、表限定关系:
  (1)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短语,表示前后两项和各种关系,可据情况灵活译出。
  如:①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②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淮南子·主术训》)
  ——粮食是人民的根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2)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①“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不可为也。”(《左传·成公十年》)——病不能医治了,在肓的上方,膏的下方,……不能医治了。
  ②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国语·越语上》)
  ——越王勾践栖身于会稽山上。
  ①—②例中“之”用在前后两项之间,表示前项的方位,可译为“的”、“以”等,或不译。
  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士年》)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体察,必定拿诚心去办。
  (3) 用于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示一种特殊的修饰关系,它在这里并不表示领属关系,也不同于一般修饰关系,它的前后两个成分是同一性的,“之”习惯根据上下文灵活译为“这个”、“那样的”、“这样的”等,或不译出,也有人叫这种用法的“之”为指示词或小品词。
  ①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就能得到,不思考就得不到。
  ②今人主处制人之势……虽有田常、子罕之臣不敢欺也,奚待于不欺之士!(《韩非子·五蠹》)
  ——当今君主据有控制一切人的权势,……即使有田常、子罕那样的臣子也不敢搞欺骗,又何必等待不欺骗的人士呢!
  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按你的能力,简直连魁父那样的小丘都不能损坏一点。
  2、用在动词和他的宾语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可不译出。如:
  (1)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14》)
  ——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
  (2)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论语·微子5》)
  ——凤鸟呀,凤鸟呀,你的德行为什么会如此衰微?
  (3)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22》)
  ——而且又有什么固定的老师呢?
  ——一定要去掉那此陈腐的言词,真是不容易呀!
  例(1)的“何陋”是“有”的宾语;例(2)的“何德”是“衰”的宾语;例(3)的“何常师”是“有”的宾语,都由于“之”的作用提在前面。
  (4)一之谓甚,其可再首?(《左传·僖公五年》)
  ——一次就太过分了,难道习以有第二次吗?
  (5)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之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俗语所说的“辅车相依唇之齿寒”的话,大概说的就是虞、虢吧?
  (4)—(5)例都是“……之谓”的格式,“之”前面的成分是“谓”的宾语,通过助词“之”把它们提前,起到强调的作用。“之”一般不译出。
  (6)“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我们的国君只担心他自己的罪过,还敢参预了解鲁国的灾难吗?
  (7)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宋国有什么罪?
  (6)—(7)有时“之”同“为”连用,可不译出,标志宾语前置。
  3、音节助词(不译)。
  (1)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起着协调音节作用。如:《劝学》中“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译为“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再如前所提“顷之,烟炎张天。”还有《谏逐客书》中“由此观之”,《左传·昭二十五年》中“鸜之鹆之,公出辱之”。《孟子·梁惠王上》中“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也属此类用法。
  (2)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面,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可根据文义灵活译出。例如: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垅上,怅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年轻时,曾给人当雇工耕田,他有时停止了耕田到田垅上去,烦恼忿恨久久不能平息。
  ②久之,止似瞑,意暇甚。(《狼》)
  ——过了一会儿,眼睛好像闭上,神情悠闲的样子。
  4、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一个偏正结构,作句中的主语、宾语或表示时间的短语等,有时也作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之”可译为“的”,或不译出。
  例:
  (1)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1)—(2)中“之”字结构在句中作主语不能单独成句,取消句子独立性。
  (3)不知东方之既白。(《东坡全集·赤壁赋》)
  ——不知道东方已经放亮。
  (4)若水之归下也。(《勾践灭吴》)
  ——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
  (3)—(4)中“之”字结构在句中作宾语不能单独成句,取消句子独立性。
  (5)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左传·隐公四年》)
  ——宋殇公即位的时候,公子冯逃到郑国去了。
  (6)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⑤(《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例(5)的“宋殇公之即位也”,例(6)“臣之壮也”作表示时间的状语。
  (7)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皮都没有了,毛将依附在哪里呢?
  (8)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尽管我死了,还有儿子活着。
  (9)我之不德,民将弃我,岂唯郑?(《左传·襄公九年》)
  ——我不实行仁德的话,百姓就会抛弃我,难道只是郑国?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
  (7)、(8)、(9)、(10)中“皮之不存”、“虽我之死” 、“我之不德” 、“师道之不传”分别可以看作复句中的一个分句。
  “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独立性,即不能独立成句,只能作为复句的一个分句或者充当句子成分。
  5、补语的标志,放在中心词和补词之间,句译为“得”
  (1)颜渊死,子哭之恸。(《论语·先进10》)
  ——颜渊死了,孔子哭他哭得很伤心。
  (2)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论语·子张20》)
  ——纣王的暴行,不像现在传说的那样厉害。
  (3)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孙子·用间篇》)
  ——两军相持数年,为了争取胜利的一天,却爱惜官位和金钱,(不愿赏给间谍),以致无法了解敌情,真是不仁得厉害啊。
  例(1)的“恸”作“哭”的补语,“之”译为“得”;例(2)“甚”作“不如是”的补语,“之”译为“得”,例(3)“至”作为“不仁”的补语,“之”译为得。
  (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广泛而无处不在。 
  “深”为思的补语,“之”译为“得”。
  (5)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租赋遭受的不幸那么厉害呀
  “甚”为“不幸”的补语,“之”译为“得”。
  结语
  从古汉语中“之”字用例来看,“之”字是一个用法比较复杂的一个词,“之”既在文言实词中充当成分,作“动词”,又在虚词中担任角色,作“代词”和“助词”。我们古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不重形式逻辑而重内容和意象的特点,表现在语言思维上,就形成了不偏重追求概念的精确性和判断的非此即彼的排中性,而注重意象的多变性和联想的丰富性。因此古汉语中一些高频常用词往往词性多变,作用灵活。从以上分析可知,“之”归结为“兼类词”为好。
  我在平常练习写古文时,也觉得“之”字用处较多,今试作旨在了解古汉语中“之”字的意义及用法,展现我国古汉语文化中文字用法的独特之处。每一个中学生或大学生,好好掌握它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 王宁.汉字汉语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1996.7
  [2] 上海教育学院.古代汉语[M].上海[M]: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0年7月第1版  书号7180-2774.
  [3] 何乐土、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文言虚词浅释[M]. 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   1979年7月第1版  书号9071.40.
  [4] 吴铜运.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M] .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8. 080356号.
  [5]杨树达.词诠[M].中华书局出版. 1954年11月第1版 书号9018.21.
  [6] 陕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编写组.常用文言虚词词典[M]. 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年3月第一版 书号17094.15.
  [7]陈政.字源谈趣[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7月书号7-80228-102-4.
  注释:
  ①陈政. 字源谈趣[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6:265
  ②陈政. 字源谈趣[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6:77
  ③王宁.汉字汉语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1996.108
  ④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5.605
  ⑩吴铜运.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1.
  • 【发布时间】2021/4/6 17:50:59
  • 【点击频次】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