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源来如此”
——以解析几何为例
摘 要:创设问题情境,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如何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解析几何为例,从教材知识体系,教材例题及教材习题等3个方面,谈问题驱动源的选择与构建。
关键词:问题驱动;案例教学;解析几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建议中说,“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不仅重视如何教,更要重视如何学,引导学生会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努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更多的学生热爱数学”。创设问题情境,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如何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任务及其蕴含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问题,以问题解决驱动教学纵深发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模型描述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数学内容的本质,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对于教材中设置的探究活动,给定一个数学问题,在小范围内解决一个知识点,我们认为,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可能更广泛、更普遍、更全面,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素材,提出一个可以广泛研究、有应用价值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点,完善知识体系),带领学生去做深入研究,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形成研究问题的范式,最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对老师来说是有挑战性的,“要不断学习、探索、研究、实践,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了解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开发的案例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任务驱动源问题来源广泛,俯拾皆是。下面结合解析几何(包括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以及圆锥曲线等)教学,谈谈源问题的选择与构建。
源于教材知识体系
无论是哪种教材,呈现的都是知识的学术形态,是知识发展过程中的最优化成果,教学过程就是要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教育形态,展示教师的教育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因此知识的发生发展可以成为问题驱动源。
案例一 点到直线的距离
在初中我们就知道,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如何将这种感性知识转换成数字度量?这成为本节课任务驱动的导向之问,旨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沟通,明确问题导向,既不让人感到提出问题的突兀,又能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联通,更为后续求最值提供思路。如何确定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是任务驱动的核心之问。从教学任务完成的角度,我们只需要向学生传授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一种推导方法,掌握公式的结构特点,会求点线距离即可。但从能力培养、素养提升角度,这是远远不够的。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或者探索点到直线距离的求法,课堂上以成果展示或者汇报的方式,亦或者是阅读课形式,介绍基于其他知识的各种方法,既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能从中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感受新知产生对教学、生活的影响;从繁复的运算中,体会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方式。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过程中,我们该学什么?又学到了什么?成为本节课任务驱动的灵魂之问。让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意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交流,除知识方法之外,展示数学活动过程,分享数学活动经验,传播数学活动收获与遇到的困惑等,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合作学习制度下的小组汇报,是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
源于教材例题
如果说教材知识体系是经过反复锤炼、字斟句酌的结果,那么,教材例题则是经典中的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甚至某些例题能揭示一类问题的性质,是值得深入研究,适度拓展的。
案例二 平行四边形边长与对角线的关系
证明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这是教材用来展示解析几何方法——坐标法的例题,涉及到如何利用已知条件建立坐标系,如何表示点的坐标,以及如何确定线段长度等处理数学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坐标是教学核心,简洁是教学追求。
就本节知识而言,似乎只能点到为止,然而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不问不快。
导向之问。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三边满足勾股定理,即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将两个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矩形,斜边成为矩形的对角线,如何刻画矩形对角线与矩形边长的关系呢?如果将矩形“压扁”成平行四边形,这种关系还成立吗?
核心之问。如何证明或否定以上关系?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从特殊结构中寻找数量关系,试图将其推广,这是数学研究的常规模式,也是一些结论寻根溯源的主要方式。命题的证明与否定,使得问题更开放,符合当下课改精神。一旦确定命题是真的,就得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命题。从角度出发,可借助余弦定理来建立等式;从距离出发,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解析法;从长度出发,可以借助向量线性表示,用向量法,而且向量坐标法正好对应解析法。于是一道例题沟通了解析几何、解三角形和平面向量等3章知识,作用增强了。
灵魂之问。命题揭示了什么?
仅仅完成命题的证明,我们认为还不够,得研究命题的本质,从中发掘有价值的东西。基于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点,改变命题结构,可以得到任意三角形中线长与三边的关系,这又是教材习题反复提到的一个结论:中线长定理。于是,通过深究例题背后揭示的本质,我们再次将教材不同章节知识汇集在一起,沟通了不同知识间的联系。这应该是数学例题教学,尤其是复习课的终极目标。
案例三 圆锥曲线的统一性质
圆锥曲线的性质很多,有没有统一性质呢?如何统一?我们试图在例题中找到答案。
例题 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求点M的轨迹方程。
探究 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斜率之积是■,试求M点的轨迹方程,并由点M的轨迹方程判断轨迹的形状。与上面例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新课教学,例题仅仅是例题,很难发现它揭示了椭圆的性质,直至双曲线中的探究,才让我们回望例题,研究例题,推广例题,寻找性质的统一。
通过对椭圆的研究,至少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结论。
结论1 椭圆■+■=1(a>b>0)上任一点与长轴端点连线斜率之积为-■。
结论2 椭圆■+■=1(a>b>0)上任一点与短轴端点连线斜率之积为-■。
结论3 椭圆■+■=1(a>b>0)上任一点与椭圆直径(过原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端点连线斜率之积为-■。
类比椭圆,又得到双曲线的两个结论。
结论4 双曲线■-■=1(a>b,b>0)上任一点与实轴端点连线斜率之积为■。
结论5 双曲线■-■=1(a>b,b>0)上任一点与双曲线直径(过原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端点连线斜率之积为■。
至此,例题似乎已经升华到了极点,其实不然。如果考虑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和双曲线,由于两坐标轴互换,因此斜率互为倒数,斜率积的形式发生改变,分别得到■和■。这恐怕还不是终点,虽然发现了规律,但定值不一样,有没有可能将其统一,使得结论唯一呢?把焦点在x轴和y轴上的椭圆与双曲线统一起来,设椭圆方程为■+■=1(A>0,B>0,A≠B),双曲线方程为■-■=1(AB<0),则以上结果可统一成-■。如果再将圆方程表示为■+■=1(A>0,B>0,A=B),由于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直线垂直时斜率积为-1(-■),这样,3个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二次曲线就有了统一性质,而且,结论3和结论5也找到了变通的依据,即类比了圆的任一直径。
源于教材习题
如果说例题是引领和示范,那么课后习题则是检测与考核,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考核能力水平高低,是对某些知识的进一步升华。下面的两类问题,分别揭示了圆的第二定义和圆的切线方程等,是非常不错的问题源。
案例4 圆的第二定义
练习1 已知点M与两个定点O(0,0)A(3,0),的距离的比为■,求M点的轨迹方程;
例题 已知点P(2,0),Q(8,0),点M与点P的距离是它与点Q的距离的■,求点M的轨迹方程(见阅读材料);
练习2 已知点M与两个定点M1,M2距离的比是一个正数m,求点M的轨迹方程。
求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常见问题,一是利用轨迹类型求方程,二是通过条件求方程,后者是重点,通过轨迹方程可以识别出轨迹类型。前2道题形式一致,数据不同,但求出的轨迹类型都是圆,自然要追问:与两定点距离之比为正常数的动点轨迹是不是圆?围绕练习2,对问题进行一般化研究,解开谜团就是一次任务驱动。有了一般化结论,就可以进行数学应用了,比如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是腰AC上一点,满足BA+BC=2BD,且|BD|=■,则S△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
这道题解法很多,但运用圆的第二定义可以实现快速求解。
由BA+BC=2BD知,D是AC的中点。又AB=AC,所以AB=2AD,故点A的轨迹是圆,且圆心在直线BD上。而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D面积的两倍,即BD与点A到BD的距离的乘积。当点A到BD的距离最大,即取圆的半径时,三角形ABC面积最大。
建立如图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0,0),D(■,0)。设A(x,y),由AB=2AD求得点A的轨迹方程为(x-■)2+y2=■,圆的半径为■,所以三角形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案例5 圆的切线方程与切点弦方程
练习 已知点P(-2,-3)和圆Q:(x-4)2+(y-2)2=9。
(1)画出以PQ为直径,Q'为圆心的圆,再求出它的方程;
(2)作出以Q为圆心的圆和以Q'为圆心的圆的两个交点A,B,直线PA,PB是圆Q的切线吗?为什么?
(3)求直线AB的方程。
初中平面几何从图形角度研究了圆的切线及其性质,但高中没有涉及到圆的切线方程。这道题为圆的切线方程作了很好的弥补。围绕圆的切线,我们可以展开如下研究。
过一点如何作圆的切线?有几条?
点在圆上,如何确定唯一的切线方程?
点在圆外,可以作出2条切线,切点是确定的,因此,切点连线(切点弦)也是确定的,如何求出这条直线方程?
3个问题,尤其是后两个问题的研究,把练习题背后的东西全挖掘出来了,既贴近教学,梳理了知识,又给学生指导了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一举多得。
下面给出一道基于本题解法的高考题,由此也可以看出对教材习题研究的好处。
(2020年高考全国卷I理科第11题)已知圆M:x2+y2-2x-2y-2=0,直线l:2x+y+2=0,P为l上的动点。过点P作圆M的切线PA,PB,切点为A,B,当|PM|·|AB|最小时,直线AB的方程为
A.2x-y-1=0 B.2x+y-1=0
C.2x-y+1=0 D.2x+y+1=0
如图示,显然有PM⊥AB,因此|PM|·|AB|为四边形PAMB的面积,也即三角形PAM面积的2倍。要使三角形PAM面积最小,则PA取最小值,也即PM取最小值,此时PM⊥l,只需要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因为直线AB为圆M和以PM为直径的圆的公共弦,两圆方程相减即得直线AB的方程。
除了这些方法外,问题源的开发,还可以是平时训练题和各种考试题,尤其是高考试题,更贴近数学教材和教学实际,这里不一一列举。如果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开发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源,对学生的吸引力会更大。当然,我们也只是在问题源上作了一些尝试,是教师基本功展示,真正对学生起到关键作用的,恐怕还是研究意识和方法,能影响到学生以后的生活,这才是课程标准下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宁中,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人教社课程教材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人教社课程教材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李秀元.由教材例习题引发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03):6-7.
[5]李秀元. 从一道测试题到自主招生考试题——兼谈切点弦的两种处理方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07):25-26.
[6]李秀元.转变知识形态,促进能力发展[C].黄冈名师谈教学,2018(194-201).
作者简介:李秀元(1973.11-),男,中学高级教师,黄冈名师。主要从事高中课堂教学研究。武刚(1976.1-),男,湖北黄冈人。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 【发布时间】2021/4/6 18:00:20
- 【点击频次】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