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让导学案设计更具教学效果导向

 

【作者】 王 蒙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明湖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案设计是教师理念和实践的结合体,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三个主要部分。但目前,学案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依然存在。建立在教师自我认同基础上的结果导向的学案设计能够让教学过程鲜活起来,让课堂具有灵魂和动感,有开阔的空间和张力。帮助教师寻找并完善具有专业化品性的自我认同是促进教师和课程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导学案设计;教学效果导向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面对新教改,我们的教育将向何处去?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教学设计。教学的预设性和生成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通过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有效的预设是促进矛盾辩证统一的重要基础。学案设计是教师理念和实践的结合体,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三个主要部分。但目前,学案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依然存在。如何使学案设计更具有效果导向,如何通过学案设计让教学过程鲜活起来,让课堂具有灵魂和动感,有开阔的空间和张力显得尤为重要。
  从理论层面来说,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导学案应具备以下几点作用:
  (1)导学案是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线路图和训练自我检测评价的标准;
  (2)导学案是教师自我反思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平台;
  (3)导学案的设计水平会直接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教师的发挥和课堂教学效果;
  (4)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与教师的评价只有达到契合才能最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保证教学质量。
  从实践层面和使用效度层面来说,为了让学案发挥更大的实际作用,编写设计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导学案的内容构成
  导学案应由学习目标、预习检测、自学、合作展示、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反馈、教学反思(学后反思)构成。
  二、导学案编写流程
  个人主备:由各教研组长对组内备课进行分工,每课(或单元、章节)由一名教师主备,主备教师研读教材,参阅学科教学资料,完成导学案初稿。
  集体备课:教研组长组织集体教研,主备教师说课汇报,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吸收组员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正式导学案,交教研组长审批、签字,然后打印、下发。
  课前复案:每位教师在上课前最好进行复案,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学情,结合个人教学特点,调整、补充导学案内容,形成个性化导学案。同时教师要给自学题、测评题做出答案,安排好预设性问题,预设课堂活动实施过程,在导学案空白处填写必要的教师行为。
  ④课后补备:每位教师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将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进行整理,进行续备;并把课堂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改进措施记入导学案的教学反思栏内。 
  ⑤整理存档:教研组长归纳每位教师续备、反思的情况,进行汇总,进一步修改导学案,整理电子稿存档,为下一循环教学提供资源。
  三、关键设计环节的要求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每课不能太多,一般以3—4个为宜,越具体越好。 
  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简洁易懂,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④学习目标应符合实际学情,定位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过高会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难达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⑤学习目标中不要用“懂得、理解、掌握”等含糊语言,要用“能记住、会运用、能解决”等可检测用的明确词语,使学生清楚要学会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
  ·检测:复习检测的问题,要起到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作用。
  ·自学:学生在自学(独学、对学、组学)过程中要完成的问题。
  ①紧扣课程标准,围绕本节课学习目标设计,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②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即把知识转化为导学问题、探究问题,把问题按阶梯式由易到难呈现出来。第一层次为“识记类”,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第二层次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第三层次为“应用类”,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层次为“拓展类”,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③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逻辑,且不宜过多和细碎。
  ·展示:主要是对自学中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展示。在导学案中,展示和自学部分可以合在一起。同时,教师要把预设性问题在课前写在自学题的后面,以备上课时使用。
  ·学法指导、知识链接:视教学内容设计。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反馈:通过随堂训练的方式进行达标测评,这就是反馈。导学案中这一部分呈现的是测评的题目,最好既少又精。
  达标检测题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①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②紧扣课标、学习目标和教材知识点,扣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选择典型性试题。
  ③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发展。
  ④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⑤注重及时纠错和反馈。
  ·教学反思、学后反思:课后,师生进行反思,把反思的结果写在导学案中相应位置。
  教学反思可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①导学案中自学题、测评题的质量。
  ②课上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如何,学生自学投入度、参与率,展示积极程度、效果怎样。
  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④对学生的指导、点拨是否到位。
  学生反思可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①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形成了哪些能力,掌握了哪些方法。
  ②自己的课堂表现如何,包括学习投入度、小组合作参与度、课堂展示的积极性等。
  ④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掌握不好、运用不好。 
  四、编写导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一课一案,导学案不能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
  2、不能以教案定导学案
  教案的重点是突出“教”,即老师怎样讲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它以老师为中心;而“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它以学生中心。
  3、不能以练习题定导学案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不是练习题的叠加。
  4、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并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才便于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易于看到自己的丰硕成果,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发展各自的兴趣、特长。合理的导学案设计,可以引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深层学习的动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探索中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并在研究实施过程逐步培养问题意识,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形成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
  5、积极探索运用导学案教学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整合,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导学案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向预定的目标转变。
  当今的课堂改革拼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过程设计,最终的指向为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学案涉及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查研究、总结改进,摸索出符合自身教学实际的学案设计方式以及与之配套的反馈、评价体系,进而达到课堂教学预期结果。教学研究没有尽头,亦不应止步,在学案教学的路上,让我们潜心竭力,不断丰富成熟做法,力求为新课改贡献更多的力量!
  • 【发布时间】2021/4/6 18:15:04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