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4P校本课程建设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应该关注学科的育人功能,教师要提高课程意识,改变和突破固有思维方式,积极挖掘英语学科的课程潜力,整合和优化课程资源,建构具有未来课程特征的校本化课程。为了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我校英语团队进行了创新实践研究。文章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了小学英语课程现状和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求,以“素养化、校本化、个性化、多元化”四化策略入手,对我校小学英语组在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理念和文化、课程结构与评价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介绍。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4P课程;校本课程;“四化”策略
一、研究背景
(一)基于弥补学科课程以及资源不足的需要。
由于现行小学英语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师和学生能接触到的英语学习材料和资源不足使得英语学习难以向广度和深度开展;课程的单一难以让学生构建语音、阅读、写作等全方位的语言体系。而英语校本课程的建设正好可以弥补学科课程和资源的不足。
(二)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当前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渗透核心素养、运用信息技术的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自主、个性化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以及师生对话、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得以常态化的实施。
(三) 基于学校英语课程建构的需要。
为了实现国家立德树人的宏观目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需要依托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学校的课程体系是育人目标落地的载体和抓手。当前学校英语校本课程还没有很好地与国家课程进行整体关联,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缺少系统化设计,所以还没有比较完善的与时代同步,与学生需求匹配的英语校本课程。
(四)基于培养教师现代课程意识的需要。
我校英语学科的教师普遍缺乏课程意识,教师主要关心自己领到教材如何教,而很少关注课程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促使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从学校本位意识、学科体系意识和统筹意识出发,构建“整体育人”的高质量课程。
二、问题提出:在创建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如何做到契合学生个体认知、性格、情绪等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如何顺应校情,突出学校文化特色和传递学校价值理念;如何契合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如何实现小学英语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高度整合; 如何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
(三)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如何实现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的联合;如何实现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三、实践探索: 运用“四化”策略,助力4P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四化”指的是:素养化 校本化 个性化 多元化
“4P” 课程指的是: PA PS EP PW 其中,PA(phonemic awareness) 指幼小衔接课程,即小学英语启蒙课程。 课程目标是培养儿童的音韵觉识。PS(phonics +sight words)为识词进阶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自然拼读和高频词的配套学习,促进儿童识别单词的能力。EP(English plus)指英语融合课程,课程目标是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用英语去获取信息、提升认知能力。PW(production by writing)是英语写作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用英语规划布局文章以及输出文本的能力。
(一)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目标的“素养化”
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DNA”。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英语学科中的具体化和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学习英语的预期成果;它被概括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含了三个不同的要素。
4P校本课程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力争建构素养化的课程,让课程目标的定位更加精准。在学科育人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科为载体的4P英语校本课程设计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经过了整体系统化的设计,在关注语言发展的同时,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发展思维、提升认知能力、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发展个性和品格,让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自身发展为逻辑起点,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分别从音素音韵启蒙、拼读识记进阶、学科融合跨界和写作激活思维四个阶梯式学习模块,建构了分年段、分层次、可选择、多元评价的4P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学习的融会贯通与综合应用。
(二) 彰显学校理念和文化, 突出课程内涵的“校本化”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对学校需求和学校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并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评估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比,它是实施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应该根植于学校文化,创建与之匹配的特色课程。
“乐悦”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围绕“六乐”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乐道、乐学、乐体、乐艺、乐群、乐新”的未来公民,“乐在其中”的教师队伍,多样乐学课程。4P校本课程通过目标和内容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在课程的内涵意蕴上契合学校“乐学乐教、悦人悦己”的文化和办学思想,并形成了与之对应的校本化表达,体现了学校特色。4P课程的整体内涵是指Pleasure(愉快),即师生在该课程的教与学的体验是愉悦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4P课程的具体内涵是分年级、分层次的四个学习模块,即PA (悦玩悦酷课程) PS (悦拼悦FUN课程) EP(悦融悦智课程 ) PW(悦写悦慧课程 )。 师生以4P乐悦课程为载体,把学校的育人理念扎实地落实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
(三)智能云端学习体系,满足学习的“个性化”
网络技术、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可以虚拟化教室场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课程的进度。通过网络环境的支持,师生可以随时随地交换信息,而不必局限于教室里有限的时间。
为了实现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有效融合,英语组创建了智能云端学习体系,设置技术沉浸式和技术嵌入式学习两种方式。学前和学生充分沟通,学中进行学法指导,学后跟踪学习效果,为学生打造完整的英语学习闭环。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从“教”向“导”转变。如:学校教师通过在三顾云平台上发布分层分类学习任务,组建讨论圈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增强互动学习,开展“云”辅导深入了解跟进学生,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学习任务,通过学生个性化的学,让学生置于教育教学的“中心”。“英语星工厂”即英语和戏剧课融合的课程,是EP课程的子课程之一,通过智能推送剧本,学生提前学习剧本,分配角色,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教师个别指导,学生排练表演。课后,学生上传表演视频,扫二维码评价。
(四) 分段多主体参与, 凸显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4P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都基于学生和老师的幸福感。校本课程的评估目标已经从纯粹的知识和技能变成了多个方面,例如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1.学生发展评价
由于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发展的差异性,课程设置激励+激趣式评价,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闪光,让评价减压,为快乐赋能。如围绕“童趣、乐趣、玩趣”而设计的PA和PS 课程的“游园式评价”,旨在是帮助学生像做游戏一样轻松完成考试。基于EP课程的评价,如“科普阅读小达人”评选、“表演之星”评选、“英语演讲之星”等评选性评价,可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校教育特色。PW课程采用的“主题式写作比赛”、“英语书信大赛”、“创意海报制作”等追求卓越和个性化的赛事性评价,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创新发展的能力。
2.教师行为评价
首先,学校英语教师根据4P课程的目标,结合不同子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展示课程的实施成果。根据教师的差异性,建立个性化的评估标准,评估重点和选择与之相应的评估方法,并针对每个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一步的培训计划。4P课程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差异。充分挖掘教师的专业智慧和潜能,更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校本课程评价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多元评价,学校作出判断4P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学习效果是否明显,是否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对校本课程进行一定评估,确定课程如何改进和完善。如:对于课程的评价建立了课程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进行多主体评价(家长-学生-社会),目的是促使教师采取措施,改进课程,提升课程品质。
四、实践意义与收获
(一) 4P校本课程的建设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4P校本课程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 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了一个多领域、多层次、可选择和多元化的英语校本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逐步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
(二) 4P校本课程的建设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
4P校本课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目标,还可以注重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课程意识,优化课程结构,实现了高质量的课程开发。
(三) 4P校本课程激发了学生潜能, 促进了个性发展。
4P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做什么”,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参与、感知和体验”的学习过程。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施和评价,丰富了校本课程资源,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 结语
本校英语学科团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并构建了“4P”乐悦英语校本课程,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团队联合校内外资源,重构了课程内容;尝试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对学科进行融合;创建了智能云端学习体系,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当然,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建构面向未来的校本化课程,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团队教师一直在探索与不断完善中。
参考文献:
[1]陈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1).
[2]张连仲,孙大伟等.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育,我们应该关注什么[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11)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4]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
[5]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第1页
[6]李敬川,王中林,张渝江.让课改的阳光照进教育的天空: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掠影[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6-18.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4P课程;校本课程;“四化”策略
一、研究背景
(一)基于弥补学科课程以及资源不足的需要。
由于现行小学英语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师和学生能接触到的英语学习材料和资源不足使得英语学习难以向广度和深度开展;课程的单一难以让学生构建语音、阅读、写作等全方位的语言体系。而英语校本课程的建设正好可以弥补学科课程和资源的不足。
(二)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当前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渗透核心素养、运用信息技术的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自主、个性化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以及师生对话、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得以常态化的实施。
(三) 基于学校英语课程建构的需要。
为了实现国家立德树人的宏观目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需要依托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学校的课程体系是育人目标落地的载体和抓手。当前学校英语校本课程还没有很好地与国家课程进行整体关联,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缺少系统化设计,所以还没有比较完善的与时代同步,与学生需求匹配的英语校本课程。
(四)基于培养教师现代课程意识的需要。
我校英语学科的教师普遍缺乏课程意识,教师主要关心自己领到教材如何教,而很少关注课程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促使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从学校本位意识、学科体系意识和统筹意识出发,构建“整体育人”的高质量课程。
二、问题提出:在创建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如何做到契合学生个体认知、性格、情绪等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如何顺应校情,突出学校文化特色和传递学校价值理念;如何契合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如何实现小学英语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高度整合; 如何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
(三)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如何实现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的联合;如何实现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三、实践探索: 运用“四化”策略,助力4P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四化”指的是:素养化 校本化 个性化 多元化
“4P” 课程指的是: PA PS EP PW 其中,PA(phonemic awareness) 指幼小衔接课程,即小学英语启蒙课程。 课程目标是培养儿童的音韵觉识。PS(phonics +sight words)为识词进阶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自然拼读和高频词的配套学习,促进儿童识别单词的能力。EP(English plus)指英语融合课程,课程目标是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用英语去获取信息、提升认知能力。PW(production by writing)是英语写作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用英语规划布局文章以及输出文本的能力。
(一)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目标的“素养化”
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DNA”。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英语学科中的具体化和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学习英语的预期成果;它被概括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含了三个不同的要素。
4P校本课程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力争建构素养化的课程,让课程目标的定位更加精准。在学科育人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科为载体的4P英语校本课程设计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经过了整体系统化的设计,在关注语言发展的同时,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发展思维、提升认知能力、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发展个性和品格,让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自身发展为逻辑起点,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分别从音素音韵启蒙、拼读识记进阶、学科融合跨界和写作激活思维四个阶梯式学习模块,建构了分年段、分层次、可选择、多元评价的4P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学习的融会贯通与综合应用。
(二) 彰显学校理念和文化, 突出课程内涵的“校本化”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对学校需求和学校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并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评估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比,它是实施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应该根植于学校文化,创建与之匹配的特色课程。
“乐悦”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围绕“六乐”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乐道、乐学、乐体、乐艺、乐群、乐新”的未来公民,“乐在其中”的教师队伍,多样乐学课程。4P校本课程通过目标和内容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在课程的内涵意蕴上契合学校“乐学乐教、悦人悦己”的文化和办学思想,并形成了与之对应的校本化表达,体现了学校特色。4P课程的整体内涵是指Pleasure(愉快),即师生在该课程的教与学的体验是愉悦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4P课程的具体内涵是分年级、分层次的四个学习模块,即PA (悦玩悦酷课程) PS (悦拼悦FUN课程) EP(悦融悦智课程 ) PW(悦写悦慧课程 )。 师生以4P乐悦课程为载体,把学校的育人理念扎实地落实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
(三)智能云端学习体系,满足学习的“个性化”
网络技术、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可以虚拟化教室场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课程的进度。通过网络环境的支持,师生可以随时随地交换信息,而不必局限于教室里有限的时间。
为了实现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有效融合,英语组创建了智能云端学习体系,设置技术沉浸式和技术嵌入式学习两种方式。学前和学生充分沟通,学中进行学法指导,学后跟踪学习效果,为学生打造完整的英语学习闭环。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从“教”向“导”转变。如:学校教师通过在三顾云平台上发布分层分类学习任务,组建讨论圈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增强互动学习,开展“云”辅导深入了解跟进学生,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学习任务,通过学生个性化的学,让学生置于教育教学的“中心”。“英语星工厂”即英语和戏剧课融合的课程,是EP课程的子课程之一,通过智能推送剧本,学生提前学习剧本,分配角色,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教师个别指导,学生排练表演。课后,学生上传表演视频,扫二维码评价。
(四) 分段多主体参与, 凸显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4P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都基于学生和老师的幸福感。校本课程的评估目标已经从纯粹的知识和技能变成了多个方面,例如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1.学生发展评价
由于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发展的差异性,课程设置激励+激趣式评价,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闪光,让评价减压,为快乐赋能。如围绕“童趣、乐趣、玩趣”而设计的PA和PS 课程的“游园式评价”,旨在是帮助学生像做游戏一样轻松完成考试。基于EP课程的评价,如“科普阅读小达人”评选、“表演之星”评选、“英语演讲之星”等评选性评价,可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校教育特色。PW课程采用的“主题式写作比赛”、“英语书信大赛”、“创意海报制作”等追求卓越和个性化的赛事性评价,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创新发展的能力。
2.教师行为评价
首先,学校英语教师根据4P课程的目标,结合不同子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展示课程的实施成果。根据教师的差异性,建立个性化的评估标准,评估重点和选择与之相应的评估方法,并针对每个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一步的培训计划。4P课程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差异。充分挖掘教师的专业智慧和潜能,更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校本课程评价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多元评价,学校作出判断4P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学习效果是否明显,是否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对校本课程进行一定评估,确定课程如何改进和完善。如:对于课程的评价建立了课程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进行多主体评价(家长-学生-社会),目的是促使教师采取措施,改进课程,提升课程品质。
四、实践意义与收获
(一) 4P校本课程的建设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4P校本课程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 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了一个多领域、多层次、可选择和多元化的英语校本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逐步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
(二) 4P校本课程的建设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
4P校本课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目标,还可以注重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课程意识,优化课程结构,实现了高质量的课程开发。
(三) 4P校本课程激发了学生潜能, 促进了个性发展。
4P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做什么”,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参与、感知和体验”的学习过程。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施和评价,丰富了校本课程资源,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 结语
本校英语学科团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并构建了“4P”乐悦英语校本课程,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团队联合校内外资源,重构了课程内容;尝试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对学科进行融合;创建了智能云端学习体系,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当然,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建构面向未来的校本化课程,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团队教师一直在探索与不断完善中。
参考文献:
[1]陈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1).
[2]张连仲,孙大伟等.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育,我们应该关注什么[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11)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4]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
[5]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第1页
[6]李敬川,王中林,张渝江.让课改的阳光照进教育的天空: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掠影[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6-18.
- 【发布时间】2021/4/6 18:28:38
- 【点击频次】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