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中职学校实施“普职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邹国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虽然学界对“普职结合”改革莫衷一是,但是我认为,这一改革具有正向意义和内在价值。“普职结合”不是普高和职高的简单融合,而是打破既有的身份界限,实现在顶层设计、课程体系、管理制度、育人模式等方面的交互与衔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本文以柳嘉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中学的改革合作为例,就中职学校实施“普职结合”的实践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普职结合;合作办学
  一、“普职结合”的背景与意义
  1.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促使“普职结合”
  高中阶段是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立交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宏观背景下,高中教育必须重新定位自身的培养目标、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职业高中必须扭转过去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树立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新教育观,同时要破除教育“天花板”,贯通普通教育;同时,普通高中过去以升学为导向、缺乏职业素养培育的教育模式也已背离当前所提倡的全民职业技术教育追求。
  2.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普职结合”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高中有着不同的目标追求与功能定位。最初,普高是精英教育,开设学术性课程,是大学的预科。接着高中教育开始承担升学就业双重功能,既为高等学校输送学生,也为社会“输出”人才。而随着高中教育走向大众化并日渐普及,其培养目标和功能定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和转移。高中教育走下了精英教育的神坛,转向更加接地气的大众教育,将从聚焦升学转向公民素质和公民精神培养,树立起“全人”教育目标。“全人”,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同样宣示普职双轨运行制度的“落没”,助推高职与普职从各司其职到交互、融通发展。
  3.学生后续发展呼唤“普职结合”
  目前普通学校仍然以中高考成绩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评价指标,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是空白的。对职业认知的缺少必然导致学生专业选择时的盲目、职业规划时的迷茫,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发展的职业。
  根据《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很大部分高考生处于迷茫状态。调查显示,有明确目标专业的考生只有15.6%;知道不想学什么,但是不知道想学什么的考生有36.3%;没有目标、不知所措的考生却有48.1%。对于“如果在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之间只能选择一个,你会选何者?”这一问题,65.5%的考生选择理想的大学,34.5%的考生则选择理想的专业;在“一流大学的二流专业”和“二流大学的一流专业”之间二选一,59.6%的考生选择前者。
  因此,通过普职结合的教育,重视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分析职业,可以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打下良好基础。
  二、当前“普职结合”的误区
  “普职结合”在普高和职高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但在当前试点的“普职结合”改革中,还存在着误区,即认为“普职结合”就是联合招生,形成“非普非职”的班级,学生可双向流通。
  正是这种误区,导致一部分职业学校以联合招生的方式,为少量的学生提供转学普高的机会,导致“职校热、普高冷”的改革局面。所以有人认为,“普职结合”是职业学校“以结合名义,提升吸引力,争抢优质生源”的“噱头”。
  三、实施“普职结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1.以生涯规划为基础,实现课程的融通
  根据“普职结合”课程体系设计理念,普通高中课程体系除了基础文化课程外,建设职业技术课程,包括生涯规划指导、职业探索、技能导向课程等模块。通过教学中融合的职业技术课程,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为普通高中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亲历职业、丰富技能知识、立体成才的机会,共享职业学校在课程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果,实现普职课程上的融通。
  从2013年开始,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为叙州区第一中学、叙州区第三中学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畜禽防疫、照明电工、计算机网页制作、汽车美容、电子商务等课程。学校专业教师参与了普通高中职业技术课程的开发,担任了课堂教学工作,为学生认识专业、了解职业、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资源的融通
  柳嘉职业技术学校拥有包括电子专业、数控专业、旅游酒店专业等各类专业的实训基地15个,实训基地设施设备齐全,专业课程建设完备,专业师资实力雄厚,在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中级工通过率超过90%,在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成绩优异。设备设施上具有普通中学无可比拟的优势,职业学校教师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极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柳嘉职业技术学校为普通学校开放实训基地,为他们的职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保障,提前感受职业情境。
  3.以合作办学为载体,实现机制的融通
  柳嘉职业技术学校与叙州区第一中学采用双主体互通式合作模式,即办学主体相互独立,学生达到一定条件和标准可以到对方学校学习相关课程。
  在合作第一学年教学试点过程中,教育局和学校几次召开了学生和教师的座谈会,了解班级的教育教学情况,调研了普职融通方式的意义。学生从入学时候对普职融通的好奇、对职业学校和不同专业情况的茫然无知,到学年结束后能以客观积极的态度来认识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认识不同的专业和今后个人的职业规划,一学年的普职融通试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生改变了过去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作为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普职融通的试点,不仅融通了普职学校之间机制上的隔阂,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四、“普职结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普职结合”的试点工作,一定程度上整合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资源,实现了普职携手合作、协同育人,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空间,但仍然有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1)师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特别是职业学校的专业师资,不仅要承担既有的专业教学任务,还要为普通学校开发课程、承担课题教学任务,一方面师资数量上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足,特别是教科研和课程开发能力。
  (2)实训基地的问题。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需要同时兼顾校内教学和中小学开放教学需要,这对实训基地的管理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3)现有高考体制的问题。高职生的技能考试在高三下学期期中时间就要开考,普通高中高二学生转入职业学校没有专业能力参加高职考试。
  参考文献:
  [1]崔建平,冯文全.“普职融通”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
  [2]刘丽群,彭李.普职融通: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5).
  • 【发布时间】2021/5/12 19:36:36
  • 【点击频次】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