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微探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论语》作为文言文及名著阅读的内容,不仅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把握《论语》不仅要理解其中字、词、句的含义,还要把握内涵,即文化层面的意义。然而,对于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做到上述要求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如何剖析《论语》,讲好《论语》,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论语》教学;字词;文化
一、《论语》字词教学
与很多文言文教学一样,《论语》的教学首先要疏通字词,从而了解大意。对于这一点,笔者依据文言文教学的惯例,有着以下的思考及方法上的总结:
首先,积累要有良好的习惯。很多学生知道文言文学习要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但多是囫囵吞枣,记不扎实;或是混为一谈、没有针对性。初中文言文对于字词的要求虽没有高中那么多,那么难,但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却是突然性的量与难度的增大。很多学生表示并不适应。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读不懂原文,对于一些问答题更是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主要源于字词积累的欠缺。
因此,文言文字词的积累不仅仅是老师讲,学生记在书上,或回去复习即可,而是应该有课后的整理与思考。笔者对于学生的建议是,要有专门的语文活页笔记本。将文言文单独整理为一个板块,记下一个字的含义与示例,并在积累和整理字词时要留有足够的余白,以便往后遇到新的语段、新的词义时做进一步的补充。即把每一个字单独分页整理,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对某一个词的积累也逐渐深入和明晰,有利于日后系统地记忆和复习。
其次,复习要到位,要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有一些学生而言,文言文复习就是翻开课本,再次阅读课下注释,是翻看笔记本或参考书中大段大段的翻译文本。然而,这并不是真正有效果的复习。有效而到位的复习是应该针对某一个字,结合着例句去理解它的各种用法。例如,《论语》中涉及到很多个用作连词的“而”,在不同的句子中含义和用法是不同的,那么就应对这些个“而”的含义和相关的例句做整理,复习时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如,“而”作为连词可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假设、修饰、转折、因果、目的等多种关系。而课内《论语》中主要涉及的有表示并列(“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表顺承(“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表修饰(“曲肱而枕之”),表转折(“学而不思则罔”)的关系。学生在复习时,要注重对课内例句的理解,而不是单纯地背字意、句意。
再次,要将各篇文言文字词相联系,做到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如果对某个词的理解单纯停留在《论语》的几则例句上,那么在面临课外文言文时就又会像遇到了一个新字词一样手足无策。因此,要试着将所学过或是自己读过、做过的文言文中的字词相联系,对于一个字,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去体会它译为某一个含义时的用法。从而自己形成判断力,而并非单纯的死记硬背。这便是从记忆到理解,再到灵活运用的过程。
二、《论语》文化教学
如果说《论语》字词教学是基础,是大多文言文教学的必经之路,那么对其文化层面的把握无疑是难点,是精髓所在。
1.分类讲解与整理
《论语》中所阐释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几个层面:学习、孝道、诚信、仁爱、礼仪、政治等。可以分类整理和理解每个层面的内涵,了解背后的文化观念。例如,关于孝顺,《论语》中有这样的语段: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对不同的弟子举了不同的例子,从不同的侧面去阐释“孝”。“孝”是守礼,是不让父母挂虑担心,是内心尊敬长辈,也是外在的和颜悦色等。所以,对于如何理解《论语》中提到的“孝”,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则论述上,而应多方面综合地分析,这样才能有全面的理解。
同时,只有综合全面地看《论语》条目时,才能更好地理解《论语》的文化背景和孔子想要传达的观念。孔子在论述“孝” 时提到了礼。“礼”与“孝”有怎样的关系呢?当我们将关于“礼”的篇目加以整合后发现,《论语》在提到“孝”、“仁”、“信”等问题时,都或多或少地与“礼”有关。例如,在谈政治时论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政治中需要守礼。大到政治,小到生活中的孝道,都要依礼而行,这体现着孔子的理念。所谓 “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就是尧、舜、禹以至周文王等贤明的君主,他们都推行“礼制”。在春秋末年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群雄逐鹿带来的是肆意的残杀,是为了自身利益的不择手段。上到宫廷君王,下到黎民百姓,道德上已经失去了以往的美好礼制。孔子面对那样的现实,迫切地希望君主推行仁政,恢复“周礼”。所以,在《论语》的各个内容层面,我们都能看到孔子的言论背后的美好夙愿。通过对《论语》篇目内容系统地分类整理,通过对不同层面的比较阅读,我们能更好的理解《论语》的文化背景以及孔子的思想学说。
2.思考《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作为名著阅读,其中一个常见的考点便是结合具体的某一则以及你的生活经验,谈一谈你对于某一方面(例如学习方面、孝道方面等)的理解和启示。很多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虽然能大体读懂选文,却不知道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启示。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拓展篇目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论语》中的一些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论语》中大部分思想是积极正面的,例如,谈及“孝顺”时,教导人内心要虔敬、外在要和颜悦色等。当今,为人子女依然需要在内心对父母尊敬,外在要以温和的语气和脸色对待父母,不应做宠坏了的“小皇帝”、“小公主”。但对于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论述,可能因为当今网络通信、交通的便利,很多孩子出国留学、工作,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因此,对于这一条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游必有方”告诉我们不应杳无音讯让父母担心,这一点古今却是相通的。
同时,由于时代、文化的变迁,《论语》中还有一些观点在当今我们可能不太认同。例如, “君子不器”。古人告诉我们君子要有包容天下的眼光和胸怀,要博学多才,不能仅仅专于一物。而在当今,很多人都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的贡献,并不是各个领域都涉猎,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人难道就不能称为 “君子”了吗?所以,这正体现着文化的变化,我们要理解古人的背景观念,同时思考《论语》一些内容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综上,《论语》的教学是在文言文基础上的教学,不仅仅是字词的积累巩固,更是文化上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是初中文言文及名著的难点。《论语》内容庞杂、博大精深。在未来教学中,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做进一步思考探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关键词:《论语》教学;字词;文化
一、《论语》字词教学
与很多文言文教学一样,《论语》的教学首先要疏通字词,从而了解大意。对于这一点,笔者依据文言文教学的惯例,有着以下的思考及方法上的总结:
首先,积累要有良好的习惯。很多学生知道文言文学习要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但多是囫囵吞枣,记不扎实;或是混为一谈、没有针对性。初中文言文对于字词的要求虽没有高中那么多,那么难,但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却是突然性的量与难度的增大。很多学生表示并不适应。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读不懂原文,对于一些问答题更是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主要源于字词积累的欠缺。
因此,文言文字词的积累不仅仅是老师讲,学生记在书上,或回去复习即可,而是应该有课后的整理与思考。笔者对于学生的建议是,要有专门的语文活页笔记本。将文言文单独整理为一个板块,记下一个字的含义与示例,并在积累和整理字词时要留有足够的余白,以便往后遇到新的语段、新的词义时做进一步的补充。即把每一个字单独分页整理,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对某一个词的积累也逐渐深入和明晰,有利于日后系统地记忆和复习。
其次,复习要到位,要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有一些学生而言,文言文复习就是翻开课本,再次阅读课下注释,是翻看笔记本或参考书中大段大段的翻译文本。然而,这并不是真正有效果的复习。有效而到位的复习是应该针对某一个字,结合着例句去理解它的各种用法。例如,《论语》中涉及到很多个用作连词的“而”,在不同的句子中含义和用法是不同的,那么就应对这些个“而”的含义和相关的例句做整理,复习时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如,“而”作为连词可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假设、修饰、转折、因果、目的等多种关系。而课内《论语》中主要涉及的有表示并列(“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表顺承(“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表修饰(“曲肱而枕之”),表转折(“学而不思则罔”)的关系。学生在复习时,要注重对课内例句的理解,而不是单纯地背字意、句意。
再次,要将各篇文言文字词相联系,做到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如果对某个词的理解单纯停留在《论语》的几则例句上,那么在面临课外文言文时就又会像遇到了一个新字词一样手足无策。因此,要试着将所学过或是自己读过、做过的文言文中的字词相联系,对于一个字,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去体会它译为某一个含义时的用法。从而自己形成判断力,而并非单纯的死记硬背。这便是从记忆到理解,再到灵活运用的过程。
二、《论语》文化教学
如果说《论语》字词教学是基础,是大多文言文教学的必经之路,那么对其文化层面的把握无疑是难点,是精髓所在。
1.分类讲解与整理
《论语》中所阐释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几个层面:学习、孝道、诚信、仁爱、礼仪、政治等。可以分类整理和理解每个层面的内涵,了解背后的文化观念。例如,关于孝顺,《论语》中有这样的语段: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对不同的弟子举了不同的例子,从不同的侧面去阐释“孝”。“孝”是守礼,是不让父母挂虑担心,是内心尊敬长辈,也是外在的和颜悦色等。所以,对于如何理解《论语》中提到的“孝”,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则论述上,而应多方面综合地分析,这样才能有全面的理解。
同时,只有综合全面地看《论语》条目时,才能更好地理解《论语》的文化背景和孔子想要传达的观念。孔子在论述“孝” 时提到了礼。“礼”与“孝”有怎样的关系呢?当我们将关于“礼”的篇目加以整合后发现,《论语》在提到“孝”、“仁”、“信”等问题时,都或多或少地与“礼”有关。例如,在谈政治时论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政治中需要守礼。大到政治,小到生活中的孝道,都要依礼而行,这体现着孔子的理念。所谓 “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就是尧、舜、禹以至周文王等贤明的君主,他们都推行“礼制”。在春秋末年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群雄逐鹿带来的是肆意的残杀,是为了自身利益的不择手段。上到宫廷君王,下到黎民百姓,道德上已经失去了以往的美好礼制。孔子面对那样的现实,迫切地希望君主推行仁政,恢复“周礼”。所以,在《论语》的各个内容层面,我们都能看到孔子的言论背后的美好夙愿。通过对《论语》篇目内容系统地分类整理,通过对不同层面的比较阅读,我们能更好的理解《论语》的文化背景以及孔子的思想学说。
2.思考《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作为名著阅读,其中一个常见的考点便是结合具体的某一则以及你的生活经验,谈一谈你对于某一方面(例如学习方面、孝道方面等)的理解和启示。很多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虽然能大体读懂选文,却不知道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启示。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拓展篇目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论语》中的一些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论语》中大部分思想是积极正面的,例如,谈及“孝顺”时,教导人内心要虔敬、外在要和颜悦色等。当今,为人子女依然需要在内心对父母尊敬,外在要以温和的语气和脸色对待父母,不应做宠坏了的“小皇帝”、“小公主”。但对于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论述,可能因为当今网络通信、交通的便利,很多孩子出国留学、工作,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因此,对于这一条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游必有方”告诉我们不应杳无音讯让父母担心,这一点古今却是相通的。
同时,由于时代、文化的变迁,《论语》中还有一些观点在当今我们可能不太认同。例如, “君子不器”。古人告诉我们君子要有包容天下的眼光和胸怀,要博学多才,不能仅仅专于一物。而在当今,很多人都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的贡献,并不是各个领域都涉猎,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人难道就不能称为 “君子”了吗?所以,这正体现着文化的变化,我们要理解古人的背景观念,同时思考《论语》一些内容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综上,《论语》的教学是在文言文基础上的教学,不仅仅是字词的积累巩固,更是文化上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是初中文言文及名著的难点。《论语》内容庞杂、博大精深。在未来教学中,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做进一步思考探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 【发布时间】2021/5/12 19:37:47
- 【点击频次】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