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诵读经典诗文将大大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且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素养经典诗文诵读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它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它,可以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开启成功之门; 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说起经典诗文的诵读,其实还有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呢!
一、生根——蓦然醒悟,传承华夏文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应承担起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传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这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为此,静心思考,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已迫在眉睫。然而学生手中的读物比较多,但是很多都不统一,而且年段不同,学生诵读的内容也各有侧重。鉴于此,我决定从学生人手一份的《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入手,因为这上面收集的大部分是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宿建德江》、《登乐游原》、《登鹳雀楼》、《鹿柴》……经典古诗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利用每个假期让学生诵读适量的名著,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还有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传》等等。在这种经典诵读中,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接受语言文字的滋养,奠定雄厚的语文基础。
二、发芽——认准目标,引导激发兴趣
(一)激发兴趣。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所以,要让学生喜欢诵读经典,必须先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读文最基础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 “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为此,在一开始的实践过程中,我便让学生自己诵读,能读准字音,古诗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又间有通假字。诵读时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对文章中字词的含义也能有所掌握。但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是不会甘于这样枯燥的学习方式的,于是我就在班中开展诵读竞赛,谁读得好,读得棒,老师就给谁将有关诗词的故事。可以听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兴奋的。于是孩子们的诵读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后来事实也证明,学生听了故事后也更容易理解诗意。
(二)引导背诵。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后,我便注重引导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背诵古诗也需要掌握方法。有的可以记住每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有的可以联系画面,还有的可以抓住整首诗的关键字词。掌握了方法,背诵起来当然要简单得多。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背完诗后能够适当地联想拓展: 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含有雪“字”的诗,表达思乡的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丰富积累。
三、开花——兴趣盎然,诵读水到渠成
那天,和孩子们一起上体育课,看到孩子们正在跳绳,嘴巴里还不停地唱着什么。这个很偶然的机会使我看到了经典诗文诵读的新契机。我突发奇想,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一边玩一边读,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不是一举两得,寓教于乐了吗?于是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你拍一,我拍一”就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 跳皮筋时原先的节拍也变成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八字跳大绳”时背经典,背一句诗过一个人,还出现了古诗接龙的热闹景象;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背得气势非凡;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也诵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忧伤……总之,游戏与诵读相结合,提高了诵读经典的趣味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在乐中学着,在学中乐着,更能坚持下去。
四、结果——运用自如,积淀语言文字
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诵读经典活动进行到后续阶段,主要是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应用。在诵读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便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将平时背诵到的古诗句尝试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姚贻在《我的春节》中就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心桃换旧符’每当春节来临之际,人们总是以放鞭炮、贴春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佳节。”开篇点题; 当潘华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出现在了她的日记中; 还有的同学在描写春雨时,就用上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这样的文字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孩子们在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真的是受益匪浅,这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获得的一笔可贵的财富!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李慧荣,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J].课外语文,2018年。
关键词:语文素养经典诗文诵读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它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它,可以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开启成功之门; 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说起经典诗文的诵读,其实还有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呢!
一、生根——蓦然醒悟,传承华夏文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应承担起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传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这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为此,静心思考,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已迫在眉睫。然而学生手中的读物比较多,但是很多都不统一,而且年段不同,学生诵读的内容也各有侧重。鉴于此,我决定从学生人手一份的《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入手,因为这上面收集的大部分是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宿建德江》、《登乐游原》、《登鹳雀楼》、《鹿柴》……经典古诗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利用每个假期让学生诵读适量的名著,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还有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传》等等。在这种经典诵读中,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接受语言文字的滋养,奠定雄厚的语文基础。
二、发芽——认准目标,引导激发兴趣
(一)激发兴趣。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所以,要让学生喜欢诵读经典,必须先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读文最基础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 “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为此,在一开始的实践过程中,我便让学生自己诵读,能读准字音,古诗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又间有通假字。诵读时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对文章中字词的含义也能有所掌握。但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是不会甘于这样枯燥的学习方式的,于是我就在班中开展诵读竞赛,谁读得好,读得棒,老师就给谁将有关诗词的故事。可以听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兴奋的。于是孩子们的诵读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后来事实也证明,学生听了故事后也更容易理解诗意。
(二)引导背诵。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后,我便注重引导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背诵古诗也需要掌握方法。有的可以记住每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有的可以联系画面,还有的可以抓住整首诗的关键字词。掌握了方法,背诵起来当然要简单得多。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背完诗后能够适当地联想拓展: 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含有雪“字”的诗,表达思乡的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丰富积累。
三、开花——兴趣盎然,诵读水到渠成
那天,和孩子们一起上体育课,看到孩子们正在跳绳,嘴巴里还不停地唱着什么。这个很偶然的机会使我看到了经典诗文诵读的新契机。我突发奇想,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一边玩一边读,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不是一举两得,寓教于乐了吗?于是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你拍一,我拍一”就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 跳皮筋时原先的节拍也变成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八字跳大绳”时背经典,背一句诗过一个人,还出现了古诗接龙的热闹景象;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背得气势非凡;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也诵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忧伤……总之,游戏与诵读相结合,提高了诵读经典的趣味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在乐中学着,在学中乐着,更能坚持下去。
四、结果——运用自如,积淀语言文字
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诵读经典活动进行到后续阶段,主要是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应用。在诵读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便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将平时背诵到的古诗句尝试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姚贻在《我的春节》中就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心桃换旧符’每当春节来临之际,人们总是以放鞭炮、贴春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佳节。”开篇点题; 当潘华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出现在了她的日记中; 还有的同学在描写春雨时,就用上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这样的文字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孩子们在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真的是受益匪浅,这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获得的一笔可贵的财富!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李慧荣,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J].课外语文,2018年。
- 【发布时间】2021/5/13 8:56:27
- 【点击频次】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