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深入认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

 

【作者】 向凌云

【机构】 湖北省来凤县民族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方式的深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广大幼儿工作者的欢迎,也越来越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众多现代灵活的教育中,区域活动成为了一种趋势,它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平台。同时它具有灵活性,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本文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形式、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目的、活动的规则与指导几方面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内涵
  上个星期,县教研室组织了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的专题讲座,讲座邀请专家讲课。在短短的两天的时间里,通过认真听讲座,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专家老师从四个方面就区域活动进行讲解,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区域活动各个方面涉及的知识,分为了大中小班各个年龄段进行具体的说明,还有各个年龄段的各个区域中丰富的图片,让我们有了对“区域”明确的定位。我根据自己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心得,结合专家的讲座,谈谈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认识。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形式
  区域活动形式主要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自选活动、自由活动、主题活动。
  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将活动区活动看作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途径之一,如:需要全体幼儿学习某一知识、技能时,根据活动目标,在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投放恰当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活动来感知内容,获得经验。
  2、分组活动:分组活动是将活动区视为对幼儿进行分组教学的场所。它主要适用对象:一是在发展智能方面,帮助部分幼儿获得某一知识、技能时,在相关的活动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必要的辅导;二是活动区活动的开始阶段,为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是教学材料不够,做不到人手一份。
  3、自选活动:自选活动的特点是在人为创设的自然情景中进行的活动。主要适用于活动区活动成熟阶段,幼儿对于各区的材料、玩法等都已较熟悉。
  4、自由活动:自由活动的特点是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主体内在动机完全得以激发的过程,幼儿进行的是“自发学习”,他们更积极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它和自选活动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区域的提出、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添置等过程,处处体现随机性和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教师的教育意图在活动中不断地调整,灵活地实现。它主要适应于活动区活动的高级阶段。再就是一些特定的活动区域,如:角色区(娃娃家、百货商店等)。
  5、主题活动:特点是各区域的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为实现主题目标服务。适应范围是教育内容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才能完成,以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
  二、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目的
  1、促进幼儿主动活动。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使孩子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通过活动得到发展,充分的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实践性。由于幼儿教师设置的各个活动区以及为各个活动区提供的活动材料可以被看做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实际对象,被看做是幼儿教育内容的物化,因此,我们可以把活动区材料看做是幼儿主动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孩子的主动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2、促进幼儿的自主选择。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日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娃娃家、种植区等,涉及幼儿发展各个方面的多种活动区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可以满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幼儿园活动区设置在表现出区域性的同时还表现出层次性,小、中、大班通过区域设置的不同、材料难易程度的不同体现层次性,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宜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可以满足不同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程度、学习节奏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3、促进幼儿的相互交流。幼儿在同一活动区的活动可以看做是被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聚拢起来的小组活动。可以说,在这个小组里,每一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关注同伴的言行成为存在于每一个幼儿身上的普遍现象。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为此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由此导致的相互激励和启发而使自己不断地碰撞出新的火花,进而促进自己不断地在活动区中进行新的探索。可以说,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是经常性的,是区域活动的必然,也是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区域活动的规则与指导
  1、制定活动规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更是如此。在为幼儿营造一个好的区角活动的环境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则,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如此,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幼儿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
  2、进行活动指导。区域活动是为幼儿提供的一个开放型的,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区域,开展游戏活动的场所;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所谓“开放”的意思是说教师要为幼儿设置比较大的自由活动与创造的空间,使幼儿不受成人的限制,不需要按一定的规矩来模仿他人,也不必制造出一批既定的“产品”。只有在这样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孩子的兴趣、好奇心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但孩子在这样开放型的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同伴交往、认知能力、技能掌握等,老师不能包办代替孩子进行处理以求得问题的尽快解决,而是要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参与活动,放手让幼儿自己协商处理,让指导隐含在与幼儿一起的活动之中。区角活动中,教师作为幼儿区角活动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应该学会恰当地介入,在幼儿活动过程遇到困难无法顺利往下进行时,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科学的指导。教师科学有效地介入和指导,可以保证幼儿活动顺利进行,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3、开展活动讲评。区域活动后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十分重要。在活动结束后,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讲述、分析、讨论,给予评价,引导幼儿分享成功的快乐吸取失败的教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结束后,对活动的评价,我们可以从自我的评价和幼儿的评价两方面出发,进行自我的总结。当然,还有很多的小问题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注意的,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21/5/13 9:14:23
  • 【点击频次】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