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拓展

 

【作者】 姚 楠

【机构】 天津市武清区陈咀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小石潭记》为例

  摘 要:有效的文本拓展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本文以《小石潭记》为例,概述了笔者在“活动态”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拓展的三种活动形式,立足文本,实现有“语文味”的拓展。这也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潮流,深入挖掘文本,大量占有资源,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进。
  关键词:柳宗元;文本拓展;双线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各界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课堂,不再是教师单线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怠教,学生倦学的地方,而是师生双线有效互动,开启新知大门的魅力场所。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吸引人,使课堂知识更有深度就成了众多教师孜孜探究的重要方向。而不论如何探究,有一点“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课堂教学仍要以教材为主,以文本为主。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文本拓展便成为新课程改革研究的重中之重。所谓文本拓展,事实上就是以文本作为媒介,把文本解读的触角伸向文本以外,向更大的空间拓展1。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线互动,对文本进行深挖、质疑、拓展、延伸,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思考,主动探索更多的相关知识,完成其自我知识的内在升华,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文本迸射出超越自身意义的光彩。
  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2为例,很多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流于表面,认为文言文教学注重字词解析,翻译句子,稍加讲解得出作者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进行记忆即可。忽略了文言文文本的可拓展性。不是说这种教学方法不可取,只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这种方式的课堂教学终会被淘汰。在讲授这篇课文时,笔者采用龚占雨倡导的“活动态”教学模式,设置了三个文本拓展活动。课前活动为教师提出疑问与预习任务,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课中活动为学生针对教师设置的拓展问题进行资源共享,小组讨论。课后活动为对课上拓展内容的再吸收再整理。在这三个活动中,尤其倡导课下和课上活动的有机整合,强调以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为主要呈现形态,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在整个文本拓展过程中知人论世,加深了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及作品本身的深入了解。这是教师引领学生以“活动”的方式来学习和探索,实现了师生的双线自主学习。
  一、深入挖掘文本,了解作者内心情感
  文章结尾最后一段交代了同游者,“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笔者在备课时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问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去掉?回答说这是游记的一种必要的内容形式,其主要作用是交代同游者。然而查阅《永州八记》,可以发现其他七篇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未在结尾标注同游者,那么显然“作为游记的一般格式”这个观点略无说服力。因此,授课前教师布置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对这一段产生疑问,并自行查找资料进行释疑。经师生共同搜集材料可知,吴武陵因得罪权贵被流放永州,与贬为永州司马的柳宗元相遇,二人意气相投,经常同游永州山水。龚古是永州的隐士,与柳宗元也是好朋友。文末提到的宗玄应是“宗直”之误,他是柳宗元的堂弟,在柳宗元被贬后,他放弃家业,一路陪伴他来到永州并一起生活了十年。跟着同去的崔氏二小生则是柳宗元姐姐家的两个孩子,是他的亲外甥。由此,教师在课上抛出新的问题:与其同游之人都是他的至亲挚友,可为何前面却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呢?这人数的一多一无,是否又构成了矛盾呢?问题一经抛出,学生便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有学生说是“周围虽同游的人多,但走进他内心的人少”,有的学生则引用了朱自清的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虽然语言组织的不到位,可是在对文章最后一段的拓展过程中,学生已经进一步走进了柳宗元的内心,而最后一段的不可以删去的原因更在于以至亲挚友在身边来反衬遭贬后内心的孤寂悲凉。虽有美景欣赏,虽有家人朋友陪伴,却依然无法说服自己释然。看似不起眼的只交代同游者的一段,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言有尽意无穷,将作者的孤苦悲伤渲染开来,引人深思。
  由此可见,一堂语文课只是引导学生弄懂学会教材带给我们的表面信息是不够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深挖文本,只有强化自己的专业水平,吃透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还原一个真实的文本,进而构思一堂巧妙灵动的教学设计,师生在这样拓展有深度的课堂中,教学相长,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效率也大为提高。
  二、课内作品对比,分析写作背景
  在讲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一段落时,笔者运用了课内作品对比分析法进行文本的拓展。教师出示活动任务,提出问题:在《与朱元思书》3,同样面对幽美寂静的景色,为什么吴均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而柳宗元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呢?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景色在吴均的描绘下确实很美,小石潭的景色也不逊色,可为什么小石潭只给人留下一种幽深冷寂之感?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之景也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经同学们合作探究,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出吴柳二人所处的时代及生平经历不一样的结论,并做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吴均所处魏晋南北朝,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对官场生活便多了一份厌倦和鄙弃,多了一份想要退世隐居的志趣。而柳宗元被贬之时正值壮年,满腔热血,想要有一番作为而却不得志,因而被贬到永州面对幽美的山谷更激发起他被贬谪的凄凉悲哀之情来,才有了“乃记之而去”。
  进行课内文本的相似或相反之处对比分析,由已知带未知,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重组,使单一的课文学习成为系统的文学学习。课内文本对比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将发言机会留给自主性不强、课前预习并未按部就班完成的同学,将他们也拉入课堂教学的正轨,进行有效分层教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真正做到“目中有人”,发挥教学民主。
  三、不同文人写作风格相比较
  《小石潭记》以“从小丘西行”“从”字出发,交代了游览的起点,以“乃记之而去”“去”字结尾收束全文,暗示游览结束。一“从”一“去”实属一篇完整的游记。但如果这篇文章让苏轼来写的话会怎样写?是写到“乃记之而去”就结束了吗?教师提出活动问题,生七嘴八舌议论“如果这篇文章交给苏轼来写的话他会加上一些自我安慰的话语,就像《记承天寺夜游》4和《水调歌头》5那样,不会就这么结束的。”进一步追问,亦有个别学生能说出七八分原因。诚然,文风的不同是他二人的性格使然,苏轼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比较深远,所以即使被贬谪也能自我排解忧愁苦闷,他的文章作品纵有再多不如意,在结尾处也可见其乐观豁达之思想;而柳宗元不然,他在遭遇了变革失败,遭贬永州,复官无望等一系列事件后,原本倔强固执的性格让他更难以平复内心,难得超然,最终郁郁寡欢而终。所以两篇文章的不同结尾方式也正是两位文人思想性格的折射。
  在对两位文人写作风格的比较分析过程中,学生真正做到了知人论世,扩大了有效的信息,激活了情感体验,使单一的文言文学习整合为系统的文学人物文学风格的探讨研究,建构了新的知识框架体系,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双丰收。
  其实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拓展它都应立足文本,实现有“语文味”的拓展。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解读文本,拓宽视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因此《小石潭记》的拓展也立足课本,开发多种课内外资源,让学生在比较、品读中体悟文本的内涵,从而加深对作者、作品、时代背景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文本的拓展开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再默守陈规,一本书教三十年,三十年都是同一节课。教师要做一片汪洋大海,深入研究文本,挖掘教材,占有大量资源,向学者型教师靠拢,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备课过程中也要拓宽思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可以就此开展某个人物或某些方面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我相信在高考已经改革为选课走班的大形势下,初中教师按照自己所长,开设校本课程供感兴趣的学生自由选择,也必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龙飞.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文本拓展的思考.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于漪.该怎样拓展[J].语文教学通讯,2008,(2).
  [3]朱益群.立足课本,拓展课外[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10).
  [4]杜莹溪.文本拓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硕士论文
  [5]陶静娟.课后拓展的方法和原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6]石宏才.语文课堂教学拓展之我见.课程教育研究,2012,(02).
  作者简介:姚楠(1990-),女(蒙古族),大学本科,文学学士学位,天津市,武清区陈咀镇初级中学。
  注释:
  [1]杜莹溪.文本拓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硕士论文
  [2]本文所提到的《小石潭记》为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6课。
  [3]本文所提到的《与朱元思书》为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课。
  [4]本文所提到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课。
  [5]本文所提到的《水调歌头》为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课。

  • 【发布时间】2021/5/13 9:16:14
  • 【点击频次】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