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 ;
【正文】 近年来,学校、教师以及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深切认识到美术教育在综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德育水平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德育教学在美术课程中的渗透与融合。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体会艺术创造的魅力,提升道德素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美术课的各个优势,从多种途径渗透德育。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注重启发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小学美术教学应把握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在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注重启发教学,关注教学活动进展,并选择合理的时机融入德育教育。比如,教师可以“生态保护”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点,通过PPT展示与照片欣赏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诸如公园里随地可见的生活垃圾,大象被猎杀的瞬间,大面积只看到树根的森林,深受旱灾危害的干裂的田地等让学生深切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大象可不可怜啊?”“我们在公园里该不该扔垃圾?”“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启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并在教师合理科学的引导下,树立环保意识与责任意识,实现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教学目标。
二、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德育的自然渗透
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在整个工艺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的比例,有剪纸、镂印、年画、竹雕、泥塑、编织等。在教学时,让学生明白他们是具有的感情,树立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和生产中也能创造出美,创造出自己的艺术。贺卡制作教学,也可以让同学明白:这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能凝聚了人们之间美好的情感,表达诚挚的祝愿,而且也教育了同学们珍惜彼此和睦友善的同学,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在工艺美术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培养其绿色环保的观念,像立体、装饰画的设计等,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废品来创造出美的作品,不仅让同学感受到变废为宝的神奇也让其明白这也是美化绿化环境的一个表现,从而培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在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小学生往往拥有较强的想象力,喜欢无拘无束地自由创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作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挥、自由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欲望,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心境进行美术创作,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创作的兴趣。
四、在手工制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手工制作,根据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形象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利用一定的材料,使用合适的加工手段,创造出美的作品,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如在石头上绘画过程中,启发学生利用平淡无奇的石头,以其不同的色彩、纹理绘画上有趣的的画面。在孩子们的动手粘接、组合、描绘后做出一个个憨态各异的动物、人物形象;一块块小小的石头经过孩子们精心地构思设计,创造出了一件件各不相同的工艺品。通过手工制作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废物利用,制作科学玩具,启发学生发现和利用大自然的美去创造生活的美,培养了学生认真、踏实的操作性情和习惯。从素质教育要求看,手工制作课更应利用其艺术性、审美性、形象性等特点,通过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给学生以思想品德的渗透和情感的陶冶,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在美术鉴赏课中渗透德育教学
美术鉴赏是美术课程的“前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多样美术作品的感染下发挥想象的翅膀,构建自身独有的内心世界,感悟世界的丰富多彩。中国文明与中国文化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资源,比如雕刻、泥塑面塑、版画、脸谱等艺术形式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象征着中国千年文明的演变与发展,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美术鉴赏课,将这些丰富的美术资源带入课堂教学,以“中国古代文明鉴赏”为主题,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的历史文明,精神文化,发掘创作素材,搜集创作灵感,并通过自己的画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无限崇拜,对传承中国精粹艺术形式的坚定决心,实现在整个美术创作过程中学生高尚积极道德素质的培养,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六、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那么教师就要对考核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要不断地完善评价体制。例如,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每个小组为单位,由小组的全体成员共同创作主题画作。在美术作品创作成功以后,教师在对学生的艺术美术作品进行评比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各小组的互评,再由各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教师也要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其他小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对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公平公正、谦虚客观的良好道德品质,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
总之,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课程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的魅力,提升其鉴赏能力、创作能力以及美术审美,促进其综合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启发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小学美术教学应把握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在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注重启发教学,关注教学活动进展,并选择合理的时机融入德育教育。比如,教师可以“生态保护”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点,通过PPT展示与照片欣赏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诸如公园里随地可见的生活垃圾,大象被猎杀的瞬间,大面积只看到树根的森林,深受旱灾危害的干裂的田地等让学生深切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大象可不可怜啊?”“我们在公园里该不该扔垃圾?”“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启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并在教师合理科学的引导下,树立环保意识与责任意识,实现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教学目标。
二、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德育的自然渗透
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在整个工艺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的比例,有剪纸、镂印、年画、竹雕、泥塑、编织等。在教学时,让学生明白他们是具有的感情,树立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和生产中也能创造出美,创造出自己的艺术。贺卡制作教学,也可以让同学明白:这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能凝聚了人们之间美好的情感,表达诚挚的祝愿,而且也教育了同学们珍惜彼此和睦友善的同学,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在工艺美术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培养其绿色环保的观念,像立体、装饰画的设计等,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废品来创造出美的作品,不仅让同学感受到变废为宝的神奇也让其明白这也是美化绿化环境的一个表现,从而培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在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小学生往往拥有较强的想象力,喜欢无拘无束地自由创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作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挥、自由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欲望,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心境进行美术创作,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创作的兴趣。
四、在手工制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手工制作,根据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形象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利用一定的材料,使用合适的加工手段,创造出美的作品,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如在石头上绘画过程中,启发学生利用平淡无奇的石头,以其不同的色彩、纹理绘画上有趣的的画面。在孩子们的动手粘接、组合、描绘后做出一个个憨态各异的动物、人物形象;一块块小小的石头经过孩子们精心地构思设计,创造出了一件件各不相同的工艺品。通过手工制作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废物利用,制作科学玩具,启发学生发现和利用大自然的美去创造生活的美,培养了学生认真、踏实的操作性情和习惯。从素质教育要求看,手工制作课更应利用其艺术性、审美性、形象性等特点,通过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给学生以思想品德的渗透和情感的陶冶,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在美术鉴赏课中渗透德育教学
美术鉴赏是美术课程的“前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多样美术作品的感染下发挥想象的翅膀,构建自身独有的内心世界,感悟世界的丰富多彩。中国文明与中国文化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资源,比如雕刻、泥塑面塑、版画、脸谱等艺术形式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象征着中国千年文明的演变与发展,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美术鉴赏课,将这些丰富的美术资源带入课堂教学,以“中国古代文明鉴赏”为主题,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的历史文明,精神文化,发掘创作素材,搜集创作灵感,并通过自己的画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无限崇拜,对传承中国精粹艺术形式的坚定决心,实现在整个美术创作过程中学生高尚积极道德素质的培养,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六、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那么教师就要对考核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要不断地完善评价体制。例如,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每个小组为单位,由小组的全体成员共同创作主题画作。在美术作品创作成功以后,教师在对学生的艺术美术作品进行评比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各小组的互评,再由各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教师也要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其他小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对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公平公正、谦虚客观的良好道德品质,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
总之,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课程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的魅力,提升其鉴赏能力、创作能力以及美术审美,促进其综合水平的提高。
- 【发布时间】2021/5/13 12:20:21
- 【点击频次】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