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作者】 张久慧

【机构】 吉林省通化集安市第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生物学科义务教育的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直以来,教师们都非常重视知识目标的实现,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往往被忽视。实际上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头脑中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被我们遗忘,但是稳定的态度和个性的价值观念,却会影响我们的终生,很难改变。有句谚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只有重视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生物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极其丰富,有显性的亦有隐性的素材与资源,教师应该挖掘不同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情感素材,巧设学习情境,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基础上实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有效开展合作式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活动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科学探究与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正确地把握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确定课堂教学的方向,切实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合作式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并学会尊重不同意见,谦虚礼貌待人。还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取长补短。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探究活动紧张有序,活而不乱。在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功和乐趣。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各种学生活动,如观察、调查、收集并分析资料、实验等,通过这些学生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显性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直接反映了生物科学发展的历程。许多科学家作出伟大的贡献,通常这类情感素材以含情的语言文字材料或直观的图片、图表等形象材料或者以具体的人和事为情感载体,具有教育导向作用。例如:在《激素调节》教学过程中,我特别设计了“介绍‘结晶牛胰岛素’的诞生”这一环节:196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在所长王应睐的组织领导下,终于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轰动了当时的国际学术界,为祖国赢得巨大荣誉。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中,介绍袁隆平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培育成南优2号等杂交水稻,使我国水稻亩产比一般优良品种增产50公斤以上,引起世界各国的注目,被称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2002年,由美、英、中等6国参加的“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启动,中国承担其中百分之十的任务;2007年,中国科学家又完成了全球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测序,绘制了第一张黄种人的基因组图……如果将其有效的融入教学中,会使学生油然意识到,我们的民族是智慧的,中国是强大的,人民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将随之得以升华。
  3.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情感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在生物学科中,更多的教学内容是不带明显的情感色彩的,但在反映客观的科学事实过程中往往仍然会隐含着某些“隐性情感”,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隐藏于内容背后的情感因素,细心体悟和感觉,恰当引导,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开花和结果》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习“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几部分内容之后,我设计了让学生思考的环节:花、果实、种子这样的结构对自身有什么意义?对整个绿色开花植物有什么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感悟,使他们自己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花护花的好习惯。
  4.关注社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生活现状,创设多种活动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生物教学中的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生物、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如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让学生们欣赏,旁白歌词:一个女孩大学毕业后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养鹤,为了保护丹顶鹤而牺牲在河中,她将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一生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养鹤事业。同学们听完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瞬时沉默下来,片刻,我顺势点拨学生:为了救一只鸟而失去宝贵的生命,同学们认为值得吗?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辩论中引导学生认识到:鸟儿也是一个生命,每个生物都有生命权,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热爱大自然中的每个生物。没有生硬说教,没有牵强附会,孩子们学会理解到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的不易,从而懂得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美好的共同家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如《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节课,我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课前我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有几个小组还把收集到的图文资料做成了幻灯片,展示活动紧凑而有序,生生和师生的交流充分而热烈,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学生们达成共识:要保护花草树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保护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遗产,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任。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了学生关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生物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能直接影响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生物学科科学教育的目标。它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为此,生物教师应合理利用显性素材,挖掘隐性素材,设置教学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去影响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陶冶高尚的情操,并为他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打下基础。
  • 【发布时间】2021/5/13 12:33:43
  • 【点击频次】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