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数学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数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好数学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成绩,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教师必须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用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创设情境教育是指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更直观的角度观察和学习数学,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应用题的增多,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难度,由于数学学习难度太大,为了防止学生失去动力,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首先要明确创设情境的重要作用、创设问题的注意事项和有效的应用方法。
一、充分结合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学习中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景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教材完整地结合起来,创设情景,而不是脱离教材,否则就不能真正浪费情境教学的实际作用,这是宝贵的教学时间,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前对教材进行彻底地筛选,创设具有特定知识点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兴趣的适当情境;激发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另外,知识的前后点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用情景来进行数学教学,通过情景连接前后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以小学数学教材“小数的乘除法”为例。在讲解这堂课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兴趣提高,通过这种办法增强这部分教学的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很喜欢放风筝,老师可以创造一个买风筝的场景,把风筝和这部分的教学联系起来。老师首先让学生观看不同的风筝图片,并在相应的风筝图片上标记价格,如15.5元的蝴蝶形风筝和17.5元的蜻蜓形风筝。如果我们总共有85元钱,问学生能买多少蝴蝶形状的风筝或蜻蜓形状的风筝。这样,小数的乘除法就和生活很好的联系起来了。学生也通过买风筝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场景快速得到结果,掌握小数的乘除法。
二、注意生活和现实的有效结合
为了继续发挥情境教育的作用,除了与教材挂钩外,还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不熟悉程度,缩小小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提升教学的效果。例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第六单元二级的“圆”,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他们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地发挥通过现实生活学习“圆”的概念。
比如,一所学校要建一个中间有草坪的圆形花坛,学校要买多少草坪才能完成花坛的建设?这里所要求的草坪面积是指圆形,考虑到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πR2。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计算圆形的面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圆形的花坛,然后展示花坛的直径或周长。让学生通过一致的条件先求出计算面积的数据,在进行花坛面积的计算。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来塑造自己的问题,例如,教师根据刚才花坛的问题进行延伸,比如想在花坛的外圈再铺一圈草坪,现在已知花坛的直径和整个大圈的周长,让学生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进行解答,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对这种情景的属性度来有一个思维建模,从而更好地进行解题。
三、提升情景的趣味性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创造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感兴趣,增加情景的趣味性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相当重要的事情,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拉近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学习,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充分捕捉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境的相关性。要求教师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学生兴趣和学习能力的特殊性,并创设适当的情境,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其次,要用更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情景准备中注意问题的关联性和开放性,根据教材提出相关问题,当然,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问题研究方式。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建议和鼓励,以维护学生的信任。如果学生们得到了一些进步,教师就可以逐步提高创设情境的难度,以促进小学生数学技能的不断提高。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掌握相关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今后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认真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比如,小明不小心打碎了学校的公告玻璃,但学校正在组织体育活动,需要使用公告窗口进行赛事公布,假设玻璃的原始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5m和0.7m是的。所以呢小明应该选择多大面积的玻璃来固定海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玻璃的长度和宽度,思考如何帮助小明选择符合原规格的玻璃。在计算过程中,由于第一次接触小数的乘法,可能有些学生不能很快地给出这道题的答案,这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以前学习的整数乘法,让学生反思十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区别,让学生很快就找到运算思路,给出了正确的结果,熟悉了小数乘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生活情境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让他们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养成在生活中关注数学的习惯,为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胜.分析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27):135.
[2]刘明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几点思路[J].速读(中旬),2018(09):234.
[3]罗桂萍.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7):142.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创设情境教育是指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更直观的角度观察和学习数学,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应用题的增多,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难度,由于数学学习难度太大,为了防止学生失去动力,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首先要明确创设情境的重要作用、创设问题的注意事项和有效的应用方法。
一、充分结合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学习中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景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教材完整地结合起来,创设情景,而不是脱离教材,否则就不能真正浪费情境教学的实际作用,这是宝贵的教学时间,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前对教材进行彻底地筛选,创设具有特定知识点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兴趣的适当情境;激发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另外,知识的前后点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用情景来进行数学教学,通过情景连接前后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以小学数学教材“小数的乘除法”为例。在讲解这堂课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兴趣提高,通过这种办法增强这部分教学的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很喜欢放风筝,老师可以创造一个买风筝的场景,把风筝和这部分的教学联系起来。老师首先让学生观看不同的风筝图片,并在相应的风筝图片上标记价格,如15.5元的蝴蝶形风筝和17.5元的蜻蜓形风筝。如果我们总共有85元钱,问学生能买多少蝴蝶形状的风筝或蜻蜓形状的风筝。这样,小数的乘除法就和生活很好的联系起来了。学生也通过买风筝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场景快速得到结果,掌握小数的乘除法。
二、注意生活和现实的有效结合
为了继续发挥情境教育的作用,除了与教材挂钩外,还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不熟悉程度,缩小小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提升教学的效果。例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第六单元二级的“圆”,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他们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地发挥通过现实生活学习“圆”的概念。
比如,一所学校要建一个中间有草坪的圆形花坛,学校要买多少草坪才能完成花坛的建设?这里所要求的草坪面积是指圆形,考虑到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πR2。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计算圆形的面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圆形的花坛,然后展示花坛的直径或周长。让学生通过一致的条件先求出计算面积的数据,在进行花坛面积的计算。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来塑造自己的问题,例如,教师根据刚才花坛的问题进行延伸,比如想在花坛的外圈再铺一圈草坪,现在已知花坛的直径和整个大圈的周长,让学生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进行解答,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对这种情景的属性度来有一个思维建模,从而更好地进行解题。
三、提升情景的趣味性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创造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感兴趣,增加情景的趣味性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相当重要的事情,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拉近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学习,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充分捕捉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境的相关性。要求教师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学生兴趣和学习能力的特殊性,并创设适当的情境,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其次,要用更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情景准备中注意问题的关联性和开放性,根据教材提出相关问题,当然,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问题研究方式。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建议和鼓励,以维护学生的信任。如果学生们得到了一些进步,教师就可以逐步提高创设情境的难度,以促进小学生数学技能的不断提高。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掌握相关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今后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认真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比如,小明不小心打碎了学校的公告玻璃,但学校正在组织体育活动,需要使用公告窗口进行赛事公布,假设玻璃的原始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5m和0.7m是的。所以呢小明应该选择多大面积的玻璃来固定海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玻璃的长度和宽度,思考如何帮助小明选择符合原规格的玻璃。在计算过程中,由于第一次接触小数的乘法,可能有些学生不能很快地给出这道题的答案,这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以前学习的整数乘法,让学生反思十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区别,让学生很快就找到运算思路,给出了正确的结果,熟悉了小数乘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生活情境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让他们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养成在生活中关注数学的习惯,为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胜.分析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27):135.
[2]刘明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几点思路[J].速读(中旬),2018(09):234.
[3]罗桂萍.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7):142.
- 【发布时间】2021/6/15 20:38:49
- 【点击频次】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