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所思、所悟、所感
【关键词】 ;
【正文】 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收获很多,有很多体会,特别是对数学课堂教学,虽说教无定法,但也有章可循;同时立德树人,扬君子风范,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准则。以下就是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出的一些体会,与同仁分享。
一、读懂学生,走“进”学生
二年级统计教学练习有这样的一道题:周末某游泳馆本周来游泳的人数统计如下:周六上午32人、下午65人;周日上午83人、下午98人……根据数据预测,如果你想周末去游泳,你认为什么时候去合适?为什么?读完题目我想这题答案无非是周六上午去好,因为人少。我们一般的思维就是人相对少一些比较清静、卫生一些。可还没批改几位学生的作业就有新奇感,就有学生这样回答:我会星期天下午去,因为那时人最多,比较热闹!对孩子来说这是多好的主意啊。果然继续批改的过程中不断出现这样的答案。现今我们的教育多数处于解惑的层次,因而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些基本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和学生和谐相处?面对孩子,教学过程中你尊重了他们的思维习惯了吗?
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尊重学生是追根溯源的根本。如何赢得学生的信任,只有尊重学生,做到心与心的沟通,教育教学才会通畅无阻。死板教条冰冷的标准答案把学生框死,教育教学也就失去了温度,失去对学生的理解,同时你也就失去了学生的信任。
学生有理想,有情感,有个性。在教育导行时应该随时随地地激励、宽容、提醒学生们。把学生装在心里,走进学生心里,就能使所孩子快乐而阳光,就能无限激发孩子潜能。孩子是大人的一本书,永远读不完。
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融洽相处
有这样的一个实例:朱和林是班上学习比较认真、成绩优秀的两个学生,朱是前任数学课代表,而林是现任课代表。而班上很多学生认为我对前任课代表的喜爱程度要大于现任(我不知道学生是凭什么判断的,但课代表在一定程度上的轮换也是我的原则)。一次作业互批中,林恰好批阅朱的作业,批阅讲评结束正好下课,正欲离开教室,就有同学告诉我:朱哭了!我快步来到梨花带雨的朱面前,她委屈的告诉我,林一直跟她过不去,今天明明自己全对的作业林只给了她98分。一道应用题被扣了两分,并且答句上的答案“137.5万”被画上了圈,我有点疑惑了,答案没错啊!?我仔细又读了读这道题:某旅游区去年接待的游客人数约为125万人次,今年接待游客数比去年增10℅,这个旅游区今年接待游客约多少人次?125×(1+10℅)=137.5(万人)答:这个旅游区今年接待游客约137.5万人次。我又看了一遍题目和计算结果,确定朱的答案是正确的,随即叫来林,批评了他一句:怎么这么不注意,朱的答案明明是对的嘛,干吗扣两分。当着他的面我给朱加上了两分。解决完小小的纠纷,夹好教本,刚走出教室,林就追上来,并且柔中带刚的“请教”我:“老师,我请教您一个问题,如果今天这道题不是朱出了毛病而是别人错了,您还会偏袒他吗?”我一愣,心想:高手,明明想质问我,还这么有礼貌。可惜啊,孩子就是孩子啊,通红的小脸已经出卖了你内心的愤怒和不安!我简单的整理了一下思绪,马上回击了很有礼貌的一个反问句:“朱的解题明明是正确的啊,请问,我把你的一个错误纠正过来能叫偏袒吗?”他的脸好像更红了一些,但仍不失礼貌的与我交涉:“老师,您还记得练习册上的一道应用题吗,答案计算出来好像是19000人,而问题问的是多少万人,您在讲解这道题时特意强调别忘记化单位,要把19000人化作1.9万人,而我们今天计算的答案是137.5万人,而问题问的是多少人,所以应该把137.5万人化作1375000人。”挺细心的“家伙”,我耐心给他解释:“这两题有区别,前者强调用‘万人’作单位,必须把多少‘人’化作多少‘万人’,而今天的‘137.5万’就可以看做是一个数,137.5万人的单位仍然可以看着是‘人’,所以可以不化单位了。”第二天在课堂上我特意把这两题联系在一起,作了简单的说明。
一次小小的质问,我算是圆满的解决了。但接下来的两天我的内心却总也不能平静下来,特别是林同学说的两个词语“偏袒”和“出错”总在我脑海盘旋,挥之不去。我的心久久的被拷问着:我是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准则。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初我就告诫自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间的差异不可避免,正因为如此,教师对每个学生必须一视同仁,用公正的心态平等地对待自己的教育对象。可能你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会让学生难过半天;你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学生丧失信任;可能你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会让学生失去勇气……我们的一言一行,全都刻画在孩子心上,传递给孩子公平公正的正能量信息是我们的责任和准则。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崇高,正是因为它要用高尚的师德和知识的乳汁去哺育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严于律己,做称职的老师,对每一个学生付出平等的师爱,传递给学生你的理解、信任和鼓励,那么老师收获的必然是全体学生的尊敬、信赖和爱戴。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收获的不光是成绩,更是教书育人路上的许多动力。
三、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每节课前课件的精心准备也是我的必修课,科技元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能给课堂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特别是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有趣的动画效果能极大丰富孩子们的视觉冲击,全身心投入到课堂,能极大提升学生效率。特别是“几何”知识的教学,直观的图解演示效率极高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其次实物教具学具也有自身的优势,学生参与度更广,把自己准备的学具拿到课堂事件也是孩子们非常开心的事,能让孩子们更加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再次,提供教学内容合理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参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还有就是游戏的导入,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活动中来。比如四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轴对称》,我撕纸游戏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将白纸对折,任意撕下一部分,剩余部分展开的形状都是轴对称图形。孩子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很容易在纸上找到对称轴及对称点等知识。一堂新课就在孩子们的玩玩闹闹中结束,同时对知识点的把握也特点到位,课堂学习效率极高。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作为参与者、合作者身份与孩子共同实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没有负担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注意精讲精练,尽可能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还特别注意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尽自己所能,学到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
把课标要求落到实处,融会贯通,使数学课堂更有效率和趣味,使学生负担更轻,让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希望自己能和学生共同进步,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一、读懂学生,走“进”学生
二年级统计教学练习有这样的一道题:周末某游泳馆本周来游泳的人数统计如下:周六上午32人、下午65人;周日上午83人、下午98人……根据数据预测,如果你想周末去游泳,你认为什么时候去合适?为什么?读完题目我想这题答案无非是周六上午去好,因为人少。我们一般的思维就是人相对少一些比较清静、卫生一些。可还没批改几位学生的作业就有新奇感,就有学生这样回答:我会星期天下午去,因为那时人最多,比较热闹!对孩子来说这是多好的主意啊。果然继续批改的过程中不断出现这样的答案。现今我们的教育多数处于解惑的层次,因而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些基本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和学生和谐相处?面对孩子,教学过程中你尊重了他们的思维习惯了吗?
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尊重学生是追根溯源的根本。如何赢得学生的信任,只有尊重学生,做到心与心的沟通,教育教学才会通畅无阻。死板教条冰冷的标准答案把学生框死,教育教学也就失去了温度,失去对学生的理解,同时你也就失去了学生的信任。
学生有理想,有情感,有个性。在教育导行时应该随时随地地激励、宽容、提醒学生们。把学生装在心里,走进学生心里,就能使所孩子快乐而阳光,就能无限激发孩子潜能。孩子是大人的一本书,永远读不完。
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融洽相处
有这样的一个实例:朱和林是班上学习比较认真、成绩优秀的两个学生,朱是前任数学课代表,而林是现任课代表。而班上很多学生认为我对前任课代表的喜爱程度要大于现任(我不知道学生是凭什么判断的,但课代表在一定程度上的轮换也是我的原则)。一次作业互批中,林恰好批阅朱的作业,批阅讲评结束正好下课,正欲离开教室,就有同学告诉我:朱哭了!我快步来到梨花带雨的朱面前,她委屈的告诉我,林一直跟她过不去,今天明明自己全对的作业林只给了她98分。一道应用题被扣了两分,并且答句上的答案“137.5万”被画上了圈,我有点疑惑了,答案没错啊!?我仔细又读了读这道题:某旅游区去年接待的游客人数约为125万人次,今年接待游客数比去年增10℅,这个旅游区今年接待游客约多少人次?125×(1+10℅)=137.5(万人)答:这个旅游区今年接待游客约137.5万人次。我又看了一遍题目和计算结果,确定朱的答案是正确的,随即叫来林,批评了他一句:怎么这么不注意,朱的答案明明是对的嘛,干吗扣两分。当着他的面我给朱加上了两分。解决完小小的纠纷,夹好教本,刚走出教室,林就追上来,并且柔中带刚的“请教”我:“老师,我请教您一个问题,如果今天这道题不是朱出了毛病而是别人错了,您还会偏袒他吗?”我一愣,心想:高手,明明想质问我,还这么有礼貌。可惜啊,孩子就是孩子啊,通红的小脸已经出卖了你内心的愤怒和不安!我简单的整理了一下思绪,马上回击了很有礼貌的一个反问句:“朱的解题明明是正确的啊,请问,我把你的一个错误纠正过来能叫偏袒吗?”他的脸好像更红了一些,但仍不失礼貌的与我交涉:“老师,您还记得练习册上的一道应用题吗,答案计算出来好像是19000人,而问题问的是多少万人,您在讲解这道题时特意强调别忘记化单位,要把19000人化作1.9万人,而我们今天计算的答案是137.5万人,而问题问的是多少人,所以应该把137.5万人化作1375000人。”挺细心的“家伙”,我耐心给他解释:“这两题有区别,前者强调用‘万人’作单位,必须把多少‘人’化作多少‘万人’,而今天的‘137.5万’就可以看做是一个数,137.5万人的单位仍然可以看着是‘人’,所以可以不化单位了。”第二天在课堂上我特意把这两题联系在一起,作了简单的说明。
一次小小的质问,我算是圆满的解决了。但接下来的两天我的内心却总也不能平静下来,特别是林同学说的两个词语“偏袒”和“出错”总在我脑海盘旋,挥之不去。我的心久久的被拷问着:我是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准则。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初我就告诫自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间的差异不可避免,正因为如此,教师对每个学生必须一视同仁,用公正的心态平等地对待自己的教育对象。可能你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会让学生难过半天;你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学生丧失信任;可能你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会让学生失去勇气……我们的一言一行,全都刻画在孩子心上,传递给孩子公平公正的正能量信息是我们的责任和准则。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崇高,正是因为它要用高尚的师德和知识的乳汁去哺育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严于律己,做称职的老师,对每一个学生付出平等的师爱,传递给学生你的理解、信任和鼓励,那么老师收获的必然是全体学生的尊敬、信赖和爱戴。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收获的不光是成绩,更是教书育人路上的许多动力。
三、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每节课前课件的精心准备也是我的必修课,科技元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能给课堂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特别是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有趣的动画效果能极大丰富孩子们的视觉冲击,全身心投入到课堂,能极大提升学生效率。特别是“几何”知识的教学,直观的图解演示效率极高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其次实物教具学具也有自身的优势,学生参与度更广,把自己准备的学具拿到课堂事件也是孩子们非常开心的事,能让孩子们更加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再次,提供教学内容合理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参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还有就是游戏的导入,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活动中来。比如四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轴对称》,我撕纸游戏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将白纸对折,任意撕下一部分,剩余部分展开的形状都是轴对称图形。孩子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很容易在纸上找到对称轴及对称点等知识。一堂新课就在孩子们的玩玩闹闹中结束,同时对知识点的把握也特点到位,课堂学习效率极高。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作为参与者、合作者身份与孩子共同实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没有负担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注意精讲精练,尽可能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还特别注意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尽自己所能,学到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
把课标要求落到实处,融会贯通,使数学课堂更有效率和趣味,使学生负担更轻,让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希望自己能和学生共同进步,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 【发布时间】2021/6/15 20:41:37
- 【点击频次】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