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数学资源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 ;
【正文】 新的《课程标准》对德育教育有明确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还应担负起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任务,是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利用数学资源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关于德育教育的资源
1、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可在教学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数学第一册几个与第几个时,我先让学生看情境图,观察小朋有在干什么?学生说:“排着队买冰淇淋。”接下去我再让他们看情境图,问:“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齐声回答说:“小胖插到了队伍中间。”借此机会,我就问学生:“小胖这样做好不好。”学生都说不好。我接去又问:“为什么说他不好。”有的学生说:“这是一种不守纪律的表现。”有的说:“这是自私的表现。”还有的说:“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短短的几句话,让学生懂得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自觉遵守纪律。得到了很好教育效果。如在教学《6、7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大扫除的情境,让学生在数数的同时展开对图上小朋友的讨论,使其深受爱劳动、爱清洁的教育。又如在教学《8、9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教育图片,让学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都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我们平时又应该怎样做?使学生领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再如《11到20各数的认识》一课就是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教育的极好情境。如第四册“认识角”的教学,教师可以创设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找角、动手做角等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角,又感受到角的美,还无形中渗透爱生活、爱公物等的教育,可谓一举多得。又如《统计》的活动中,我们这样创设了导入情境:“大象过生日,好多小动物都给他庆祝生日,还带去了鲜花作为礼物。你们看小动物它们的感情真好啊!你能想个好办法让别人看清楚来了什么小动物吗?”我还适时的插入团结友爱的教育,“过生日”这是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的参与兴趣很高,适时的德育教育也会有良好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在数学教材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容,是可以在数学书中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2、用数学史料充实德育材料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结合珠算教学,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它不仅具有计算功能,而且在启迪思维,开发右脑,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即使在当今计算机时代,它还占有一席之地。在数学发展史上,中国对数学科学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对圆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大约2000多年前,在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直到1200年后,西方人才找到了类似的方法。大约1500年前,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大约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还用22/7和355/133两个分数表示圆周率,22/7(约等于3.14)称为约率,355/133(约等于3.1415929)称为密率。他求得密率的时间,至少要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的数值早1000年。我国古代早就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早在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李冶(1192-127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系统地应用并发展了“天元术”。14世纪初,我国数学家朱世杰又创立了“四元术”,这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一次飞跃;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这些材料分散见于数学课程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要通过丰富的数学史料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数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一代有责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光荣传统。此外,还有一些国外的数学家,为了世界数学发展所付出的代价。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激起学生不断探究,努力向前的学习动力。
二、借助教材编排中的典型例题、习题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有些例题和习题,带有明显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它往往涉及到祖国的横观政策(如利息类题)、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人文景观等等多个领域,教学中我会适时借用这些例题或习题对学生加以爱国主义教育。
二、结合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这些拓展性内容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学习圆周率这一内容时,就结合教材中拓展性材料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引导学生走近祖冲之,走进我国辉煌的古代文明,从而激发起学生无比自豪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利用教材编排的相关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授圆时就可以把集体主义渗透到这个知识点中。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可以启迪学生:你们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班集体就像一个圆,集体形象和荣誉与你们的努力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循集体纪律,就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百分数、统计、面积认识、位置等等的教学中,适时渗透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为祖国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快速的发展,日益的繁荣而感到欣慰和骄傲。总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灵活使用方法,只要数学教师能够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通过教材采取有机渗透,使德育因素有机结合在学科内容的教学之中,这样便达到德育、智育“双丰收”的教育目的。
一、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关于德育教育的资源
1、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可在教学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数学第一册几个与第几个时,我先让学生看情境图,观察小朋有在干什么?学生说:“排着队买冰淇淋。”接下去我再让他们看情境图,问:“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齐声回答说:“小胖插到了队伍中间。”借此机会,我就问学生:“小胖这样做好不好。”学生都说不好。我接去又问:“为什么说他不好。”有的学生说:“这是一种不守纪律的表现。”有的说:“这是自私的表现。”还有的说:“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短短的几句话,让学生懂得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自觉遵守纪律。得到了很好教育效果。如在教学《6、7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大扫除的情境,让学生在数数的同时展开对图上小朋友的讨论,使其深受爱劳动、爱清洁的教育。又如在教学《8、9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教育图片,让学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都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我们平时又应该怎样做?使学生领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再如《11到20各数的认识》一课就是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教育的极好情境。如第四册“认识角”的教学,教师可以创设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找角、动手做角等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角,又感受到角的美,还无形中渗透爱生活、爱公物等的教育,可谓一举多得。又如《统计》的活动中,我们这样创设了导入情境:“大象过生日,好多小动物都给他庆祝生日,还带去了鲜花作为礼物。你们看小动物它们的感情真好啊!你能想个好办法让别人看清楚来了什么小动物吗?”我还适时的插入团结友爱的教育,“过生日”这是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的参与兴趣很高,适时的德育教育也会有良好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在数学教材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容,是可以在数学书中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2、用数学史料充实德育材料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结合珠算教学,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它不仅具有计算功能,而且在启迪思维,开发右脑,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即使在当今计算机时代,它还占有一席之地。在数学发展史上,中国对数学科学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对圆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大约2000多年前,在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直到1200年后,西方人才找到了类似的方法。大约1500年前,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大约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还用22/7和355/133两个分数表示圆周率,22/7(约等于3.14)称为约率,355/133(约等于3.1415929)称为密率。他求得密率的时间,至少要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的数值早1000年。我国古代早就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早在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李冶(1192-127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系统地应用并发展了“天元术”。14世纪初,我国数学家朱世杰又创立了“四元术”,这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一次飞跃;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这些材料分散见于数学课程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要通过丰富的数学史料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数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一代有责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光荣传统。此外,还有一些国外的数学家,为了世界数学发展所付出的代价。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激起学生不断探究,努力向前的学习动力。
二、借助教材编排中的典型例题、习题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有些例题和习题,带有明显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它往往涉及到祖国的横观政策(如利息类题)、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人文景观等等多个领域,教学中我会适时借用这些例题或习题对学生加以爱国主义教育。
二、结合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这些拓展性内容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学习圆周率这一内容时,就结合教材中拓展性材料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引导学生走近祖冲之,走进我国辉煌的古代文明,从而激发起学生无比自豪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利用教材编排的相关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授圆时就可以把集体主义渗透到这个知识点中。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可以启迪学生:你们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班集体就像一个圆,集体形象和荣誉与你们的努力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循集体纪律,就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百分数、统计、面积认识、位置等等的教学中,适时渗透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为祖国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快速的发展,日益的繁荣而感到欣慰和骄傲。总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灵活使用方法,只要数学教师能够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通过教材采取有机渗透,使德育因素有机结合在学科内容的教学之中,这样便达到德育、智育“双丰收”的教育目的。
- 【发布时间】2021/7/3 9:51:47
- 【点击频次】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