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有人说,如果把整个学习过程看作单位1,那么预习应该占90%,可见预习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预习的阶段虽不能理解透彻,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有动脑筋的过程。让学生不断的思考,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抓好语文预习这一环节,对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促进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预习习惯;培养
“先学后讲”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是在学生知识建构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没有人辅导他们的学习,学习习惯很差,课前预习习惯就更谈不上了。对于这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大的难度。在这里,我以中年级学生为例和大家交流,我们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的。
一、激趣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强大的驱动作用,可以把无效变有效、变低效为高效,怎样才能使学生能自愿地投入预习之中并且乐在其中呢?这就得激发学生对语文预习的兴趣,使得更加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情感,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去认真预习下一堂所要学习的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孩子兴趣的话题、语文习题,让他们多形式的去感受自己不仅仅是在预习课文,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语文能力。这些都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引导,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必要时可以推学生一把,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好奇心以及使学生参与到游戏之中,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动力去学习。
二、教师坚持做好课前抽查
有些书面预习作业,教师要收一些查看,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准确把握学生预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很透彻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对于学生预习中存在较大疑惑或错误的地方,可以作为教学的重难点来处理。这样,课堂教学针对性更强,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提高。
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的指导
如在教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时可以提问:⑴你认识它们吗?试一试,看谁读得准;⑵你会记住它们吗?你是怎样记住的?告诉大家,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⑶你理解了它们在课文中的含义吗?告诉大家。另外,还要加强理清课文层次、归纳课文内容、理解表达方法,学习写作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品词品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外预习中去,逐步形成自学技能。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笔者采用分组讨论交流的形式组织教学,设计了三个问题:⑴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吗?⑵你读懂了哪些问题?⑶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有疑问吗?在学生的回答交流中,有个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要说“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说:“可能父亲年纪较大,身体不太好,加上那天的天气不大好,所以难得。”有的学生说:“可能父亲比较忙,平时都不大参加这种小型的家庭聚会,今天居然来了,所以作者觉得很难得。”“前面的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既然父亲可能身体差、工作忙也要来参加收获节,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后面的文中得知,父亲是想借这次过收获节,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看来,父亲很爱我们,很在乎对我们的教育。”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深刻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质疑的成功。
四、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我们常说:“要把学生看作是一根等待我们去点燃的蜡烛,而不是一只任凭我们去填充的空桶。”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在预习时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在阅读中,肯定有碰到疑问,可以采取这样地做法:一有问题就用铅笔记在课文的旁边,而下次读时有的是能解决的,就擦掉,而同时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再记录,直到自己真的没办法解决为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无形之中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合作能力、辩论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并进而增强语文的总体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而这种最终养成的善问的好习惯,正如叶圣陶所说:“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五、采用多种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能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可见,对于预习作业光做到检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及时评价不仅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对学生预习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我常常采用表扬、鼓励、比赛等多种积极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难一点的预习作业,学生交流汇报后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予以鼓励性的评语来激励学生。学生在老师、自己、学习伙伴的及时、多种激励性的评价下,学习兴趣浓厚,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
总之,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预习,有层次性地设计预习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能让学生的预习轻负担,高质量;能让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预习,真心喜欢预习,踏踏实实预习而不是应付,从而真正达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面很有文章可作,我们应该不断探究,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达到最优化,让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预习习惯;培养
“先学后讲”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是在学生知识建构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没有人辅导他们的学习,学习习惯很差,课前预习习惯就更谈不上了。对于这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大的难度。在这里,我以中年级学生为例和大家交流,我们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的。
一、激趣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强大的驱动作用,可以把无效变有效、变低效为高效,怎样才能使学生能自愿地投入预习之中并且乐在其中呢?这就得激发学生对语文预习的兴趣,使得更加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情感,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去认真预习下一堂所要学习的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孩子兴趣的话题、语文习题,让他们多形式的去感受自己不仅仅是在预习课文,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语文能力。这些都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引导,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必要时可以推学生一把,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好奇心以及使学生参与到游戏之中,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动力去学习。
二、教师坚持做好课前抽查
有些书面预习作业,教师要收一些查看,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准确把握学生预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很透彻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对于学生预习中存在较大疑惑或错误的地方,可以作为教学的重难点来处理。这样,课堂教学针对性更强,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提高。
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的指导
如在教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时可以提问:⑴你认识它们吗?试一试,看谁读得准;⑵你会记住它们吗?你是怎样记住的?告诉大家,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⑶你理解了它们在课文中的含义吗?告诉大家。另外,还要加强理清课文层次、归纳课文内容、理解表达方法,学习写作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品词品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外预习中去,逐步形成自学技能。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笔者采用分组讨论交流的形式组织教学,设计了三个问题:⑴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吗?⑵你读懂了哪些问题?⑶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有疑问吗?在学生的回答交流中,有个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要说“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说:“可能父亲年纪较大,身体不太好,加上那天的天气不大好,所以难得。”有的学生说:“可能父亲比较忙,平时都不大参加这种小型的家庭聚会,今天居然来了,所以作者觉得很难得。”“前面的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既然父亲可能身体差、工作忙也要来参加收获节,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后面的文中得知,父亲是想借这次过收获节,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看来,父亲很爱我们,很在乎对我们的教育。”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深刻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质疑的成功。
四、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我们常说:“要把学生看作是一根等待我们去点燃的蜡烛,而不是一只任凭我们去填充的空桶。”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在预习时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在阅读中,肯定有碰到疑问,可以采取这样地做法:一有问题就用铅笔记在课文的旁边,而下次读时有的是能解决的,就擦掉,而同时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再记录,直到自己真的没办法解决为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无形之中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合作能力、辩论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并进而增强语文的总体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而这种最终养成的善问的好习惯,正如叶圣陶所说:“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五、采用多种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能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可见,对于预习作业光做到检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及时评价不仅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对学生预习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我常常采用表扬、鼓励、比赛等多种积极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难一点的预习作业,学生交流汇报后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予以鼓励性的评语来激励学生。学生在老师、自己、学习伙伴的及时、多种激励性的评价下,学习兴趣浓厚,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
总之,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预习,有层次性地设计预习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能让学生的预习轻负担,高质量;能让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预习,真心喜欢预习,踏踏实实预习而不是应付,从而真正达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面很有文章可作,我们应该不断探究,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达到最优化,让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 【发布时间】2021/7/7 16:01:14
- 【点击频次】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