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 邓 荣

【机构】 四川省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培养创新思维应从课堂教学开始,首先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结合多种教学技能。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创新思维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经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有的观念,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
  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我们可以用图形、表格、模型、语言描述、提问等,去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首先需要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作为教师应做到:
  (一)重学生,努力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实行课堂教学结构的开放,进行平等的双向交流。使学生对课堂的创新活动采取积极的态度,产生强烈的参与需求,树立责任心,创造一种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课堂学习气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是颇具深远意义的。基于此,要经常对学生讲“相信你自己!”“不要放弃!”“勇气可嘉!”“你真棒!”等激励性话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比如,在向学生作自我介绍时,我不是像往常一样叙述自己的姓名、学历、兴趣、爱好等,而是问:你想知道我的事吗?得到肯定回答后,再问:你想知道我那些事情呢?你们可以问任何问题?开始是一阵沉默,当学生意识到真的可以向老师发问后,他们的注意力马上转入“问什么问题好呢?”,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立即被激活,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了: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在哪里?你是从哪里毕业的?你喜欢什么运动?等等问题。
  (二)形成兴趣,提供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改进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运用多种直观形象如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简笔画、图片、会话、游戏等教学手段,辅之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启示,以吸引学生,增加兴趣。这样学生所蕴藏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在一般课堂教学中,班级授课制教学有利于教师高效率地向全体学生传播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的相互作用及发展学生独特的思维风格。因此,创造性思维教学应采取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在操作上,有以下两个要点:集体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可以采用学生广泛参与思维活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或全班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等等。小组活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或探究发现,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开展结对子或小组讨论或其他活动,进行交往合作学习。结对子活动能给予学生面对面交谈和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产生信息的交流,并且在双方的交互活动中获得反馈,给与修正。小组活动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投入到活动中去,更能营造一种互动的课堂效果和交互的情感气氛,题材更多样,使学生觉得更自由,有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机会说他们想说的话,也就更有责任感,更能发挥自主性。结对子或小组互动等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教师要尽可能地参与这些活动,从而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间、师生间合作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结对子或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公平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形式多样、组织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素材,吸引学生。多媒体手段的妙用能够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使学生始终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懂得学习,提高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形象生动,图文并茂,感染力强,使学生看到了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学生通过直观视听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倡导合作学习,取长补短。目前,就小组合作学习而言,许多教师还理解不深,甚至有偏差。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其实不然,实际上合作学习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交错学习法、共同学习法、多(下第第46页)(上接第47页)媒体辅助合作学习法、思考―配对―分享法等等。例如在教学《穷人》后我就要求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上了多媒体课,让学生与计算机合作;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就人物形象我让学生开展辩论赛……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也是很多的。合作学习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文本沟通。有一次,我聆听卞淑美在教授《最珍贵的东西》一课时,在课堂上,卞老师让学生思考“你是否同意作者提出的观点。”之后,卞老师给了学生整整八分钟的宁静时间。在这宁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学生思维与文本所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
  三、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小学生由于对世界的了解、对知识的了解不多,他们对于整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对于事物总是喜欢问个为什么,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学生经常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解答,不能局限于一个方面,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的设计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让学生爱上学习,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享受乐趣,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的奥秘,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四、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也在于创新,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境界。
  • 【发布时间】2021/7/7 16:03:35
  • 【点击频次】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