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对一道全国高考试题的评析

 

【作者】 伍永喜

【机构】 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真题
  如图,将光滑长平板的下端置于铁架台水平底座上的挡板P处,上部架在横杆上。横杆的位置可在竖直杆上调节,使得平板与底座之间的夹角θ可变。将小物块由平板与竖直杆交点Q处静止释放,物块沿平板从Q点滑至P点所用的时间t与夹角θ的大小有关。若由30°逐渐增大至60°,物块的下滑时间t将(  )
   A.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二、解析
  这是同类情景细节变化产生结果变化的数值比较题型。在解题中,弄清楚自变量、因变量的前提下,最关键的是抓住“变”与“不变”。本题,不变的是铁架台的底座,由此就可以关联自变量与因变量。
  对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不难知道小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经典斜面情景题。假设底座长度,用倾角表示出位移,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使用位移——时间关系,写出因变量与自变量函数关系,最后运用三角函数倍角公式处理,就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三、点评分析
  1、题源回顾
  本题母题是三角房顶雨水引流问题。
  显然这是一个经典题,在单元复习或一论复习中,值得一线教师届届引用的题。
  母题:建造房屋时,一般保持底边L不变,要设计好屋顶的倾角θ,以便下雨时落在屋顶的雨滴能尽快地滑离屋顶,其简化模型如图9.设雨滴下滑时可视为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从顶端O下滑到屋檐M的时间为t,到达M点时的速度为v,则(    )
  A. θ越大,v越大
  B. θ越小,v越大
  C. θ越大,t越大
  D. θ越小,t越大









  ①从物理知识角度,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是动力学问题,有利于形成相互作用和运动观。
  ②从技能考查角度,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特别是需要建构模型——光滑斜面模型,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契合了物理核心素养之科学思维素养的内容要求。
  2、比较分析
  为了行文方便,把这道高考真题称之为子题。显然,子题来自于课堂实验情景,契合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最新命题理念——引导教学回顾课标、教材(和课堂)。在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关系实验时,建议不惜多用一些课时,多安排几种“动力”情景下的实验内容,例如在重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是值得认认真真完成的实验。
  母题更显精彩,这是源自于生活情景最贴切的一个情景,所谓“最贴切”,就是物理知识与生活情景联系最为密切。在讲解母题时,建议教师能够引申讨论:设计一个三角形屋顶,倾斜角度如何设计?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用邢红军教授原始物理问题理论来看,这不正是一个原始物理问题吗?
  如此引申讨论,学生能够感悟到分析倾角与运动时间的“现实”性意义,使得物理知识活灵活现,而不是枯燥无味。有些学生“咬牙切齿”般地痛恨“牛顿”,恨不得从棺材里拉出来鞭尸,这跟我们教师呆板、僵化教学不无关系。自然科学理论最终都应该指向实践,达到顺应自然和科学改造自然的人类目标。
  3、难度分析
  本题作为理综试卷物理第1题,本应该是一道非常容易的题,但从知识综合度、情景新颖度、问题清晰度、思维操作度来看,这绝对不是一道容易题,而是一道中难题。号主预测此题的正确率不会超过50%。特别指出:问题设计不够清晰,势必导致问题理解障碍,无形中提升了试题的难度。
  四、教学启示
  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习题讲评中,一线教师不再精选题目了,有一味追求“原创题”之嫌。学生麻木做题,教师麻木讲题现象特别严重。当然,追根溯源分析,跟“教育产业化”、“教学商业化”关系密切。很多学校,教师自己不再选题命卷,练习册、考试试卷,都由权力人士决定,最终由商家“打包”服务。有些负责任的教师试图切割这种不良现象,自己选题自主布置作业,这种负责任表现不仅仅得不到领导表扬,而且还可能被批评指责,甚至迎来各种威逼利诱。
  捍卫教师独立教学权利,发挥教师集体备课智慧,依据校情学情,组织本校教师精选习题、编写习题册和命制试卷,以经典优质题为主,以原创优质题为辅的理念编写校本习题册,优化管理,特别是利益分配关系,这是兴校兴教之道。
  据说某神话名校就是这样做的。学校不允许学生购买市面上的辅导资料,一切复习资料、习题册均有学校配备。当然,有教辅商业公司打着该校名号,以该校名义编撰习题册、模拟卷,大家明知里面有猫腻,但权力人士就是装憨,教师哪能不装傻呢?
  观摩近几年全国卷试题,几乎没有偏题怪题,几乎都是经典试题的翻版。因此习题教学回归经典,是优化教学必由之路。
  • 【发布时间】2021/8/2 15:30:14
  • 【点击频次】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