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飞速发展,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正在到来,终身学习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身需要,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关键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提升高中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物理教学要在落实好课程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要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做“全面发展的人”。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现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而有些教师认为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自己学习,教师不过多的干预其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思想也是片面的。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发现、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必不可少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教学,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也能够加深对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的理解。我国自主学习研究的代表人物,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主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1]。“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才是成长”,与其用外力推着走,不如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良性循环。
一、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以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为目标,以此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交流合作,以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原有知识,技能和经验,对学习任务做出判断,以利于对学习做出合理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施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进步。目标和计划有明确的指向,这样可以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给出学习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给出分层多级目标,由学生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时,我们根据已经学过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的概念来区分二者,知道重力和万有引力并不是一个力,那么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是进一步的要求,通过分析我们知道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而对于有更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出在赤道和两极二者的关系。分层目标的设定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目标达成中获得成就感,不会因为目标过高而丧失学习兴趣。
二、借助多种手段,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原动力,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强大的内驱力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学习的内驱力从哪里来,还是需要外因才能起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可以观看视频,演示实验,讲述物理学家故事,联系生活实际等进行激趣。
在进行“牛顿运动定律”教学时,笔者就给学生们讲述了牛顿的故事。当时英国爆发了一场大瘟疫,牛顿被迫在家隔离。在此期间,他创立了微积分,并提出牛顿三大定律,同时研究光谱学。学生会想到我们也是面对疫情,在居家隔离时期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呢,现在回到线下,我们更应该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更有动力学习。
在“互感和自感”的教学中,笔者使用自制教具,通过两个分离的线圈来播放音乐,学生感到非常惊奇,两线圈导线并没有直接连在一起,为什么小音箱里会有声音呢,而且声音会随着两个线圈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往线圈A中插入铁芯,声音也会随着插入铁芯而增大,学生的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很多生动的例子,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了解物理知识,也会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教师有效引导,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物理实验是最能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方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由简单到难,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也能让他们将物理知识灵活的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在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时,由两位同学配合完成实验。老师提供给学生弹簧和钩码,让学生利用这些教学实验器材,尝试设计实验,加强动手能力,并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学生可以不断在弹簧下端增加钩码个数,改变弹簧伸长量,找到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测量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数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在这个实验中弹力可以由钩码的个数来确定,但弹簧伸长量怎样测量呢?学生很容易想到的就是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先测量弹簧原长l0,然后测量拉伸后的长度l,二者的差值就是弹簧伸长量x=l-l0。但实际操作时学生发现了问题,弹簧竖直悬挂测量长度和平放桌面上的长度是一样的吗?这时老师要进行有效引导,弹簧有没有受到重力呢?学生很容易想到,弹簧受到重力的作用,竖直悬挂时会伸长,所以测弹簧原长时也必须要竖直悬挂才能测量准确。这里自主探究的难度并不大,学生完全可以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制定实验计划,建立起目标意识,对于物理实验过程进行设计检查和反省,找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改正,最终让物理实验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四、同学互助,交流合作共提高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合作学习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互动,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们主要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每位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任务展开合作探究,以便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验课时,各小组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充分讨论后,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出最优的实验方案。在具体实验时,同学们能对实验现象做出预判,然后和实验结果进行比对,真正收获有价值的学习信息。在平时的学习中,小组长收集小组成员的问题,组内讨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就请教老师,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在进行阶段性复习时,每个小组命制复习试卷,最后根据各小组反馈情况就可以得出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复习。
高中物理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打造高效物理自主学习的高校课堂,教师要通过构建合作探究互动以及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最终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对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生双自(自主性、自觉性)学习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60518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物理教学要在落实好课程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要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做“全面发展的人”。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现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而有些教师认为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自己学习,教师不过多的干预其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思想也是片面的。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发现、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必不可少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教学,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也能够加深对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的理解。我国自主学习研究的代表人物,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主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1]。“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才是成长”,与其用外力推着走,不如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良性循环。
一、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以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为目标,以此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交流合作,以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原有知识,技能和经验,对学习任务做出判断,以利于对学习做出合理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施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进步。目标和计划有明确的指向,这样可以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给出学习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给出分层多级目标,由学生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时,我们根据已经学过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的概念来区分二者,知道重力和万有引力并不是一个力,那么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是进一步的要求,通过分析我们知道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而对于有更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出在赤道和两极二者的关系。分层目标的设定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目标达成中获得成就感,不会因为目标过高而丧失学习兴趣。
二、借助多种手段,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原动力,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强大的内驱力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学习的内驱力从哪里来,还是需要外因才能起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可以观看视频,演示实验,讲述物理学家故事,联系生活实际等进行激趣。
在进行“牛顿运动定律”教学时,笔者就给学生们讲述了牛顿的故事。当时英国爆发了一场大瘟疫,牛顿被迫在家隔离。在此期间,他创立了微积分,并提出牛顿三大定律,同时研究光谱学。学生会想到我们也是面对疫情,在居家隔离时期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呢,现在回到线下,我们更应该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更有动力学习。
在“互感和自感”的教学中,笔者使用自制教具,通过两个分离的线圈来播放音乐,学生感到非常惊奇,两线圈导线并没有直接连在一起,为什么小音箱里会有声音呢,而且声音会随着两个线圈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往线圈A中插入铁芯,声音也会随着插入铁芯而增大,学生的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很多生动的例子,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了解物理知识,也会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教师有效引导,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物理实验是最能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方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由简单到难,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也能让他们将物理知识灵活的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在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时,由两位同学配合完成实验。老师提供给学生弹簧和钩码,让学生利用这些教学实验器材,尝试设计实验,加强动手能力,并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学生可以不断在弹簧下端增加钩码个数,改变弹簧伸长量,找到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测量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数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在这个实验中弹力可以由钩码的个数来确定,但弹簧伸长量怎样测量呢?学生很容易想到的就是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先测量弹簧原长l0,然后测量拉伸后的长度l,二者的差值就是弹簧伸长量x=l-l0。但实际操作时学生发现了问题,弹簧竖直悬挂测量长度和平放桌面上的长度是一样的吗?这时老师要进行有效引导,弹簧有没有受到重力呢?学生很容易想到,弹簧受到重力的作用,竖直悬挂时会伸长,所以测弹簧原长时也必须要竖直悬挂才能测量准确。这里自主探究的难度并不大,学生完全可以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制定实验计划,建立起目标意识,对于物理实验过程进行设计检查和反省,找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改正,最终让物理实验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四、同学互助,交流合作共提高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合作学习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互动,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们主要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每位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任务展开合作探究,以便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验课时,各小组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充分讨论后,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出最优的实验方案。在具体实验时,同学们能对实验现象做出预判,然后和实验结果进行比对,真正收获有价值的学习信息。在平时的学习中,小组长收集小组成员的问题,组内讨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就请教老师,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在进行阶段性复习时,每个小组命制复习试卷,最后根据各小组反馈情况就可以得出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复习。
高中物理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打造高效物理自主学习的高校课堂,教师要通过构建合作探究互动以及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最终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对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生双自(自主性、自觉性)学习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60518
- 【发布时间】2021/8/2 15:35:15
- 【点击频次】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