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
【关键词】 ;
【正文】 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并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标准》中不仅提出了“数感”这个名词,也对此作了说明:“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所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和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表示、交流和应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应从以下两大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学习中培养
1. 创设情境,感知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提起“数感”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只要架起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那学生就不会感觉“数”离我们很远。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从生活实际中获取数感。例如,在认识“元、角、分”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商店情境,用一些图片表示所售卖的东西,标明价格,用大小不同的纸片写上元、角、分等钱数,让同学们参与,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自主活动,共同认识、计算。这样,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元角分”的意义。。如教师经常有意识的问同学:“大家观察我们周围,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后,就会利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我们班45个同学”、“我班有前后两个门”、“现在9点了”“现在的温度为20摄氏度”“我从学校走回家要10分钟”“我做出租车花了8元钱”“我的学号是5”“我穿30号的鞋”…… 学生在切身地体会、感悟中了解数学与我们日常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数”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会在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并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数感也慢慢地建立起来了。此种教学方法对低年级孩子养成数感及为重要。另外,通过此种经常的对话不仅很快的使低年级孩子建立并形成“数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促进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2. 借助游戏,培养数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博士认为:“游戏是动物的本能,要善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的头脑。”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设充满诱惑的育教于乐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元动力。如“猜数”这一数学游戏就非常有意思。游戏中通过一个同学想数,另一个同学来猜,两个人在用数学语言不断交流,不断修正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 这些数学语言的理解,更加体验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建立数感。另外,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再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有知识含量的游戏,如“接龙游戏”教师数几个数后学生接着数。
(1)1、3、5、……
(2)5、10、15、20、……
(3)37、36、35、……
通过这些游戏的设计,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头脑得以训练,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对数感有了更多的体验。在教学“2、3、5倍数的特征”时,让学生随意出数字,不用计算,我来口答这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再让学生来验算。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了解我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就乐于学习了。了解了这部分学习内容后,学生间可以互相做这个游戏,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使学生感到数学(或数字)是多么有趣的东西。
3、在估算训练中发展数感
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方面明确提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会估算的兴趣与技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感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例如:教师事前准备好一袋100颗的豆子让学生看,估计有多少颗?学生的答案不一,相差很大,体现了学生对数量的原有感知水平。教师用手抓一把,让学生再猜约有几颗,数了以后证实是9颗,再抓一把,再猜:可能有二十多颗吗?可能只有4、5颗吗?让学生明确:两把差不多,数量不可能相差太远,估数要有一个范围。数了证实是11颗,比较两次的花生,第二次抓的个小一些,所以数量多一些。这样抓了几次后知道一把大约是抓10颗花生左右。学生通过估计抓一把大约有多少,先获得一个直观感觉,再通过均匀的抓几次,估一估,数一数,逐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一把大约抓多少”的直观感觉。这时让学生再重估这袋花生的颗数,在原来估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对数量的感知水平提高。从剩下的花生里继续抓,抓了10把刚好抓完,得到结论:这袋花生大约是100颗左右。最后让学生亲自数一数,来验证估计的数和实际的数相差多少,体会估数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感知与体验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借助“一把花生大约有多少”的标准估计出一袋花生的数量,还可以借助其他中间量去估计,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数感。接下来让学生讨论“怎样知道自己带了多少瓜子,怎样能数出100颗”,学生的策略就是丰富而又多样的。
4.合作探究,交流数感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人们都希望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内心深处,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数感”不仅仅是通过传授能得到培养的,而是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教师先提出要求“各组准备10000粒大豆送到老师这儿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合作探究了。学生的探究成果如下:
A组:每人数几千粒,最后总数加够即可。
B组:用杯子装满大豆,数出多少粒,再一杯一杯装下去就得到了。
C组:先数出100粒,称一下多重,乘以100后看多重,称出这个重量的大豆就得到了。
D组:先称出10克有多少粒,再通过计算看看10000粒有多重,称出来就行了。
各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选择了适当的方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也是交流数感的具体表现。
4、在动手操作中建立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我们都了解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数的概念认识较为模糊,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充分地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会、形成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建立数感。在教学《加与减》(一)100以内不进位加、不退位减时,尤其重视动手操作:3捆小棒加2捆小棒等于5捆,也就是50根,30+20=50;从5捆小棒中拿走1捆还剩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 50-10=40。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不仅加深了对加减法的意义、位值观念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获得了积极的数感的感性体验,从而形成数感。
又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以下操作活动:
(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
(2)数一数:学生点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
(3)掂一掂:让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4)找一找: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外型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只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体验了“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身感受,并借对苹果等重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增强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在生活实际中培养
1.自主探究,体验数感
生活中出现应用数学的情况很多很多,教师要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实践。这样,不仅在培养数感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如调查门市部的商品价格掌握“元角分”;测量一些物品的长宽高、重量等掌握长度单位、面积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等;通过看电视、做游戏等具体感知时间的长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买卖东西,提高各种估算和运算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深受学生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2. 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建立数感。例如,有一此碰到了这样一种情况:有42个同学要坐船,大船每条可坐8人,租金12元;小船每条可坐5人,租金8元。怎样租船合适,需花费多少元?这个问题不只是简单地计算只租几条大船或只租几条小船。而在这个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要体会到怎么租最便宜最合算。通过大家不懈努力,有以下几种租法:
A:只租大船42÷8=5……2,需6条,6×12=72(元)
B:5大1小,5×12+8=68(元)
C:4大2小,4×12+2×8=64(元)
D:3大4小,3×12+4×8=68(元)
E:2大6条,2×12+6×8=72(元)
F:1大7小,1×12+7×8=68(元)
G:只租小船42÷5=8……2,需9条,9×8=72(元)
这些都是合理的解决方法,学生灵活地选择方法来解决问题,但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最合适的方案,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升华了数感。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在课堂学习中培养
1. 创设情境,感知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提起“数感”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只要架起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那学生就不会感觉“数”离我们很远。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从生活实际中获取数感。例如,在认识“元、角、分”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商店情境,用一些图片表示所售卖的东西,标明价格,用大小不同的纸片写上元、角、分等钱数,让同学们参与,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自主活动,共同认识、计算。这样,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元角分”的意义。。如教师经常有意识的问同学:“大家观察我们周围,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后,就会利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我们班45个同学”、“我班有前后两个门”、“现在9点了”“现在的温度为20摄氏度”“我从学校走回家要10分钟”“我做出租车花了8元钱”“我的学号是5”“我穿30号的鞋”…… 学生在切身地体会、感悟中了解数学与我们日常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数”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会在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并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数感也慢慢地建立起来了。此种教学方法对低年级孩子养成数感及为重要。另外,通过此种经常的对话不仅很快的使低年级孩子建立并形成“数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促进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2. 借助游戏,培养数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博士认为:“游戏是动物的本能,要善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的头脑。”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设充满诱惑的育教于乐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元动力。如“猜数”这一数学游戏就非常有意思。游戏中通过一个同学想数,另一个同学来猜,两个人在用数学语言不断交流,不断修正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 这些数学语言的理解,更加体验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建立数感。另外,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再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有知识含量的游戏,如“接龙游戏”教师数几个数后学生接着数。
(1)1、3、5、……
(2)5、10、15、20、……
(3)37、36、35、……
通过这些游戏的设计,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头脑得以训练,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对数感有了更多的体验。在教学“2、3、5倍数的特征”时,让学生随意出数字,不用计算,我来口答这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再让学生来验算。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了解我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就乐于学习了。了解了这部分学习内容后,学生间可以互相做这个游戏,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使学生感到数学(或数字)是多么有趣的东西。
3、在估算训练中发展数感
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方面明确提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会估算的兴趣与技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感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例如:教师事前准备好一袋100颗的豆子让学生看,估计有多少颗?学生的答案不一,相差很大,体现了学生对数量的原有感知水平。教师用手抓一把,让学生再猜约有几颗,数了以后证实是9颗,再抓一把,再猜:可能有二十多颗吗?可能只有4、5颗吗?让学生明确:两把差不多,数量不可能相差太远,估数要有一个范围。数了证实是11颗,比较两次的花生,第二次抓的个小一些,所以数量多一些。这样抓了几次后知道一把大约是抓10颗花生左右。学生通过估计抓一把大约有多少,先获得一个直观感觉,再通过均匀的抓几次,估一估,数一数,逐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一把大约抓多少”的直观感觉。这时让学生再重估这袋花生的颗数,在原来估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对数量的感知水平提高。从剩下的花生里继续抓,抓了10把刚好抓完,得到结论:这袋花生大约是100颗左右。最后让学生亲自数一数,来验证估计的数和实际的数相差多少,体会估数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感知与体验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借助“一把花生大约有多少”的标准估计出一袋花生的数量,还可以借助其他中间量去估计,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数感。接下来让学生讨论“怎样知道自己带了多少瓜子,怎样能数出100颗”,学生的策略就是丰富而又多样的。
4.合作探究,交流数感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人们都希望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内心深处,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数感”不仅仅是通过传授能得到培养的,而是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教师先提出要求“各组准备10000粒大豆送到老师这儿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合作探究了。学生的探究成果如下:
A组:每人数几千粒,最后总数加够即可。
B组:用杯子装满大豆,数出多少粒,再一杯一杯装下去就得到了。
C组:先数出100粒,称一下多重,乘以100后看多重,称出这个重量的大豆就得到了。
D组:先称出10克有多少粒,再通过计算看看10000粒有多重,称出来就行了。
各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选择了适当的方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也是交流数感的具体表现。
4、在动手操作中建立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我们都了解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数的概念认识较为模糊,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充分地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会、形成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建立数感。在教学《加与减》(一)100以内不进位加、不退位减时,尤其重视动手操作:3捆小棒加2捆小棒等于5捆,也就是50根,30+20=50;从5捆小棒中拿走1捆还剩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 50-10=40。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不仅加深了对加减法的意义、位值观念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获得了积极的数感的感性体验,从而形成数感。
又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以下操作活动:
(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
(2)数一数:学生点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
(3)掂一掂:让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4)找一找: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外型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只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体验了“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身感受,并借对苹果等重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增强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在生活实际中培养
1.自主探究,体验数感
生活中出现应用数学的情况很多很多,教师要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实践。这样,不仅在培养数感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如调查门市部的商品价格掌握“元角分”;测量一些物品的长宽高、重量等掌握长度单位、面积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等;通过看电视、做游戏等具体感知时间的长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买卖东西,提高各种估算和运算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深受学生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2. 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建立数感。例如,有一此碰到了这样一种情况:有42个同学要坐船,大船每条可坐8人,租金12元;小船每条可坐5人,租金8元。怎样租船合适,需花费多少元?这个问题不只是简单地计算只租几条大船或只租几条小船。而在这个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要体会到怎么租最便宜最合算。通过大家不懈努力,有以下几种租法:
A:只租大船42÷8=5……2,需6条,6×12=72(元)
B:5大1小,5×12+8=68(元)
C:4大2小,4×12+2×8=64(元)
D:3大4小,3×12+4×8=68(元)
E:2大6条,2×12+6×8=72(元)
F:1大7小,1×12+7×8=68(元)
G:只租小船42÷5=8……2,需9条,9×8=72(元)
这些都是合理的解决方法,学生灵活地选择方法来解决问题,但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最合适的方案,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升华了数感。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 【发布时间】2021/8/2 15:42:47
- 【点击频次】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