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者】 周晓林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整个阶段,学生背诵的著名诗文应不少于160篇,古典诗词的教学地位显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下面,本人就小学古典诗词的实践教学方面,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典诗词可谓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大瑰宝,它用它深刻的内涵、精妙的语言滋养着代代华夏儿女。古往今来,我们一直将诵读古诗、学习古诗视为人生的一大雅事。《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整个阶段,学生背诵的著名诗文应不少于160篇,古典诗词的教学地位显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下面,本人就小学古典诗词的实践教学方面,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培养
  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时,就会乐此不疲,专心致志去做这件事。古诗词不论是语言习惯还是内容的深度,对学生来讲学习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它不像现代文那么通俗易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先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讲古诗词之前,要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写这首诗的目的向学生介绍清楚,然后再讲解诗文的意思。例如在教授《赠汪伦》时,可以先讲述以下内容:汪伦在唐开元间任泾县令,离职后便隐居于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的诗爱不释手,对李白本人也是心悦诚服,钦佩不已。有一次,汪伦得知李白来到了安徽,知道他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就投其所好给李白写了一封书信。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就知道汪伦乃一方豪杰,便欣然拜访。见面后,李白才知并无十里桃花和酒店万家,桃花指的是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只是店名而已。李白并没有为此而恼怒,而是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两人成为莫逆之交。李白在畅游多日临走之际写下了《赠汪伦》这首七言绝句。学生在听了这个故事后,对《赠汪伦》一诗兴趣大增。教师在讲古诗词之前,可以采用讲故事、设置悬念、古诗新唱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诗意课堂
  1.创设诗意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诗意的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想象是活跃的,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是灵动的。诗文的创作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是情与物的激情碰撞,是心与境的契合无间。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便产生了一首好的作品。因此,在学习一首诗的时候要做到这三者的融合。
  2.古诗文教学,重点把握三个层面。古诗文教学要重点把握三个层面,即第一个层面是文字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层面;第三个层面是文化层面。所谓文字层面,就是在古诗文教学时做到字字落实。比方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是要把这首诗歌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即:“春意绵绵,正好睡觉,不知不觉的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到处能听得到鸟儿在啼叫。昨夜里听到了风雨交加的声音,不知道这风雨有打落了多少花瓣?”这就是《春晓》的字字落实。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层面,在这一层面上,关键是抓意象。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中的“渔火”就是一个意象。但是这个意向只有放到整首诗中,才能称其为意象。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闪闪烁烁,隐隐约约的物象,还寄托作者的羁旅之苦、思乡之情。这便具有文学意义。第三个层面,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力图努力突破的,即文化层面。比如“月是故乡明”对于中国人来说“月”就是一种文化,他不只是一个自然体。看到了月亮,想起了家乡,这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杜甫的“月是故乡明。”……这是民族心理的积淀,是情感逻辑,是文化现象。
  三、发挥想象,融情于景
  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而想象是诗的翅膀。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有人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詩歌。当我们在教学北朝民歌《敕勒川》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我们怎么在学生在脑海里构造出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呢?单纯用老师的语文描述或许会过于单调,乏味,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展示一幅草原牛羊成群的壮观景象,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样学生就能对此句时有更多不同的认识了。
  四、咬文嚼字,体味诗意
  古诗文字精练,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仔细推敲而来的,精致而富有内涵。古诗具有朦胧美,需要我們反复体味反复琢磨,才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更好地品味出古诗当中的意境美。因此,教师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每首诗本身不同的特点,从每一个词、每一个字出发,在对字词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基础上,启发并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情境。教师要注意,讲授古诗时应富含饱满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带入其中,从而触发学生的同感,使学生一同进入或是喜悦或是伤感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当中,要注意自己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等都要富于感情,紧扣古诗的主题与思想感情。比如,在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深刻含义,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张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的庐山风景照片,这样,把庐山在各个方向、各个角度不同的姿态与魅力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正面、侧面、远观、近观,庐山的各种形态、各种美感都让学生得到真切的体会,再引出问题,“为什么作者会说他无法看清庐山真面目呢?”让学生们反复阅读古诗,结合所看的庐山的照片,能使大多数孩子一下子领悟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教授学生一些描写,渲染,表达情感的技巧,但是更要告诫学生,写作与阅读往往都要返璞归真,那些沉迷于华丽辞藻的诗人,那些故弄玄虚,篇篇炫耀写作技巧的诗人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教师最应该交给学生的人生哲理。
  • 【发布时间】2021/8/2 15:50:05
  • 【点击频次】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