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一缕馨香
——读《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感
从春日的暖阳到夏日的凉风,手捧一本书,是那样的惬意,这学期,很有幸拜读了孙彩平教授主编的《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这本书,书中的很多思想、案例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寻觅的一缕馨香。
众里寻他千百度——初知作者
作者孙彩平教授,是德育教育专家,更是我们一线德育课教师的偶像,他身上的光环不计其数,且长期致力于道德教育哲学、德育课程与教材以及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初次听说孙教授的名字,还是一次和教研室邓玲老师一起到宜昌参加学习,在听省教科院孙明主任讲座,当时,听孙主任讲孙教授的有关德育课程的一些前卫思想、理论知识,觉得里面的内容很有深度和温度,急于找本孙教授的书籍来学习,可后面因为各种原因没认真的品读孙教授的书籍。幸运的是,今年7月加入了“邓正平名师工作室”这个团队,跟着身边全国德育教育专家、德育课程带头人——邓正平老师学习。为了深入钻研小学德育课程,让自己在专业成长之路上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再次寻觅、捧起孙教授编著的《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读着里面的一些经典案例分析,才猛地恍然大悟,原来,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上好道德与法治课”。
书中自有黄金屋——内容概述
书的首页写着:谨以此书向中国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殚精竭虑的鲁洁先生致敬。《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一书共三辑,现在面向读者的是第一辑,此书基于面对新时代国家文化道德建设的新形势,面对新编教材,如何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助力新时代中国文化与伦理建设。书中邀请了很多德育理论研究专家参加,以获得全国优秀教学案例奖的教学设计为主体基础,同时吸取其他教学设计案例,为大家呈现一项不一样的实践研究。本书共分为六章,从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活动的实施、德育的意义及教学的伦理六个方面进行专题研讨。针对这六个方面的内容解读,结合我们在一线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的一些困惑,书中均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一线教师在各个环节克服偏差,用好新教材,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做了有效引领。
柳暗花明又一村——自身感悟
此书给我启迪最大的是:有关“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切性”和“教学过程中的智慧”这两大块。书中一线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真实情况恰当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拓展教学资源。同时,打破了德育课堂的“孤岛”状况,强调了德育课要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了资源的整合。新课改下的道德与法治课,是一种动态的、生活的、实践的课程,它集思想性、人文性、社会性于一体,课程资源的内容来源也是多渠道的,丰富多彩的,我们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该怎样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空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达成课程目标呢?结合《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这本书中呈现的典型案例,我觉得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教材切入,整合课程资源
书中提到:在第二届整体教育国际会议签署文件《教育2000:一种整体的观点》中,总结了整体教育十大原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以整体观为切入点的教育和为地球生态素养而教。教材是基础性的课程资源,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的教材观倡导积极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比如,在六下《地球——我们的家园》的教学中,按教材结构,“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与“我们共同的责任”三个活动是分开讲的,而且内容非常精练,分为三大块,先从人造地球——生物圈2号及地球与其形似地球的其他星球作比较说起,然后大致了解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案例及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最后明确环保的意义以及倡议保护地球的做法。
在教学中,我结合相关资料编写了《地球的自述》的故事,将第二大板块与后面的《应对自然灾害》进行了整合,将这两个内容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先从图片中欣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再接着走进因环境破坏致使地球受伤的各种惨状,引导学生进行成因分析;最后,倡导人们保护环境,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教育学生从身边的环境保护的小事做起,为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整个故事情节以儿童的口吻讲述,并配以漫画,把抽象的地球表面知识和环保知识故事化、形象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积极性高,这样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从实际出发,开发学生资源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位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学习有方法》这课中,设计实施了“请你帮帮我”的环节,先是将书中两幅图以故事形式配上了画外音在课书播放,然后让学生畅谈听了这两个故事的感受,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共同学习,互相帮助?课堂非常生动热烈。这样,就可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热情、学习经验和既有知识视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学生的视角可以让他们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所在,他们愿意参加进来,产生共鸣,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如何从实际出发,去开发学生资源呢?结合上述书中案例,我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重视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例如在教学《爱心传递者》一课时,我让同学们举例说明。好多同学都讲到了电视上看到的志愿者们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故事,这些故事中体现了爱心传递,有很强的说服力,但难以让学生产生直接感受和体验。所以,我就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发现,去思考:
(1)想一想,在你和你的家人,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
(2)说一说,你和你的家人帮助过别人吗?为哪些人奉献过自己的爱心?
(3)讲一讲,在人们相互传递爱的过程中,有哪些人和事让你感动?
同学们讲述了许许多多自己献爱心和身边为自己奉献的人和感人事例,这是难得的教学资源,这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真正实践了“爱心传递”。教学效果非常好。由此看出,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交流,去感悟,这样教学育人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其次,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这个动态系统中的生命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的群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不可能按照教师预先设想的同一思维轨道运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时应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同时,教师要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努力捕捉每一个动态生成的良机。如三年级下册《我很诚实》课中,很多同学都讲到了讲诚信的故事,指出中国传统道德观非常看重诚实信用的品德,认为人要讲诚信,然后提问:“有人说,在生活中,要诚实,有时也要有善意的“谎言”。对此你怎么看?”学生的思维活跃,回答众说纷纭。有的说诚实就不能说谎,善意的“谎言”也不行;有的说,善意的“谎言”,也是说谎不诚实的表现......同学们还举了不少例子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但有一个女孩的发言,很有辩证的观点,她说,善意的“谎言”也不一定错,要看这个善意“谎言”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出发点是好的,这个善意的“谎言”还是有意义的。
三、从生活入手,开发课外资源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感悟颇深。“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这句话是教导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放课堂,开发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促使情感和道德认知真正内化为行为品质,使知、情、意、行得到同步发展,才能变认识为行为。
如我在执教《为父母分担》中的《这些事我来做》后,设计了一项课外实践作业:双休日两天里,要求每个孩子替父母(一般是母亲)买一次菜,学做一天家务。剩下的一天,由孩子主管家中的一切,让孩子当一天家。并通过班级群要求家长配合,孩子在完成上述“作业”的时候,父母要放手、放权,不心痛。并配合做好实践反馈表。从家长的反馈表中,看出孩子尽管在当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大部分坚持下来了。在后来的课堂反馈中,让我很欣慰,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的经历和收获,感受很深,今后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达成了全班学生的共识。我做了一次全班调查:55个孩子中,在此之前,有40多个孩子在家很少做家务,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通过这次实践课后,家长都反映他们的孩子在家会做家务了。又比如在执教的《学会感恩》这一课时,针对授课内容,给学生制作了感恩记录卡,时间为一个月,让学生在一个月中将自己的点滴事迹记录下来,一个月后,在班会交流的基础上评选“最孝顺的孩子”。
实践证明,这些从生活入手的课外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向善的道德意识,更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路漫漫其修远兮——爱上读书
最能致远是书香。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告诉我们说,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而《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这本书正是我们一线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源头活水,书中对教材的解读、目标的设计、活动的实施等,都给了我们一盏明亮的灯塔,为帮助我们当好一名优秀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把舵领航,确实值得一读,特推荐给大家。
书是明灯,指引航向;书是阶梯,促人进步;书是向导,引领成功。让我们挤一点时间给读书;留一点空闲给思考;献一份热情给学习。寻觅馨香,心存致远。读书吧!这是知识和力量的源泉,是散发给人们永远的心灵芳香,它能助我们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发布时间】2021/8/2 16:00:46
- 【点击频次】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