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作者】 刘海妹

【机构】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立德树人”将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德育教育在该阶段的地位不容小觑。相比于从前机械性、理论性的德育教育方法,当今教育学者所提出的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文关怀才是实现中学德育价值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人文关怀
  中学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高,并表现出矛盾性特点。初步形成价值观,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自主的需求,表现出反抗心理,人际交往上也呈现出新特点。此时,对于教师而言,从情感出发,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式的德育教育手段,是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设计德育教学活动时,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理解并关心学生,注重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合理并有效的解决学习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中学的德育教育过程,实际就是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是实现中学德育价值的逻辑起点。
  一、人文关怀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其集中体现是重视、尊重、关心和爱护人。由于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使得21世纪的中学生有着与以往的中学生相比所不同的思想和价值困惑。因此,需要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特殊人文品质的关怀,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完善中学德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无论对于学生个体还是社会整体而言,德育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德育的价值取向是指德育价值的核心与本质以及它所遵循的原则和所追求的主导价值的发展方向。中学德育的人文关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它进一步完善了中学德育的价值取向。具有人文关怀的德育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真正的了解、走近学生。从社会阶层来看,中学生正处于未成熟的青年阶段,他们每天的生活无非是为了应试而在家与学校之间不断往返,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家长、老师、同学对他们认可或者关注,他们又不断的尝试着做一些类似成熟的改变,期间难免会在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存在困惑,这就要求从教者耐心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正确、积极的认识并了解社会。从而实现并完善德育教学的社会价值。
  2. 巩固了中学德育的人性化基础
  人文关怀在德育中的根本意旨是以人的发展为主体,以人性化的方式去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帮助人。所谓尊重、理解和关爱,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更多的包容、理解学生,只要学生的错误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都值得被谅解,被原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不断的修正中前行,只要把握好大的方向正确,小问题及时修正就好。良好的德育教育就是要在人文关怀中让人的生命不断呼吸着积极而又自由的空气。使受教者最终成为独立自主、善良乐观的高级人才。
  二、中学德育中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也会在遇到很多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疑惑,因此,关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应该从对学生的了解与关切入手,为学生创立并不断优化德育教育环境,同时对于教育者自身的基本素养也需不断提升,从而才能真正为学生创建出真正符合学生需求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德育教育。
  1.丰富德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
  传统教学中,主要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将自身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德育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其中一部分内容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一部分内容在情感上来看可能由于并不符合学生的真正需求而使学生“不自愿”的学,从而导致传统的德育教育虽然在强有力的实行,可效果不佳。基于以上情况来看,无论是在“知”还是“情”方面传统德育教学手段都应该进一步优化。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德育知识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道德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学习,也不同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情感是生活与道德之间的重要桥梁,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生活体验使情感升华,才能将自己对道德的认知通过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基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教育,才能使德育教育走的更高、更远。
  2. 提升教师人文关怀的基本素养
  首先,教师的传统讲授式德育教育理念应作出相应改变,从现代教育角度来看,教育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做事、做人,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德育教师的教学目标以及发展方向应定位在新教育理念的创立,即从实际情感出发,成为既有人文情怀又能践行人文关怀的教师,从而确保德育教育是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另外,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人文关怀是一个复杂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的学习,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指正体会并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实现人文关怀下的德育教育。最后,所谓的人文关怀式的德育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将学生当做弱势群体,从而一味的没有底线的关心、包容、体谅学生;而是以一种真诚的、开放的方式去接纳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从而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总之教师需要不断的培养自身的理解接纳能力、情感沟通能力等。
  总而言之,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了,改变传统模式,创建新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德育教育模式才是当今德育教育者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龙泉.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J].新课程(中学),2016(03):27.
  [2]陈飞扬.浅析在中学德育工作中落实人文关怀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6):148.
  • 【发布时间】2021/9/8 15:18:47
  • 【点击频次】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