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幼儿园品格教育的有效实施

 

【作者】 谭椰夕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东方红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加强幼儿品格教育实施在“五育合一”教改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幼儿园品格教育实施的现实意义、培养内容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品格教育;社会领域;现实意义;实施;有效
  品格教育的实施就是塑造幼儿美德的过程,属于社会认知领域中关于人的道德教育范畴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育人方法的实施,不仅让幼儿从小就获得良好的品德培养,更利于形成良好的品格习惯和相应的知情意行。特别是在我县“五育合一”教改号角吹起的当下,更需要我们对这些物质条件较好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们进行品格培塑。现实中我们发现,这些家庭培养的孩子大多是娇生惯养,给了孩子充足的营养和多样的学前教育,却忽视了孩子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在这个特殊时段该有的品格教育成为一片空白。因此,在力担幼儿品德培养的社会领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创新品格教育实施路径,让他们在有计划的幼儿教育系列过程中向着预期目标奔跑。下面,我谈谈幼儿品格教育实施的相关问题。
  一、幼儿园品格教育实施的现实意义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大量研究告诉我们三至六岁这个特定的幼儿期是人的品格形成的最佳时期,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强化品格培养,让幼儿获得正式的品格培塑,是幼儿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社会领域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国从古至今都留传着“3岁看大,7岁看老”的谚语,这也正说明了在这个“3岁看大”的关键时期加强品格培塑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这可以从错过了幼儿教育最佳时期的“狼孩”故事可以得到证明。因此,作为幼儿园的社会领域的重要培养目标,我们就必须重视并创新策略落实到日常教育过程中,让幼儿在目的性强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教育下逐渐形成社会认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并以良好的生活习惯表现出来。
  二、幼儿园品格教育实施的培养内容
  幼儿期是品格教育实施的启蒙阶段,也是以品格为内驱力而形成的生活习惯形成的最佳最快时期。除了幼儿园一日活动要重视并渗透品格教育外,主担培养的学科平台就是社会领域课程。在日常教学、生活等观察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存有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这样的品德与我们社会提倡的价值观认同是相悖的,也是社会领域课程上要着力改变的性格。为此,针对由此性格引发的一系列表现如不知道谦让、不愿意分享、不懂得感恩等品格问题有计划地实施品格教育,让幼儿获得社会领域教材上提倡的社会需要认同的“尊重、宽容、责任、分享、关怀、耐心、爱心、勇敢、合作、自信、诚实、节约”等优秀品格培塑养成。
  三、幼儿园品格教育实施的实践路径
  品格教育的实施不是几句强制和和明文禁止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空洞说教就可以把那些优秀品格让学生形成的,实际上既需要滴水穿石的坚持又需要落在过程的创新实施,才可以将教材上的要求变成幼儿实实在在的言行举为。
  (一)提高教师品格素质。这虽不是塑造幼儿品格意识的有效路径,但不可忽视其在幼儿品格培塑中的重要作用。行为世范的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怎样的老师会带出怎样的孩子”,这是他们用此形成良好品格以影响教育孩子的自我勉励。因此,作为幼儿老师,不论是你否力担社会领域课程的执教工作,还是一般学科教师,都应不断提高自身品格素养,以此来影响教育孩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自觉模仿而达到最终内化的目的。
  (二)创设品格教育环境。环境育人。培塑幼儿良好品格同样需要环境助力。我们曾倡导的好的学风、班风、园风育人,实际上就是创设了以促进幼儿勤奋学习、对自我有责任、勇于合作等优秀品格培养的环境。这种环境虽然是无话没有声音的,但其作用不可小觑。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符合儿童认知的卡通图片、动态视频、提示语、专栏等方式,让园内的墙壁、花圃、台阶等处都能“说话”,以此来激励幼儿产生形成良好品格的需要。
  (三)开展品格实践活动。活动育人是实现品格培塑的重要方式,抓住幼儿好动乐竞争的心理,将品格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更能收到良好效果。例如,为培养幼儿尊老、富有爱心品格,我们就可开展走进社区,关爱老人的活动,利用九九重阳节等节日,组织幼儿进社区,去关爱空槽老人,让幼儿为他们说几句温暖贴心的话、或者送一张自制贺卡或一个小玩具等。当然,也可以请自己的爷爷、奶奶来园开展关爱老人,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端茶、按摩、说悄悄话”等。除了这样的尊老活动外,我们还可结合园内情况开展“环保小卫士”,这是为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和美化环境的能力而进行的。在活动中让幼儿帮助清洁阿姨捡落叶,管好自己活动角等,这些活动可结合幼儿行为评比展开。除了这些针对性强的实践活动外,还可结合儿童节、元旦等节日开展“品格舞台赛”,让他们通过不同形式的节目展现自我品格的进步。
  (四)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幼儿品格。我国传统文化不仅博大而且瑰丽,有着丰富的品格教育内涵,能滋养我们精神的成长。将其应用于幼儿品格教育实施中,既能传承文明弘扬文化还能让幼儿形成社会需要的价值观。例如,《曹冲称象》的阅读展开,能让学生学到智慧,《孔融让梨》能让幼儿学到谦让美德,《司马光砸缸》以让幼儿懂得勇敢的重要。常见的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已成为园内传统美德教育的顺口溜,让幼儿懂得了礼貌待人的重要和明白是非、区分好坏的品质,而且还让他们懂得了谦让和学会关心帮助他人是我们倡导的社会需要的公认美德。
  总之,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强化品格教育的实施,对幼儿品格习惯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五育合一”教改背景下的幼儿教师,为了幼儿健康成长和多育融合形成,促进他们养成社会认同的道德素养,我们必须与教改推进同步加强品格教育实施的创新路径探究。
  参考文献:
  [1]王萍,基于儿童品格培养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构建与实践样态分析[J].课程与教学,2018年。
  • 【发布时间】2021/9/8 15:20:28
  • 【点击频次】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