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及布置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结合当前国家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对义务教育阶段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要求,从自身的教学经验角度出发,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及布置的思路问题。从多角度论述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布置的途径及原则,希望能提高广大教师的重视,切实做好“减负”工作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业设计;初中物理;策略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后必须重新审视课后作业,不能随便找本资料留给学生作为作业。这既不符合国家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个原因是作业量大,重复性作业多,机械性作业多,致使学生疲于应付和产生厌倦,学习效率差,学习效果低。因此,教师有必要研究课后作业,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核心素养的基础时期和关键时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课后作业是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出的一种能力和品质,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指导意义。物理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具备物理认知,科学探索精神以及物理思维。
基于这样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任重而道远。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勇于担负重任,致力改革与创新。
物理课后作业是物理教育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再现、整理、加工和内化的过程。通过作业,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作业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可以通过作业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并根据这种认识调整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老师对作业的批改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领会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与期望。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物理作业的有效性设计。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物理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作业则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能够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并能突出典型性和启发性。
实际上,教材在每节课后都留有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选择,用心考究提供给学生的。这些作业是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但从量上来看,还是少了些。因此,教师还必须设计一些作业。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功》,教材留下的作业如图1。
图1
这四题作业是根据本节课程教学三维目标、要求以及学生实际,且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地来设计的,教师当然要求学生来完成。但从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设计如下几个作业:
例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一名妈妈推着婴儿车轻松地前进;也能知道一个人推一辆汽车很难推动。问这两种情况谁做的功多?为什么?
例2、图2是一张出租车车票,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假如这辆出租车是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它的牵引力为3x103N。试问:(1)忽略等候时间,它行驶的速度是多大?(2)行驶过程中,该车做了多少功?
图2
设计这两题作业的目,一是联系实际生活,让初中学生知道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物理现象是很多的,减弱他们对物理学科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为了实施有效作业,教师在选用教材作业的基础上,还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对作业的选择和编制技能,力求用最适合的作业来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学习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的范围、要求和时机,跳进“题海”精选作业内容,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力求做到:
1.目的明确。作业的选择必须根据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以及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地布置适当量的作业。每次作业都应力求做到目的明确,使学生练有所得。
2.具有典型性。精选作业内容,必须突出典型性。教师要结合物理教材所授内容、物理知识点的难易,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挑选出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布置给学生。这样的练习,量少质高,以一当十,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3.具有启发性。题目无法穷尽,题型千变万化。只有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才能帮助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提高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4.具有系统性。作业设计必须系统地考虑课时、单元和整章的知识连贯性与一致性,切忌随意点题,出现超期作业。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可使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布置的途径
教师要学会对课后作业的价值挖掘, 就能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能够领悟到物理学科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教学资料的优点,选择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作业体系。 作业内容可以包括涉及到人文底蕴类、社会调查实践类和实验探究类等方面。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要求反映到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来,就是要赋予作业以多维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作业体现出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智力挑战的愉悦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1.多样性。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注意作业的多样性。写在作业本上的有标准答案的是作业,采用口头表达、探究小论文、观察记录、实际操作等也是作业的形式,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每种作业的独特作用。
教师应该根据物理章节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设计和布置短期作业;也可以设计和布置专题性或研究性的长期性作业;也可以针对某个别学生的作业,也可以由小组或全班同学的合作完成的作业。同时也可以提倡学生自己设计和独立完成的作业。
例如在学习完《弹力》知识后,笔者布置学生课后用橡皮绳制作一个测力计,要求有实物,并探究其准确性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又如在学习完《摩擦力》知识后,布置学生:假如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消失了,我们身边的情景会发生哪些变化?把你的想象写出来。
2.实践性。鉴于升学的考试的存在,目前学生完成的作业基本上是理论知识性的作业为主,频繁的重复的几乎都是这种作业,这也加强了学生作业负担。而实践操作性作业教师不敢也不愿设计和布置,但新课程提出了加强实践性、活动性作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必须摒弃仅仅注重解决书本作业的弊端,让作业从书本回到生活,将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加强作业的实践性。
例如在学习完《压强》和《浮力》两章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体会,我设计并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怎样用鸡蛋、玻璃杯等物品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如何探究浮沉条件?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来。
3.开放性。作业设计要冲破课本和课堂内容的藩篱,作业内容源于课本但不拘泥于教材,既有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有走出课堂的拓展,向社会和生活开放,设计一些能让学生自主发挥、各抒己见的作业,为学生营造一种敢想敢说的氛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完《简单机械》一章后,设计并布置这样的作业:仔细观察自行车,看看它上面有哪几种简单机械,分别说明它们各起什么作用?还看看它的哪些部件用到你学过的物理知识。
三、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布置的原则
现在学生作业量过重,体现在各个学科都在布置大量的重复的作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升学的压力存在,千人一面的作业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要求,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施分层作业,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从而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1.作业练习的内容应由易到难,注意知识的层次性。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作业与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作业,以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作业与练习,以利于学生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
例如在学习完《浮力》这章后,教材中留有这样的作业: 学生在完成这题作业后,笔者设计并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一个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 它露出水面的部分高 4cm(g=10N/kg), 求:(1)水对木块向上的压强、 压力是多大?(2)木块的浮力是多大?(3)木块的重力是多大? (4)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
2.正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设计与布置与其学习能力相适应的分层作业。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才能构成问题情境,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3.教师要正视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数量对学生的影响。如果作业量太大会影响学生的作业情绪,如果太少又会起不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进行作业数量的分层,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作业范围的推荐, 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题目的自由选择,设计好一个基本的做题数量限,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竞争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视角下, 我们物理教师应该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勇于进行教学观念的革新,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本” 的教学改革,设计和布置一些能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思维挑战性的作业来吸引学生; 设计和布置一些推动学生“自主发展”的拓展性作业和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等方式, 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这也符合新课标下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也是落实国家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的具体做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3]高茂军 王英兰 主编: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革新[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第一版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业设计;初中物理;策略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后必须重新审视课后作业,不能随便找本资料留给学生作为作业。这既不符合国家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个原因是作业量大,重复性作业多,机械性作业多,致使学生疲于应付和产生厌倦,学习效率差,学习效果低。因此,教师有必要研究课后作业,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核心素养的基础时期和关键时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课后作业是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出的一种能力和品质,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指导意义。物理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具备物理认知,科学探索精神以及物理思维。
基于这样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任重而道远。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勇于担负重任,致力改革与创新。
物理课后作业是物理教育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再现、整理、加工和内化的过程。通过作业,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作业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可以通过作业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并根据这种认识调整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老师对作业的批改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领会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与期望。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物理作业的有效性设计。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物理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作业则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能够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并能突出典型性和启发性。
实际上,教材在每节课后都留有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选择,用心考究提供给学生的。这些作业是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但从量上来看,还是少了些。因此,教师还必须设计一些作业。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功》,教材留下的作业如图1。
图1
这四题作业是根据本节课程教学三维目标、要求以及学生实际,且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地来设计的,教师当然要求学生来完成。但从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设计如下几个作业:
例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一名妈妈推着婴儿车轻松地前进;也能知道一个人推一辆汽车很难推动。问这两种情况谁做的功多?为什么?
例2、图2是一张出租车车票,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假如这辆出租车是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它的牵引力为3x103N。试问:(1)忽略等候时间,它行驶的速度是多大?(2)行驶过程中,该车做了多少功?
图2
设计这两题作业的目,一是联系实际生活,让初中学生知道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物理现象是很多的,减弱他们对物理学科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为了实施有效作业,教师在选用教材作业的基础上,还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对作业的选择和编制技能,力求用最适合的作业来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学习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的范围、要求和时机,跳进“题海”精选作业内容,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力求做到:
1.目的明确。作业的选择必须根据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以及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地布置适当量的作业。每次作业都应力求做到目的明确,使学生练有所得。
2.具有典型性。精选作业内容,必须突出典型性。教师要结合物理教材所授内容、物理知识点的难易,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挑选出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布置给学生。这样的练习,量少质高,以一当十,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3.具有启发性。题目无法穷尽,题型千变万化。只有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才能帮助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提高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4.具有系统性。作业设计必须系统地考虑课时、单元和整章的知识连贯性与一致性,切忌随意点题,出现超期作业。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可使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布置的途径
教师要学会对课后作业的价值挖掘, 就能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能够领悟到物理学科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教学资料的优点,选择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作业体系。 作业内容可以包括涉及到人文底蕴类、社会调查实践类和实验探究类等方面。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要求反映到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来,就是要赋予作业以多维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作业体现出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智力挑战的愉悦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1.多样性。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注意作业的多样性。写在作业本上的有标准答案的是作业,采用口头表达、探究小论文、观察记录、实际操作等也是作业的形式,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每种作业的独特作用。
教师应该根据物理章节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设计和布置短期作业;也可以设计和布置专题性或研究性的长期性作业;也可以针对某个别学生的作业,也可以由小组或全班同学的合作完成的作业。同时也可以提倡学生自己设计和独立完成的作业。
例如在学习完《弹力》知识后,笔者布置学生课后用橡皮绳制作一个测力计,要求有实物,并探究其准确性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又如在学习完《摩擦力》知识后,布置学生:假如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消失了,我们身边的情景会发生哪些变化?把你的想象写出来。
2.实践性。鉴于升学的考试的存在,目前学生完成的作业基本上是理论知识性的作业为主,频繁的重复的几乎都是这种作业,这也加强了学生作业负担。而实践操作性作业教师不敢也不愿设计和布置,但新课程提出了加强实践性、活动性作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必须摒弃仅仅注重解决书本作业的弊端,让作业从书本回到生活,将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加强作业的实践性。
例如在学习完《压强》和《浮力》两章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体会,我设计并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怎样用鸡蛋、玻璃杯等物品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如何探究浮沉条件?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来。
3.开放性。作业设计要冲破课本和课堂内容的藩篱,作业内容源于课本但不拘泥于教材,既有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有走出课堂的拓展,向社会和生活开放,设计一些能让学生自主发挥、各抒己见的作业,为学生营造一种敢想敢说的氛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完《简单机械》一章后,设计并布置这样的作业:仔细观察自行车,看看它上面有哪几种简单机械,分别说明它们各起什么作用?还看看它的哪些部件用到你学过的物理知识。
三、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布置的原则
现在学生作业量过重,体现在各个学科都在布置大量的重复的作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升学的压力存在,千人一面的作业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要求,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施分层作业,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从而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1.作业练习的内容应由易到难,注意知识的层次性。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作业与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作业,以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作业与练习,以利于学生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
例如在学习完《浮力》这章后,教材中留有这样的作业: 学生在完成这题作业后,笔者设计并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一个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 它露出水面的部分高 4cm(g=10N/kg), 求:(1)水对木块向上的压强、 压力是多大?(2)木块的浮力是多大?(3)木块的重力是多大? (4)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
2.正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设计与布置与其学习能力相适应的分层作业。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才能构成问题情境,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3.教师要正视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数量对学生的影响。如果作业量太大会影响学生的作业情绪,如果太少又会起不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进行作业数量的分层,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作业范围的推荐, 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题目的自由选择,设计好一个基本的做题数量限,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竞争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视角下, 我们物理教师应该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勇于进行教学观念的革新,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本” 的教学改革,设计和布置一些能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思维挑战性的作业来吸引学生; 设计和布置一些推动学生“自主发展”的拓展性作业和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等方式, 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这也符合新课标下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也是落实国家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的具体做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3]高茂军 王英兰 主编: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革新[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第一版
- 【发布时间】2021/9/8 15:21:43
- 【点击频次】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