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养教育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优化课堂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培养成功意识,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强化读写训练,提高人文素养能力。
关键词:思想教育;心理素质;创新意识;素养提升
当前人文素养教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文素养教育,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优化课堂教学,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应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所产生的效果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深挖教材的思想性,让学生去体验,从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例如《项链》一文中我利用课文表现出来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出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的危害,教育学生不要整天比吃穿,要胸怀大志,认真学习,蒸蒸日上;我利用《最后一片叶子》一文,对学生进行互助互爱,奉献爱心的教育。如《土地》、《雄天赋》、《废墟的召唤》都是对学生进行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热爱祖国教育的佳作。
同时利用作文教学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作文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言为心声,教师应充分利用作文教学,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作文中有不少同学写字不认真,作文卷面脏、乱、差,这表面上是形式问题,但反映了同学们的思想作风,我就写过这样的批语:“字是基本功问题,不光是作文的门面问题,鲜花配绿叶才会美丽动人,你有了花,可惜叶子不翠绿,请培植好叶子吧——请把字写好!”这样学生知道老师已把他的作文细细看了,学生自己也会有点内疚,在潜移默化中端正了思想。
二、培养成功意识,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初级中学的学生年龄在11—1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少年在心理上处于断乳期,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情感较为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在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就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教师应以无比的爱心,耐心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只要学生有一点成绩就大大表扬唤起他们的成功欲望。在语文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教师设计的思考题难一些,应找程度好的同学回答,题目容易些,应找基础差的同学回答,这样使不同程次的同学更多的浸润在成功的喜悦和教师的激励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然后结合教材的内容,介绍部分名家的好作品,利用健康的美的作品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讲授茹志鹃的《离不开你》一文中,我重点讲解了主人公刘桂芬面临的厄运和挫折:丈夫失去了双臂,需要她照顾;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需要她抚养。刘桂芬具有一种甘愿牺牲自己,也要解脱别人痛苦的博大胸怀。我进一步问学生,当你遭遇挫折时,有没有像刘桂芬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学习,同学们具有了抵抗挫折的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渐渐增强,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学生有好的想法打断教师的发言脱口而出时,教师应用友善的态度允许学生犯规。因为很多具有创造性灵感的火花,往往就是在一闪念间迸发的。对学生的独到的见解,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学生的创新不是与生俱来的,它要通过知识的积累、大胆的探究、实践的应用以及内在的转化而逐渐培养出来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并敢于提出问题。因为,学生要能发现并提出问题,必须通过分析、思考、观察。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自提问开始的。不过,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积极地引导,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教师决不可以包办代替,简单回答了事。此时,教师对提出设想的几位学生以及提出问题的同学要加以表扬,使其他学生对他们的敢于质疑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羡慕有加,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
四、加强读写训练,提高人文素养能力
同学们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教育的目的是使教育对象成为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劳动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授教材,完成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设计部分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我在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登台演讲,就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高见;每月抽出2节语文课举行一次辩论会,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正方和反方,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学期末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和辩论会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参与竞争意识,学生最终要走上社会,未启唇就脸红,语言表达不清的同学,怎能表现自己?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门,开启了一扇窗。
良好的思想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能力,创新品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莫雷等编著 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申继亮等著 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
[3]黄希庭主编 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4]闫承利编 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思想教育;心理素质;创新意识;素养提升
当前人文素养教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文素养教育,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优化课堂教学,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应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所产生的效果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深挖教材的思想性,让学生去体验,从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例如《项链》一文中我利用课文表现出来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出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的危害,教育学生不要整天比吃穿,要胸怀大志,认真学习,蒸蒸日上;我利用《最后一片叶子》一文,对学生进行互助互爱,奉献爱心的教育。如《土地》、《雄天赋》、《废墟的召唤》都是对学生进行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热爱祖国教育的佳作。
同时利用作文教学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作文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言为心声,教师应充分利用作文教学,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作文中有不少同学写字不认真,作文卷面脏、乱、差,这表面上是形式问题,但反映了同学们的思想作风,我就写过这样的批语:“字是基本功问题,不光是作文的门面问题,鲜花配绿叶才会美丽动人,你有了花,可惜叶子不翠绿,请培植好叶子吧——请把字写好!”这样学生知道老师已把他的作文细细看了,学生自己也会有点内疚,在潜移默化中端正了思想。
二、培养成功意识,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初级中学的学生年龄在11—1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少年在心理上处于断乳期,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情感较为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在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就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教师应以无比的爱心,耐心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只要学生有一点成绩就大大表扬唤起他们的成功欲望。在语文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教师设计的思考题难一些,应找程度好的同学回答,题目容易些,应找基础差的同学回答,这样使不同程次的同学更多的浸润在成功的喜悦和教师的激励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然后结合教材的内容,介绍部分名家的好作品,利用健康的美的作品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讲授茹志鹃的《离不开你》一文中,我重点讲解了主人公刘桂芬面临的厄运和挫折:丈夫失去了双臂,需要她照顾;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需要她抚养。刘桂芬具有一种甘愿牺牲自己,也要解脱别人痛苦的博大胸怀。我进一步问学生,当你遭遇挫折时,有没有像刘桂芬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学习,同学们具有了抵抗挫折的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渐渐增强,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学生有好的想法打断教师的发言脱口而出时,教师应用友善的态度允许学生犯规。因为很多具有创造性灵感的火花,往往就是在一闪念间迸发的。对学生的独到的见解,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学生的创新不是与生俱来的,它要通过知识的积累、大胆的探究、实践的应用以及内在的转化而逐渐培养出来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并敢于提出问题。因为,学生要能发现并提出问题,必须通过分析、思考、观察。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自提问开始的。不过,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积极地引导,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教师决不可以包办代替,简单回答了事。此时,教师对提出设想的几位学生以及提出问题的同学要加以表扬,使其他学生对他们的敢于质疑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羡慕有加,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
四、加强读写训练,提高人文素养能力
同学们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教育的目的是使教育对象成为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劳动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授教材,完成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设计部分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我在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登台演讲,就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高见;每月抽出2节语文课举行一次辩论会,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正方和反方,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学期末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和辩论会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参与竞争意识,学生最终要走上社会,未启唇就脸红,语言表达不清的同学,怎能表现自己?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门,开启了一扇窗。
良好的思想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能力,创新品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莫雷等编著 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申继亮等著 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
[3]黄希庭主编 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4]闫承利编 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 【发布时间】2021/9/8 15:25:24
- 【点击频次】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