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开设《国医堂》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作者】 刘 娟 孙楠楠 王明明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新安街道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面对孩子生病,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中医治疗法,让孩子远离抗生素。开设国医堂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医文化,在体验角色中认识、感受中医药文化。了解生病不仅可以打针、吃药,还可以选择中医中的推拿,针灸等。丰富了幼儿健康的教育理念,获得了更多的知识经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国医堂;幼儿;教育
  一、国医堂在幼儿园开展的背景
  聪聪妈妈给我发来一个视频:聪聪在家里把面粉抹到胳膊上,用手指轻轻的按摩。原来,聪聪前段时间生病了,妈妈带她去医院推拿了,回到家后他自己给自己做起了推拿。幼儿从小就对这个充满色彩的世界有着强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喜欢模仿自己感兴趣的事,例如:扮演老师给小朋友上课,扮演医生给病人打针。那我们为何不开设这样的区域活动,满足他们的探索欲和模仿力呢?
  于是,我园决定开设中医特色的国医堂区域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挂号、看病、坐诊、煎药、推拿等中医特色的角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想在区域活动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医文化融入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玩中了解传统文化。
  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
  二、国医堂在区域活动中的实施
  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长身体、长知识,而且要立品德、正习惯。中医药文化正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剂不可或缺的“良方”。中医药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的社会呼声,也承载着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的美好愿景。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是对中医科学性最好的认同。中医药文化理应像种子一般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田,生根发芽,浸润心灵。
  (一)探究中医馆“国医堂”在区域活动中如何创设
  1.收集幼儿已有经验:中药、把脉、推拿、拔罐、针灸等,创设这些环境和角色。
  作为长期在幼儿园工作的我体会到《神奇的中草药》这个活动是非常贴近幼儿生活的,植物与人类是和谐相处,植物与人类和谐相处,其中有些植物不仅可以对环境起到绿化和美化的作用,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中草药植物合理利用,使人们的健康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这活动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幼儿对中草药植物的研究兴趣。中草药可以怎么分类呢?服用中草药有什么讲究吗?……这些问题的提出,促进了“神奇的中草药”活动主题应运而生。
  幼儿通过自己或者跟着爸爸妈妈去看中医了解医生通过把脉判断病人的病情,把手往病人手腕上一放就能知道病人哪里不舒服。推拿不仅可以帮助小朋友退烧、、治疗感冒,还可以保健,增强免疫力,真是太神奇了。
  小小国医堂虽然空间不大,但“五脏俱全”,里面设置了挂号区、专家门诊、抓药区、煎药室、推拿室、针灸室、拔罐室等。
  (二)国医堂区域活动材料的填充
  琳琅满目的中药摆满了一整面墙,捣药、称药的工具一应俱全,价目表、处方贴、人体穴位图都被处理成漫画风格,便于孩子们理解。
  各个区域所需的材料都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准备的,煎药的锅子、推拿用的爽身粉,橘子皮。还有我们想不到或者不会的,我们会一起查资料。看一次病要花多少钱?”“称药的工具怎么使用呢?”“知了壳能治什么病呀?”
  (三)幼儿亲身体验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后期的了解,进入区域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病号”在挂号去排队,医生根据病情进行分诊;“专家”把脉边把脉边和病号交流,询问病情、开药方,小病人在看病的时候还会假装咳嗽几声,告诉医生自己感冒发烧了;“病号”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去抓药处拿药,再去煎药室煎药,喝药;推拿室的推拿师询问病人病情后给病人推拿,还会告诉病人这是什么穴位,有什么作用,有治疗感冒的、有保健的;有一个小病人出了医院后发现自己还没缴费,再回去交钱,玩的不亦乐乎。老师会经常带孩子们看一些关于中医的视频,增加幼儿的中医知识。
  (四)家园共育,拓展知识
  家长也特别支持我们的工作,带孩子前往国医堂中药房体验抓药、包药、碾药、捣药等环节,在中医馆感受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的传统魅力。
  (五)专家指导
  我们还请来了中医院针灸科的李主任,他给宝贝们看了她带来的针灸常用的一种工具——针具。针灸疗法是中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李主任告诉我们,这个针可不是平时小朋友打针的那种针,这个针是实心的,里面是没有药的。要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病人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小朋友们可不能自己随便尝试哦!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让中医药文化知识走进校园、教室即彰显了教育理念的理性回归。弘扬中医药文化,不仅要靠医务工作者的宣传和普及,同时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教育是此精神血脉得以延续的载体。“蒙以养正”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希望在孩子,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既有培育人才的现实意义,更有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意义。
  “蒙以养正”,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希望在孩子。
  中医药文化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其强调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体现了中华文化“道法自然”“和合致中”的核心哲学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抓手和路径。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精粹的责任和义务。
  引领幼儿走进中华文明的殿堂,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就要让幼儿切身感受中医药文化,学会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健康成长,与天地共和,与四时同序;学会在身心的和谐中健康成长,以心理和情志统帅身体四肢,以养生来强体;学会在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健康成长,辩证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做到中正、中庸、中和。
  让幼儿从小就了解中医药、相信中医药、运用中医药,这既是培养孩子们中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也是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础工程和长远之策。
  参考文献:
  [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4年3月26日
  [2]《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 【发布时间】2021/10/10 10:44:44
  • 【点击频次】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