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说题”——让学生思维可视化

 

【作者】 饶玉芳

【机构】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现代教育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让学生站在学习的中央,逐步实现“以知识教学为核心”的教学向“以素养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的重大转变。基于此,我校数学组成员探索了“互联网视域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说题能力的研究”,让“说题”成为学生深度学习的载体,围绕现实情境,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来形成新的学习模式,在“说”中学习,“说”中批判,“说”中提练,“说”中反思,“说”中升华。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说题;深度学习
  经过2020不平凡的一年,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新教育发展的一种模式,随着教师微课,线上教学等混合教学的开展,锻炼了教师的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但由于缺少老师的监管,教师的微课,和省教育厅的线上教学,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基于学生现实进行研究。和线下教学相比,学生大多不能做到好好听课,因不理解而出错的问题很多,微课的高阶与学生低阶思维,教学内容的“深”与学习活动的“浅”,教师高质量的输出与学生低质量的吸收有着严重的不平衡。如何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听”为主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要想吸收、内化数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基于以学生为主的“说题”教学,尝试成为师生联系的桥梁,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别人交流、分享、碰撞”,提升完善知识建构。
  一、 备——课件拍摄备技巧
  一节好课,是需要教师精心备课的。那么要想让学生说好一道题,也是需要巧妙引导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说题的状态,在练习“说”之前,需要教会学生相关技能。说题教学应从“备”字入手,备什么?首先备题目。为了培养学生“主动觅食”的习惯,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后练习和作业中寻找适合自己讲解的题型,到老师这里预约说题,来展示自己的思维。其次备课件。要想讲好题,题目的展示必不可少,如何展题?可以手抄、板书等等,但课件的展示无疑是最直观的方式。于是,简单的课件制作成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学会PPT的制作,在说题内容呈现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备拍摄。为了保留学生说题精彩瞬间,开始是老师拍摄说题资料。但许多学生在家讲解的微视频,怎样才能更好的分享呢?于是在课件制作的基础上,适当学习视频拍摄和剪辑的方法成为必须。让学生学习用手机拍摄视频,利用录屏软件(剪辑师、剪映等)录制屏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充分作好说题的准备工作。
  二、说——说题议题展思维
  1. 注重知识关联,寻找说题关键
  在单元教学理念下,教师的“教”注重知识关联,把单个知识点扩展到系统的知识面,通过扩展、联系加强学生知识的建构,逐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结构。学生说题则是在构建教师“大”单元体系的引领下,从“关键”处入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许多学困生知识密集错误的原因,很多是因为看错了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个字。因此,说题教学开始的重心是寻找题中的易惑点。如植树问题的“两端、一端、马路两边、一边”,相遇问题的“中点、相向、相背、相遇”,分数知识的“占总数的,占剩下的、比甲或乙少(多)几分之几”等单位“1”的变化,带单位的量与不带单位的率的区别,求标准量还是求比较量问题,已知条件单位和求问中的单位不同等等,这些条件的一字之差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让学生学会“找”,学会“圈”,学会“厘”,学会“说”,学会“强调”,从读题中说出自己的疑问,养成审题的习惯,以说题者自身的理解引导听题者学习,从而达到双向互动,互学共赢的目标。
  2. 依托学具操作,促进思维可视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依靠合理的活动设计,让每个学生通过各类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依托教学具,在有限的四十分钟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有时课堂效果未必是高效的。因为,“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对结果的认同。但“动”得不好就会乱,“活而不乱”才是当前新课程下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那么,操作微视频,成了辅助教学的常用方法。许多时候,我们借助于课堂之外,带领几个学生在课外先行操作,一方面检验操作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拍成微视频,截取有效部分,快播或慢放,结合课堂现场操作,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后,怎样求一个土豆的体积?学生想到了几种办法:1.将土豆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然后用秤称土豆的重量,用这个重量除以1立方厘米的重量,求出土豆的体积;2.将土豆煮熟揉碎,捏成长方体,再来量出长宽高计算;3.将土豆用线捆住,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就等于土豆的体积,用排水法测出土豆的体积。在课堂上,如果每个方法都做实验,时间不够也不可能,但为了完全展示活动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在课前进行“前测说题”,拍摄了视频,在课堂上演示,而排水法则进行现场操作演示,让说题辅助教学,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思维可视化。
  3. 巧借错误资源,剖析出错原因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在知识建构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如何充分挖掘“错误”的价值,变“错题”为例题?我们在学生说题练习中进行了这样的探索。在平时的作业处理后,自然生成的错题成了学生“解后说题”“临时说题”的生成资源,通过前次的作业梳理,许多能力强的学生已经有了对题目的思考,此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说题,不仅能说出这道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说出整个思维过程。说题同学通过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强调容易出错之处,听题者从中获得题目的解析方法,遇错说题,起到纠错、融错、化错的作用。如六年级《圆的认识》相关知识教学中,既有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又有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知识点教学,还有确定起跑线等相关知识,学生存在混淆概念,知识脉络不够清晰等问题,练习错误率较高。通过真实错例分析,学生说题剖析出错原因,在纠错中完善认知。许多学生因为经常进行这样的锻炼,六年级毕业时,说题教态大方,口齿清晰,板书工整,俨然一个小老师的形象。
  4.  引导思维生成,促进深层思考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新知识、新问题的过程。“说题”让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模仿书中例题,通过知识的迁移,说出课后习题的解法,通过知识的积累,构建解决同类问题的模型。比如,“图形的面积计算”,大都是利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割与补的方法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化新为旧,化曲为直,化繁为简。而另一方面,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将一个问题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理解,以探求不同方向的答案,也拓展了创新思维空间。比如“把蓠笆一面靠墙,怎样围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怎样砌茶时间最短”?“猜猜从外圆和内圆两个赛道,谁跑得远?”等。正因为学校有“说题”的大环境,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和广度的外延不断扩大,对知识的表达能力也逐步提高。
  5. 挖掘学习深度,拓宽知识外延
  在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这里有许多展示的是我国传统数学文化,但往往被老师一带而过。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宏扬祖国文化精萃,我们开展了“巧妙构思、数说精彩”的数学说题比赛活动。一方面以数学故事为题材说题,“圆周率”、“猴王分桃”、“鸡兔同笼问题”等,让学生从故事中汲取知识,了解祖国的文化。另一方面,以教材为中心,课后拓展题也成为学生说题的内容之一。“七桥问题”“在长方体中如何截取一个最大的圆柱体积”等,从学生交来的微视频中,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整个过程,有的学生思路比较清晰,但有的学生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再提高。比赛之后,我们深深感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老师的激发、点拨,他们就有无限多的可能。
  三、评——先听后评示才华
  随着说题教学的推进,研究模式逐渐清晰。为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每次举办竟赛活动中,我们加大了学生做评委的比例,主持、说题和部分评委由学生担任。学生既是说题者,也是听题者,采集学生对说题内容的反馈对教学的诊断与改进尤其重要,最终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的能力得到发展。学生评委在听题过程中,记录下同学说题的优缺点和有待完善之处,包括体态、语言、板书、重难点的讲解和课件的优劣,从他们个人理解上,对说题者进行点评。此项活动的开展,锻炼出一批优秀的评委。他们会以批判的眼光审视问题,但以最包容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今后说题的改进。说题教学已经成为学生围绕主题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
  总之,学生“说题”教学的实施是有计划的逐步深入、螺旋上升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成为“主角”,教师角色是引导、协助、点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自己的智慧。说题教学形式多样,可在课堂,也可在课外,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后,可长可短,可精可糙,利用小小手机、电脑屏幕,可以记录,可以展示,可以留存,可以分享,既展示了思维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把具有代表性的说题内容分享到班级钉钉群,让学生共享,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梳理,进行了深度的学习,充当了小老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师应当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说题能力,以此促成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师生共同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定强、黄劲:小学数学教育“学生”研究:回顾与展望,《小学数学教育》2021,1-2期。
  [2]陈小彬:高阶思维:超越“低阶”认知的全息思维,《江苏教育》2017年第19期。
  [3]詹筱锋:探索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育》2021,1-2期。
  • 【发布时间】2021/10/10 10:53:58
  • 【点击频次】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