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效果优化策略浅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当前“双减”的时代背景下,上好一节习题课至关重要,一节设计巧妙的习题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物理习题课课堂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还需要不断优化,以提高习题课的课堂效果,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关键词:双减;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效果优化
一、研究背景
2021年7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1]。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理科”,很多时候一线教师会发现自己把知识点讲的很清楚了,学生仿佛也听明白了理解了,可就是一写作业错误百出。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有欠缺,仅仅停留在记住了一个一个零散知识点的层面;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做题方法较为欠缺,不知道该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做对一道题。
基于以上状况,上好一节习题课就显得尤为关键。一节好的习题课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掌握住好的做题方法,以便于其更高效完成习题作业。
二、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目前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现状,课题组编制了“初中生物理习题课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针对“物理学习”、“物理习题设计”、“物理习题教学的建议”三个方面对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800张,收回768张,其中有效问卷755张,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教学存在如下现状:
1.重客观知识的对错,轻做题方法的传授
图1 关于“老师讲解题目后,学生的掌握情况”问卷分析结果
统计表明,有48%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完后对于自己为什么错搞清楚了,但做题的方法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握”。说明有一些老师在处理习题的时候仅仅是告诉学生错在了哪,是哪个知识点存在漏洞,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什么,但这道题学生究竟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入手没有给学生讲解到位。
2.重习题本身的讲解,轻迁移能力的培养
图2关于“老师是否讲了同类型的题目该如何做”问卷分析结果
统计表明,有46%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完后这道题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同类型的题目老师并没有讲该如何做”。说明有一些老师在处理习题的时候往往是就题论题,仅仅把一道题讲明白了,但是同类型的题目学生该怎样应对没有给学生提到,导致学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
3.重学科本身特点的强化,轻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
图3关于“老师是在讲题时是否身体其他学科知识”问卷分析结果
统计表明,有51%的学生认为“老师仅仅是讲物理题,很少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说明有一些老师由于自身能力所限,或者是由于赶时间没有注重学生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效果优化策略
1.“强基”+“提能”,两手都要硬
为了让物理习题课真正有效,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见面还有创设多种情景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像盖房子的根基,根基扎不稳,楼盖得再高,倒塌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教师要多措并举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可以采取力学基础知识过关、电学基础知识完形填空、光学作图专练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牢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创设多种情景提高学生做题能力
能力的提高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慢慢地把做题方法渗透给学生。如:可设置热学实验专题习题课、电学实验专题习题课等,通过专题习题课将做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做题方法体系。
2.“讲解”+“迁移”,能力慢慢提
为了让物理习题课高效,单纯一道题一道题的讲解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要选择典型性试题进行讲解
有些教师习惯每道题都讲,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省事的方式,但往往也是最低效的,这种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听力疲劳,在真正学生不会的题目上学生也可能会错过重要信息。所以,教师应该选择典型题试题进行讲解,真正要简单的题目不讲,典型的题目重点讲。如:概念填空类问题不需要将,可以让学生自己翻课本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2)要让学生通过做一道题触类旁通搞懂一类题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充分备课,要提前把一道题目的变型充分考虑,可设置“一题多问”的形式,让学生从一道题中学到做一类题的方法,从而触类旁通。如:凸透镜成像实验题一题多问、特殊方法测电阻实验一题多问、特殊方法测密度一题多问,均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作用。
3.“学科”+“融合”,学生走上坡
为了让物理习题课提质增效,从长远来看,必须注重学科融合。往细里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1)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慢慢进行渗透。就习题课来说,教师在讲解题目的时候需要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如:在讲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关题目时,可向学生渗透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要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交叉型人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其他学科的探究方法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以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3],为建设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储备人才。如:在讲解“水果电池”相关题目时,可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化学知识,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一些高精尖人才就是学科交叉型人才,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
该论文为2020年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效果优化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编号:LYKT2111008。
关键词:双减;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效果优化
一、研究背景
2021年7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1]。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理科”,很多时候一线教师会发现自己把知识点讲的很清楚了,学生仿佛也听明白了理解了,可就是一写作业错误百出。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有欠缺,仅仅停留在记住了一个一个零散知识点的层面;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做题方法较为欠缺,不知道该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做对一道题。
基于以上状况,上好一节习题课就显得尤为关键。一节好的习题课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掌握住好的做题方法,以便于其更高效完成习题作业。
二、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目前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现状,课题组编制了“初中生物理习题课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针对“物理学习”、“物理习题设计”、“物理习题教学的建议”三个方面对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800张,收回768张,其中有效问卷755张,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教学存在如下现状:
1.重客观知识的对错,轻做题方法的传授
图1 关于“老师讲解题目后,学生的掌握情况”问卷分析结果
统计表明,有48%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完后对于自己为什么错搞清楚了,但做题的方法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握”。说明有一些老师在处理习题的时候仅仅是告诉学生错在了哪,是哪个知识点存在漏洞,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什么,但这道题学生究竟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入手没有给学生讲解到位。
2.重习题本身的讲解,轻迁移能力的培养
图2关于“老师是否讲了同类型的题目该如何做”问卷分析结果
统计表明,有46%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完后这道题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同类型的题目老师并没有讲该如何做”。说明有一些老师在处理习题的时候往往是就题论题,仅仅把一道题讲明白了,但是同类型的题目学生该怎样应对没有给学生提到,导致学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
3.重学科本身特点的强化,轻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
图3关于“老师是在讲题时是否身体其他学科知识”问卷分析结果
统计表明,有51%的学生认为“老师仅仅是讲物理题,很少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说明有一些老师由于自身能力所限,或者是由于赶时间没有注重学生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效果优化策略
1.“强基”+“提能”,两手都要硬
为了让物理习题课真正有效,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见面还有创设多种情景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像盖房子的根基,根基扎不稳,楼盖得再高,倒塌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教师要多措并举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可以采取力学基础知识过关、电学基础知识完形填空、光学作图专练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牢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创设多种情景提高学生做题能力
能力的提高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慢慢地把做题方法渗透给学生。如:可设置热学实验专题习题课、电学实验专题习题课等,通过专题习题课将做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做题方法体系。
2.“讲解”+“迁移”,能力慢慢提
为了让物理习题课高效,单纯一道题一道题的讲解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要选择典型性试题进行讲解
有些教师习惯每道题都讲,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省事的方式,但往往也是最低效的,这种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听力疲劳,在真正学生不会的题目上学生也可能会错过重要信息。所以,教师应该选择典型题试题进行讲解,真正要简单的题目不讲,典型的题目重点讲。如:概念填空类问题不需要将,可以让学生自己翻课本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2)要让学生通过做一道题触类旁通搞懂一类题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充分备课,要提前把一道题目的变型充分考虑,可设置“一题多问”的形式,让学生从一道题中学到做一类题的方法,从而触类旁通。如:凸透镜成像实验题一题多问、特殊方法测电阻实验一题多问、特殊方法测密度一题多问,均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作用。
3.“学科”+“融合”,学生走上坡
为了让物理习题课提质增效,从长远来看,必须注重学科融合。往细里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1)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慢慢进行渗透。就习题课来说,教师在讲解题目的时候需要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如:在讲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关题目时,可向学生渗透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要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交叉型人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其他学科的探究方法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以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3],为建设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储备人才。如:在讲解“水果电池”相关题目时,可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化学知识,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一些高精尖人才就是学科交叉型人才,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
该论文为2020年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初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效果优化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编号:LYKT2111008。
- 【发布时间】2021/10/10 10:56:18
- 【点击频次】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