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及其 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在教育界享誉盛名。他一生都致力于贫民儿童的教育和国民教育事业。本文主要从“爱的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心理学化”三个方面简要分析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及其给化学学科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心理学化;化学教学
裴斯泰洛齐是一位民主主义教育家,一生为儿童的发展呕心沥血,为教育事业献身,人们尊称他为“慈爱的儿童之父”。其教育思想主要受卢梭的影响,但又有他独特的创新,主要包括“爱的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要素教育”“教育心理学化”等。其中,“爱的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爱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与其它教育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非常强调情感教育,也即爱的教育。他提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他强调,教育者必须有一颗慈爱之心,以对学生的真诚和关爱才能换来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提升学童价值”,学生在爱的滋养下,不仅能逐渐改掉各种不良行为,而且也会将爱传递出去,乐于助人,最终奉献社会。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产生积极影响,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毕竟教师不可能全知全能,给学生传授无穷的知识,所以,教师要靠给学生无尽的爱去刺激学生自主、持续地学习。
和谐的师生关系依然是当今经久不衰的话题。裴斯泰洛齐启示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自怨自艾、满腹牢骚的教师无法传递正能量,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教师只能唱“独角戏”,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教师更是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只有真诚和关爱使能够使师生之间敞开心扉,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情感纽带。
裴斯泰洛齐的“爱的教育”还十分强调家庭教育的影响。当一个婴儿降临到世上,他首先接触的人是自己的母亲,通常情况下,他在儿童时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自己的母亲。理所当然的,母亲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重大。所以裴斯泰洛齐提出“学校教育家庭化”,让爱的道德情感通过学校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裴斯泰洛齐的这一思想有利于解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当两方的教育影响不一致时,必然会使孩子面临难以抉择的岔路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学校推行爱的教育,这就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达成统一,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只有对儿童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才会使儿童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会爱亲人,爱他人,爱人类。如今,社会上各种添加剂超标、在食品中使用有害的化学试剂、胡乱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人们对化学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将“化学”等同于“害人”。其实,害人的不是化学,而是人类本身。因为心中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爱,故而利欲熏心,眼中看到的只有金钱,心中想着的只有利益。所以在化学教学中,爱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并使用“化学”这个工具。
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充分发展人的潜能和天性,使人在德行、智慧、体能、劳动技能等方面全面地发展。教育的目的还在于要协调发展人的各种天赋和才能。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要使这些能力的发展得到平衡。教育不能过分倾斜于某一方面能力的发展,片面的发展损害了人的天性的平衡。虽然裴斯泰洛齐强调全面、均衡,但他也认为道德教育应立于首位。因为人类道德的基础是信仰和爱,所以德育应该先于智育和体育开展。
裴斯泰洛齐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者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展和完善。教师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而应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主动掌握知识。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活动除了促使学生用脑思考之外,也不能忽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有了知识的积累,便进一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手脑并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的动因。
化学学科最突出的特征即是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综合实验问题的能力,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故而在教学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实验的教学,不要将实验探究活动变成“讲实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能够亲手操作、亲眼看见。此外,还要注意避免探究实验流于形式,要让学生能真正地在探究中思考,这是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一个考验。除了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上的实验,化学教师还要多多开发实际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条件让学生能更多地动手进行实验,探究那些习以为常却又未曾仔细了解的现象。
三、教育心理学化(下转第61页)
(上接第62页)
裴斯泰洛齐是首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的教育家,他认为人类心智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心理学规律。据此,裴斯泰洛齐要求教育教学须符合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和特点,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潜能充分、顺利地发展。
裴斯泰洛齐对认识的内在过程进行了研究,最后他总结得出,在各个学科中都存在着一些最基本的要素,教育教学过程要基于这些最基本的要素逐渐展开,从最简单基础的要素逐渐上升到困难复杂的要素。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和谐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天赋。比如,在化学学科中,最简单的要素即是元素,教师首先进行元素的教学,然后才依次到化合物、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的教学。
裴斯泰洛齐不仅将教育建立在理论心理学基础之上,他还思考了“知识的获得如何按照一定规律自发地进行”这一问题。最终他提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与自身心理的发展过程相一致。也就是说,学生的多种感官经历、情感认识会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对事物的经验,那么教学活动将收效甚微。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学习一个新的物质时,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事物的可视化会加深学生印象;对于化学实验,在条件允许及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交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若条件不允许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视频播放实验也不能少。
四、结语
国内外的教育学者们都肯定了裴斯泰洛齐对教育发展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裴斯泰洛齐也因此被称为“教圣”和教育科学化的奠基者之一。尤其是裴斯泰洛齐的爱的教育和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直至今天仍可以从中学习到极具借鉴价值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李介.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思想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4,15(04):68-72.
[2]王佩雯.浅论裴斯泰洛齐的教学教育思想[J].中国教师,2014,(S1):164-166.
[3]马鹏巍.论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2012,(01):240-242.
[4]王晨.重估裴斯泰洛齐教学法及其价值[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6,(01):173-180.
关键词: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心理学化;化学教学
裴斯泰洛齐是一位民主主义教育家,一生为儿童的发展呕心沥血,为教育事业献身,人们尊称他为“慈爱的儿童之父”。其教育思想主要受卢梭的影响,但又有他独特的创新,主要包括“爱的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要素教育”“教育心理学化”等。其中,“爱的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爱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与其它教育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非常强调情感教育,也即爱的教育。他提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他强调,教育者必须有一颗慈爱之心,以对学生的真诚和关爱才能换来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提升学童价值”,学生在爱的滋养下,不仅能逐渐改掉各种不良行为,而且也会将爱传递出去,乐于助人,最终奉献社会。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产生积极影响,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毕竟教师不可能全知全能,给学生传授无穷的知识,所以,教师要靠给学生无尽的爱去刺激学生自主、持续地学习。
和谐的师生关系依然是当今经久不衰的话题。裴斯泰洛齐启示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自怨自艾、满腹牢骚的教师无法传递正能量,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教师只能唱“独角戏”,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教师更是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只有真诚和关爱使能够使师生之间敞开心扉,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情感纽带。
裴斯泰洛齐的“爱的教育”还十分强调家庭教育的影响。当一个婴儿降临到世上,他首先接触的人是自己的母亲,通常情况下,他在儿童时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自己的母亲。理所当然的,母亲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重大。所以裴斯泰洛齐提出“学校教育家庭化”,让爱的道德情感通过学校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裴斯泰洛齐的这一思想有利于解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当两方的教育影响不一致时,必然会使孩子面临难以抉择的岔路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学校推行爱的教育,这就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达成统一,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只有对儿童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才会使儿童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会爱亲人,爱他人,爱人类。如今,社会上各种添加剂超标、在食品中使用有害的化学试剂、胡乱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人们对化学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将“化学”等同于“害人”。其实,害人的不是化学,而是人类本身。因为心中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爱,故而利欲熏心,眼中看到的只有金钱,心中想着的只有利益。所以在化学教学中,爱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并使用“化学”这个工具。
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充分发展人的潜能和天性,使人在德行、智慧、体能、劳动技能等方面全面地发展。教育的目的还在于要协调发展人的各种天赋和才能。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要使这些能力的发展得到平衡。教育不能过分倾斜于某一方面能力的发展,片面的发展损害了人的天性的平衡。虽然裴斯泰洛齐强调全面、均衡,但他也认为道德教育应立于首位。因为人类道德的基础是信仰和爱,所以德育应该先于智育和体育开展。
裴斯泰洛齐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者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展和完善。教师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而应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主动掌握知识。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活动除了促使学生用脑思考之外,也不能忽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有了知识的积累,便进一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手脑并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的动因。
化学学科最突出的特征即是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综合实验问题的能力,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故而在教学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实验的教学,不要将实验探究活动变成“讲实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能够亲手操作、亲眼看见。此外,还要注意避免探究实验流于形式,要让学生能真正地在探究中思考,这是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一个考验。除了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上的实验,化学教师还要多多开发实际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条件让学生能更多地动手进行实验,探究那些习以为常却又未曾仔细了解的现象。
三、教育心理学化(下转第61页)
(上接第62页)
裴斯泰洛齐是首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的教育家,他认为人类心智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心理学规律。据此,裴斯泰洛齐要求教育教学须符合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和特点,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潜能充分、顺利地发展。
裴斯泰洛齐对认识的内在过程进行了研究,最后他总结得出,在各个学科中都存在着一些最基本的要素,教育教学过程要基于这些最基本的要素逐渐展开,从最简单基础的要素逐渐上升到困难复杂的要素。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和谐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天赋。比如,在化学学科中,最简单的要素即是元素,教师首先进行元素的教学,然后才依次到化合物、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的教学。
裴斯泰洛齐不仅将教育建立在理论心理学基础之上,他还思考了“知识的获得如何按照一定规律自发地进行”这一问题。最终他提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与自身心理的发展过程相一致。也就是说,学生的多种感官经历、情感认识会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对事物的经验,那么教学活动将收效甚微。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学习一个新的物质时,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事物的可视化会加深学生印象;对于化学实验,在条件允许及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交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若条件不允许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视频播放实验也不能少。
四、结语
国内外的教育学者们都肯定了裴斯泰洛齐对教育发展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裴斯泰洛齐也因此被称为“教圣”和教育科学化的奠基者之一。尤其是裴斯泰洛齐的爱的教育和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直至今天仍可以从中学习到极具借鉴价值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李介.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思想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4,15(04):68-72.
[2]王佩雯.浅论裴斯泰洛齐的教学教育思想[J].中国教师,2014,(S1):164-166.
[3]马鹏巍.论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2012,(01):240-242.
[4]王晨.重估裴斯泰洛齐教学法及其价值[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6,(01):173-180.
- 【发布时间】2021/10/10 11:00:37
- 【点击频次】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