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 江 银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中和职业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如何让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部分的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是我们语文教师应着力思考的教学问题。传统做法过于重分析肢解导致耗时低效。在课改的今天,我们应从分析现存问题入手而创新实施策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获得主题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有效策略
  小说,中学生最喜爱的文体之一,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常常使一些自制能力弱的学生深陷而不能自拔。先进教材中的小说更是精典中的精典,其故事情节更具有典型的方法和意义是值得我们每个学生学习的,因为在小说阅读过程中学生审美情趣、鉴赏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可忽视其作用,更不能将此就作小说让学生自学。相反,要从传统讲解式、分析式中走出来并创新策略,使其文本中蕴藏的文本价值、结构模仿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都能很好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下面,我结合语文阅读教学而探讨小学教学的现存问题和策略改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小说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大多数小说的篇幅比较长,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会省略阅读步骤,采用精彩片段导入,吸引学生,沿着预设的问题,进入讲解的阶段。这样学生完全成了知识的接受者,阻断了学生与文本对话及思考生成问题的空间。
  (二)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教什么。关于小说方面的知识很多,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些什么呢?每个老师的看法不同,大多数老师认为教材里的课文有什么就教什么,甚至有些人直接借助优秀教案,按部就班的别人怎么讲的我就怎么讲。
  二、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获得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没有良好方法作有效教学获取路径,自然就不会心想事成。作为教学实践者要在优教优学过程中创新方法,有多样的实践策略,才能使小说教学更好地惠及学生本文素养的提升而变成现实。
  (一)引导学生多读文本。让学生多接触文本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多读,以读为径是语文学习的最好方法,作为教师就应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多读的机会。很多教师认为小说这么长的篇幅让学生多读,岂不是浪费时间。实际上这是极大的认知错误,是忽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前人经验的做法,新课标不仅指出了语文教学不仅应让学生多读多接触教材还应轻讲重读,不能以自我分析来替代学生阅读实践。如学习《智取生辰纲》时,我就选择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小说的高潮部分,我同时为他们配上一段合适的音乐,以此来帮助学生体会充分理解杨志的“智”与“不智”。在这样的情境阅读中,学生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杨志的“不智”就是其性格所在,也是导致生辰纲丢失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这是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团队。有了这些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学生自然就会对本文的主题理解就更为深入。而且在思想教育方面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格价值取向的形成。因此,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忽略对小说文本阅读的引导,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多鼓励,对学生的朗读要做出对应的指导,帮助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中,感受小说传递的真正育人内涵。
  (二)在理清小说情节上功夫。传统小说教学,大多深受分析式教学思想影响,多在肢解上着力,导致一部完整的小说被分成好多部分来零碎施教,导致学生有部分无整体的学习之感。而抓住小说情节施教,则可以实现整体与部分的分头并进。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把重拳放在理清小说情节上。对于一些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小说,学生光靠阅读教材,在理解上会比较难,不容易找到突破口。这与他们的年龄和人生阅历有关。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利用小说的背景文化及作者的经历来帮助学生学习小说,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地理解与体会小说中的情节。在对《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学时,就必须详细介绍小说的背景来助学生理解,先告之学生本篇小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之一,写于1883年,然后就对当时法国社会现实作介绍,让学生在了解了本文背景后再来理解课文,也就能很快归纳出本文的故事情节了——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在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结合现实中流行的“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句话,想想其内涵,也就理解了本文讽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三)从环境描写解读主题。小说主题是多线索下的融合,在围绕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展开中又有多个思想是其表达的需要。无论是在描写人物还是事件时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撑。因此,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就显得格外重要。实践也证明,抓住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小说中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场景等环境内容,还可以烘托气氛,暗示社会背景,奠定感情基调,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抓住环境描写我们可以直达小说主题的理解。《智取生辰纲》这个事件中的环境描写就显得格外引师生注目,小说在开端部分就交代了天气酷热,为下文在黄泥冈乘凉买酒喝埋下了伏笔,为智取生辰纲的发生做了铺垫。在发展部分再次写天气炎热,暗示了押运的艰辛,为后文歇凉埋下伏笔,为吴用安排智取生辰纲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引导学生从环境描写解读主题就是理解小说的直接通道。
  当然,面对长篇大作的小说,要解读的内容可能是多方面的,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不应过多地肢解分析和“满堂灌”,应让学生从多读熟读的基础上抓住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下力气,才能获得理解小说真谛的快捷通道。
  参考文献:
  [1]陆春凤,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9年。
  [2]闫春妮,试论初中语文经典小说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8年。
  • 【发布时间】2021/10/10 11:01:39
  • 【点击频次】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