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析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 王小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三江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小学教育也进入了新阶段,不再过分要求学生掌握和记忆知识技能,而是要求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开创新的教学方式与形态,让学生获得经验与能力的转化,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本文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为了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实践和理论结合的方式,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性。目前,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加大学生数学成果的检测,还需要在实际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意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在帮助学生掌握综合性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提出多元化的解决问题方式,让更多的学生热爱数学,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信息的提取是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教师在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出示问题情境后,可引导学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带着问题重新审视教师提供的信息。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将机会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众多信息中,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在关键句或关键词的一旁作出喜欢的标记,明确信息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的目标量,从而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从熟悉的情境中搜集信息,再想一想,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提高问题解决思维方式
  有些学生的解题困难是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
  (一)摆脱定势
  有些问题解决,学生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让思路清晰可辨。例如,小红期终考试语文、外语、科学的平均成绩是86分,数学成绩公布以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小红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按照常规解法,可知小红期终共考了四门功课,要求数学成绩,可以用四门功课的总分减去其中三门功课的总分。由于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高3分,那么四门功课的平均分就是86+2=88(分),四门功课的总分为88×4=352(分),语文、外语、科学三门功课的总分为86×3=258(分),所以小红的数学成绩为352-258=94(分)。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假设小红数学也考了86分,这样四门功课的平均分仍然是86分。但实际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高出的成绩正好分给每一科,使每一科各增加了2分。这样共多出了2×4=8(分)。思路清晰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我们就能很快地算出小红的数学成绩是86+2×4=94(分),这既摆脱了思维的定势,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整体思想
  有些题目较为复杂,若按常规方法来思考根本无从下手,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僵局”。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思维方向转换一下,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全面观察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解题的效果就特别好。例如,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2后,这5个数的平均数则为10。改动的那个数原来是多少?读了题目之后,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想知道5个数各是多少,都忙着去试找这5个数,这显然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此题的解答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不要只看到其中的某个数,简单地把这5个数分开来考虑。首先要知道改动后的5个数的总和为10×5=50改动前5个数的总和为8×5=40,改动后比改动前增加了50-40=10,那么,什么数“增加10”后变为12呢?这样问题就简单化了。
  (三)移多补少
  解答“求平均数解决问题”离不开“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不过,如果能紧扣“平均”二字的意义来思考,那么,解那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往往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在“平均”二字中,“平”就是“拉平”,也就是移多补少,“均”就是相等。“平均”二字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用“移多补少”的办法,使每份数量都相等。因此,移多补少是我们解答求平均数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三、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归纳总结法的应用,就是对所有数学问题进行分类,掌握各类问题的特点,并制定明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当前教学中,通过大量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避免学生只是重复练习,而没有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否则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应该在大量习题中进行精选,将题目相近的划分为一类,促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到这类题目的共性,并制定解题的“万能公式”。以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学期间可以让学生随意画出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分组用“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算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总度数,最后归纳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度数是180度的结论。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得到的知识,远比教师直接教授的知识会留下更深印象。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的教学不仅是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完成单一的教学目标,更应注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对解决问题有了初步结论,教师可大胆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汇报所想与得出的结论,生与生之间互动纠错、教师适时参与,将结论逐步完善,让问题得以解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深入,学生的能力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平衡发展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知识,还要培养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让他们以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21/10/10 11:06:18
  • 【点击频次】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