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探究探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科学课堂的设立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知识探索,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对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小学生科学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把握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科学学科时代性和进步性,促进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为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小学科学课带给学生一个神秘多彩的世界,对大自然的疑问、对生活的改造、对生命的思考,都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得以升华。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以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积极开展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创设情境,唤醒自主探究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的动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中。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所以在导入课题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热情。如教学《浮力》一课,教师用一个“小魔术”导入新课的学习,先是展示两个装有液体的透明水杯,分别为1号杯和2号杯,再展示一个新鲜的鸡蛋,同时让学生预测:鸡蛋如果投入1号水杯中沉浮与否?接着教师把那个鸡蛋投入1号的水杯中,学生清楚地看到鸡蛋沉到了杯底,然后教师把鸡蛋从1号水杯取出擦干,让学生再预测:鸡蛋如果投入2号水杯中沉浮与否?接着教师把那个鸡蛋投到2号水杯中,此时学生惊讶地看到鸡蛋浮在2号水杯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测:1号杯中的液体是清水,鸡蛋在清水中会沉在水里;2号杯中的液体是盐水,鸡蛋在盐水中会浮起来。此时,教师就追问学生:看来同学们都一致认为是盐水使鸡蛋浮起来,那究竟在一杯水中要加入多少盐鸡蛋才会浮起来呢?
因此,挖掘学生的兴趣作为导题的引点十分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引导质疑,强化自主探究问题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以解决问题的动力,推动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更能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最感兴趣。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情境,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发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乐于问、敢于问、善于问,从而诱导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去。众多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高。
如教学《照镜子》一课,教师让每个学生从家中带来一面大平面镜,首先开展一个“激光打靶”的科技小游戏,让学生想办法用镜子把窗外的阳光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这一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当学生们通过合作,顺利地将阳光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同学们开心极了。接着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窗外的阳光会被你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对于镜子,你还想知道它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是镜子的反射作用”、“我想知道镜子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镜子中的物品和生活中的物品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探究性的问题,为下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寓问题于情境中,使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从而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三、巧设实验,培养自主探究潜力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活动是自主探究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根据已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学生在自主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与适当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寻找最佳方法。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甚至可以手把手地帮助他,让他顺利完成实验。这样的做法,并不违背自主性原则。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发现: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节电池时,正向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电路检测器的灯泡会变得更亮;反向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灯泡不会亮。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根导线时,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不变;交换两个连接点,灯泡亮度还是不变。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个小灯泡时,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会变暗;交换两个连接点,灯泡亮度也一样变暗。所以判断A、B、C、D每两点间的线路都要正反测试两次。通过实验,学生对简单电路有了进一步了解。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状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是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结论。
四、用心参与,注重自主探究过程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这就要使我们的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潜力。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让每个同学先倾听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并描述自己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而思考:这些声音听起来为什么不同?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个橡皮筋、钢尺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透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
五、组织研讨,重视自主探究评价
教师不应把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作为一堂课的终点。实验完成后,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研讨,交流实验研究情况,最后才能形成结论。此外,在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评价的正确与否将影响着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正确评价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学生在自行探究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见解,这正是学生创造性意识的体现,不管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从而保护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评价还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富有启发性的评价。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实践潜力得以加强。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潜能,让科学课堂也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敏.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读与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6):58~60.
[2]王世成.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责任编辑 李爱莉]
[3]戴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5(23):51.
作者简介:李红,女,汉族,1969年4月7日出生,江西省南昌市人,大专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就职江西省南昌市象湖实验学校,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小学科学课带给学生一个神秘多彩的世界,对大自然的疑问、对生活的改造、对生命的思考,都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得以升华。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以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积极开展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创设情境,唤醒自主探究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的动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中。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所以在导入课题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热情。如教学《浮力》一课,教师用一个“小魔术”导入新课的学习,先是展示两个装有液体的透明水杯,分别为1号杯和2号杯,再展示一个新鲜的鸡蛋,同时让学生预测:鸡蛋如果投入1号水杯中沉浮与否?接着教师把那个鸡蛋投入1号的水杯中,学生清楚地看到鸡蛋沉到了杯底,然后教师把鸡蛋从1号水杯取出擦干,让学生再预测:鸡蛋如果投入2号水杯中沉浮与否?接着教师把那个鸡蛋投到2号水杯中,此时学生惊讶地看到鸡蛋浮在2号水杯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测:1号杯中的液体是清水,鸡蛋在清水中会沉在水里;2号杯中的液体是盐水,鸡蛋在盐水中会浮起来。此时,教师就追问学生:看来同学们都一致认为是盐水使鸡蛋浮起来,那究竟在一杯水中要加入多少盐鸡蛋才会浮起来呢?
因此,挖掘学生的兴趣作为导题的引点十分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引导质疑,强化自主探究问题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以解决问题的动力,推动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更能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最感兴趣。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情境,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发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乐于问、敢于问、善于问,从而诱导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去。众多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高。
如教学《照镜子》一课,教师让每个学生从家中带来一面大平面镜,首先开展一个“激光打靶”的科技小游戏,让学生想办法用镜子把窗外的阳光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这一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当学生们通过合作,顺利地将阳光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同学们开心极了。接着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窗外的阳光会被你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对于镜子,你还想知道它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是镜子的反射作用”、“我想知道镜子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镜子中的物品和生活中的物品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探究性的问题,为下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寓问题于情境中,使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从而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三、巧设实验,培养自主探究潜力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活动是自主探究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根据已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学生在自主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与适当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寻找最佳方法。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甚至可以手把手地帮助他,让他顺利完成实验。这样的做法,并不违背自主性原则。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发现: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节电池时,正向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电路检测器的灯泡会变得更亮;反向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灯泡不会亮。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根导线时,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不变;交换两个连接点,灯泡亮度还是不变。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个小灯泡时,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会变暗;交换两个连接点,灯泡亮度也一样变暗。所以判断A、B、C、D每两点间的线路都要正反测试两次。通过实验,学生对简单电路有了进一步了解。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状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是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结论。
四、用心参与,注重自主探究过程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这就要使我们的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潜力。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让每个同学先倾听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并描述自己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而思考:这些声音听起来为什么不同?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个橡皮筋、钢尺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透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
五、组织研讨,重视自主探究评价
教师不应把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作为一堂课的终点。实验完成后,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研讨,交流实验研究情况,最后才能形成结论。此外,在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评价的正确与否将影响着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正确评价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学生在自行探究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见解,这正是学生创造性意识的体现,不管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从而保护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评价还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富有启发性的评价。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实践潜力得以加强。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潜能,让科学课堂也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敏.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读与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6):58~60.
[2]王世成.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责任编辑 李爱莉]
[3]戴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5(23):51.
作者简介:李红,女,汉族,1969年4月7日出生,江西省南昌市人,大专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就职江西省南昌市象湖实验学校,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 【发布时间】2021/11/5 20:11:50
- 【点击频次】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