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例文 助力小学习作教学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例文的使用是很常见的。一篇好的例文是有魔力的,可以激发兴趣,拓宽思路,变”难“为”易。如何有效地选择与借助例文,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清晰认识——把握例文功能
例文的功能多样,精准定位,合理介人,才能让例文功能更有效发挥。例文的功能定位大致如下:
其一,模仿功能。模仿是例文的最基本功能。例文为模仿提供了范本,让学生对“写成什么样”有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更自信,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小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大多都是基于例文的这个功能。
其二,积累功能。例文的使用无疑是一次有意识的积累。例文中的词汇、句式、表达方法、意蕴内涵等,都是儿童写作的有益养分,值得积累。学生在写景物类作文时,教师出示名篇《桂林山水》中这样的片段: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研读完例文后,学生对运用对比、排比来写景有深刻的感受,并学着积累语言,在表达中迁移运用。
其三,辅助语文知识的习得。优质的例文中蕴含着典型的语文知识,是习得的优质范本。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例文编排的是《顾和园》和《七月的天山》。通过旁批和课后题,指明了学生应该习得的语文知识和可以借鉴的写作方法。
例文不仅能从内容层面提供“写什么”的示范,也从方法层面提供“怎么写”的指导,用好例文,可以引导学生在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等方面下功夫,通过不断练习,最终让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二、设计教学——定位例文价值
有的老师认为:例文可以降低写作难度,减少偏差发生,启迪写作思路;有的老师认为:例文会限制学生思维,造成作文千篇一律。而我觉得,在清晰认知例文功能之后,精心设计教学,才能实现例文的价值。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习作要求: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但是不能出现名字,需要别人通过你的写作来猜一猜。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明确提出了本次习作最主要的任务是“体会习作的乐趣”,教师在紧扣目标,带领学生进行“猜一猜”的游戏后,学生明白还可以写人物的特长、声音特点、口头禅等。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下水作文《猜猜她是谁》作为例文引路:她呀,是我们班的一个女生。个子不高,但很有力量,特别是说话时“中气十足”,声音穿透力强,老师在办公室都能听到她读课文的声音,同学们都叫她“大嗓门女孩”。……
经过研读例文和老师的指导,学生对本次习作也更有自信。每一次的习作教学中,教师都可以针对本次习作的目标,有意识地选取例文,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习得方法。
三、巧妙利用——实现例文价值
例文本身只是教学用件,介入习作教学后是否产生效果,取决于各种因素。教师作为使用的主导更应多加考虑,使用例文的类型,使用的时机等等,只有运用得当,例文才有价值。
(一)多样呈现
例文的使用,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多种形式地例文呈现,在变化中引发关注,更易促成目标的达成。(1)用音频、视频、微课等样式呈现。比如,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时,就选用了《大白教写信》这样一个动画微课,学生看得目不转睛,肯定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有效果。(2)营造神秘氛围后出现。例文出现显得意外,学生的关注度更高。进行“观察”单元 的习作教学时,如果教师选择写“绿萝”的文章作为范围,可以把文章事先放在教室窗台的绿萝盆里,相信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肯定能吸引学生的目光。(3)例文本身多样。选取例文,不是一定选用整篇,可以是片段节选,可以是多篇组合,也可以适当改编。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以最恰当的方式出现在学生写作的恰当时机,让例文的使用更符合写作的任务、表达的情境等,让例文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时机恰当
使用例文辅助写作,可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介入。作前介入例文,注重明确写作意图,激活写作思路,帮助完成拟题、选材、构思等写作必备环节。在写作前出示例文,能让学生对即将写的文章有直观的感受,能印证教师传授的写作知识、写作技法等,所以教师一般都在学生写作前介入例文。
例文也可以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介入,这是很少见的,但非常重要。其实在学生写的实践中,才会真正遇到困难,更需要教师提供辅助。名师何捷在执教《我的特长》一案中,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发现他们不知如何写好,就暂停写作,介入《徐悲鸿励志学画》改编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结构,鼓励学生也采用这样的结构。写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即使介入例文,给人以雪中送炭之感。
学生写作后也可以介入例文。这个时候的例文并非“范文”,而是教师根据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学情,实现更加精确的教学选取的文章,可以是学生的习作,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还可以是名家经典,精读的课文等。在教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我的宝贝我展示”的环节。具体为:(1)赏,学生出示心爱之物;(2)读,学生朗读的文章;(3)评,其余学生评价,是否符合本次习作要求。在三个孩子分享自己的习作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大力表扬。在分享与展示中,学生从别人的例文中,也习得了修改的方法,自觉修改自己的写作。
总之,教师要从写作教学的实际出发,并关注学段特点,确定好例文可供挖掘使用的着力点,使例文在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巧妙利用,使其有效助力小学习作教学。
- 【发布时间】2021/11/8
- 【点击频次】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