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双减”政策下对优化作业管理的思考

 

【作者】 闫乔乔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咸阳强华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优化学生作业管理,高质量落实“双减”政策,从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作业管理实施细则、实施过程监控等多方面进行作业管理统筹,科学安排学生作业,优化作业形式,加强家校协同共育,切实为做好作业减负,教学质量提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探究切实可行的高效方法。
  关键词:作业管理;双减;统筹管理;协同共育
  “双减”政策的出台,正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坚决扭转一些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但无论是对学校、教师还是家长来说,都是新的挑战。根据“双减”及五项管理中作业管理的规定,结合笔者多年教学一线及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和我校近期进行的作业管理调查问卷数据结果,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优化作业管理,要严明工作纪律
  作为学校,严格贯彻落实相关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
  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办法,要求作业布置遵循以生为本、自主性、层次性、开放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并且,要控制作业控制作业总量、精选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优化作业设计、规范作业格式、多元评价作业、精心批改作业、加强作业研究、加强作业管理。
  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实施细则,统筹作业管理,建立年级组、备课组、班级三级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和作业总量。建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定期开展学生作业情况反馈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到学科教师。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全面落实“精选、精炼、精讲、精评”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二十四字方针,充分发挥作业育人的功能。
  学校要通过教师宣讲会、教研组会、教学常规检查、学情调查、作业专项检查、书面作业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矫正存在的问题,修改完善相关制度,提高作业布置、批改的规范性。
  学校定期举行学生各科作业展览,并进行表彰奖励。除激励老师认真批改作业,学生作业更加规范、美观外,也是对多种形式的创新作业进行交流和引领。
  对于在作业设计中能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特色鲜明的教师在教学常规考核质考的作业一项进行加分,对作业管理中问题较多的学科提醒教研组及时整改,若依旧监管不力的进行批评,并在年级组、教研组常规考核中予以扣分,教师个人质考中予以扣分,确保作业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图1.你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量










图2.你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难度

  全校3396份有效问卷数据结果显示,仅有3.11%学生认为作业量较大(如图1),4.93%学生认为作业难度太大以致无法完成(如图2)。教师基本上可以做到全批全改,没有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者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说明近期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的多项制度安排得到了落实且效果显著。
  二、优化作业管理,要减负提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续和补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通过检查批阅作业,了解学情、掌握课堂教学效果,及时查漏补缺,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因此作业布置首先要以落实学习任务为首要,作业设计要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再创造”上下功夫。作业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该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形式、层次上进行优化设计。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满足各种需求。
  教师布置作业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主要依据﹐结合学生学习发展情况,精选作业内容,提前研判试做,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与时长,注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师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形式的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
  建议教师“下水作业”。凡是要求学生做的题目,教师先做一遍。教师在下水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这样才能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建立“软作业”评价制度。对那些需要学生自学、实践、思考的探究性、开放性、创新性的软作业或一些需时较长、一时交不上来的作业,如社会调查、长篇名著阅读、实验性作业、研究性学习等,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相应内容应根据科学的评价标准评出相应的等次,使这些作业由“软”变“硬”,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调研数据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反映作业量多,部分学生反映作业量少的情况。说明教师在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方面还有所欠缺。针对此项问题,建议作业可根椐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分层设计,采用“AB”型作业设计法,A为普通题型的必做题,一般学生经努力能够完成。B为培优题型,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有能力的可以做,但切忌一刀切。作业量应根据中等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定。同时,倡导教师提出作业建议,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和形式,也可放手让学生设计或选择作业,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创造空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因素,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针对部分学生反映周末、节假日作业量太大,个别时候会有作业扎堆问题。学部要加强三级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管理,双休日、节假日的家庭作业总量应本着“合理、适度”的原则适当布置,作业量根据中等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定。
  针对学生普遍希望多一些实践类作业,增强作业趣味性愿望。要求除书面作业外,鼓励老师多布置一些实践型的家庭作业,例如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劳动实践等,尝试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丰富作业内涵。
  三、 优化作业管理,要家校协同共育
  如今的家庭大多经济条件尚可,家长对学校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把所有的期望投到了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加上家长们不正确的成才观,或者过于简单直接的教育方法,反使子女不堪重负。许多家长虽然也赞成教育部门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具体到自己的孩子,却做不到放手。
  学校、教师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要注重子女人格的健全发展,对子女的学业给予适当要求,避免施加过大的学业压力。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敷衍,不利用网络手段下载作业答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图3.作业用时长的原因

  调研数据结果显示,作业用时长的学生中,有60.45%的学生是写字慢,拖延导致(如图3)。因此,教师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积极主动参与孩子教育,承担孩子在家学习的监管义务,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养成主动独立认真做作业的良好习惯。坚持家校协同共育,不额外给学生安排书面作业,避免教师减负家长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
  可以看出,当下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的多项制度安排得到了落实且效果显著,之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学习研究,强化过程监控,创新作业内容形式,探索控量与提质的结合以及实践性作业的落实途径,进一步优化作业管理,切实实现“以生为本”的核心素养理念,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办人民满意学校。

  • 【发布时间】2022/1/10 16:27:40
  • 【点击频次】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