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优化作业 提质增效

 

【作者】 王寿环 施岳东

【机构】 浙江省青田县山口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优化作业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的校外学习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等诸多原因,能够在校外独立、自觉地完成作业的学生是越来越少了,因此,老师也要不断转变观念,要把优化作业管理的重心放在课堂上,放在校园内,只有科学优化作业管理,才能把减负提质增效工作落到实处。
  一、狠抓“优化课内作业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内作业设计,我们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好课堂练习的数量
  多、乱、杂的课堂练习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老师首先要控制好课堂练习的数量,需要筛选,整合,改编的工作,每周教研组主持“研题”活动时,继续做好精选试题的工作,挑出出或设计出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根据练习时间来合理安排各学科的练习量。  
  2、把握好课堂练习的难度
  班级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很大,老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因生施教,控制好课堂练习的难度,老师可以采取练习分层的策略,课堂练习分层基于老师要先去做练习的原则,老师先做练习时可分为3个层次的要求,从低到高分别是:对配套练习进行筛选(可做题、不做题);分层(必做题、选做题),分类(以知识类别、解题思路、题目类型进行分类)。在老师进行认真“先做”与分析之后,所布置给学生的课堂练习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减负的目的。布置不同层次课堂练习是课堂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是针对学力差异相对较大学生的重要对策。
  3、发挥好课堂练习的激励功能
  要在练习形式上、多样化上下功夫,课堂练习设计要紧密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开发学生应用意识,拓展能力,练习的设置和实施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对课堂练习的兴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课内作业实施,我们努力抓好以下四点
  1.要保证课堂练习的时间
  时间是保证学生有效练习的前提,在课堂上,老师要努力保证有足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保证训练的内容更加有针对性,保证每节课都有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课堂练习。一般而言,在一堂新授课中至少要安排15分钟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引导全班学生独立思考、规范书写练习。这样安排,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合理有效地组织讨论与交流,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能通过练习及时反映出来,有利于教师收集信息,灵活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要规范学生的练习书写要求
  农村初中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规范意识较差,作业书写潦草,良好的作业习惯没有养成,因此在平时课堂教学时,老师要重视学生解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对学生良好的练习书写习惯。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无论从平时课堂板书还是练习批改上,都要书写规范;其次,教师要加强指导,严格要求,让学生明白规范练习书写要求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这样一个班级的学生就容易形成规范书写练习的氛围。
  3.当堂过关,及时反馈
  没有课堂落实,就没有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落实”,所谓“当堂过关”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必须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基本要在课堂上落实;二是全体学生能实现真正的“当堂过关”。在一节课中,需要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能不止一个,可以采取“分段讲授、讲练结合”的策略,逐一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老师要检查学生能否理解及运用所学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口头加笔头”当堂训练的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加以巩固和落实。
  4.重视课堂练习的反思和总结
  老师对课堂练习的反思和总结,作为学校检查老师备课的重要一块内容,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重视,老师在讲评完课堂练习之后,大多老师会自觉留出一点时间,引导学生针对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反思和总结,完善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另外,老师也在反思练习的难度,题量,反思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方法,反思练习对所学内容的考查效果,反思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反思教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等,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抓实“优化课外作业管理”,提高课外作业实效
  (一)建立课外作业公示制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1.严格的把关课外资料的征订
  倡导老师用好教材和省编作业本,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组织班主任对资料征订严格的把关,采取资料征订登记制,杜绝私自征订课外教辅资料。
  2.做好“学生书面作业备案登记”
  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牵头学科老师,统筹安排每天各科的作业时间,确保每天各门学科书面作业总时间不超过90分钟,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各科作业时间,适当增加薄弱学科作业时间,如优先确保数学的作业时间等。
  3.健全作业管理机制
  建立教务处、教研组、班级三级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和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将作业量调查情况与个人、教研组、班主任考核挂钩,并定期通报。
  (二)建立作业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做好作业“质”的提升        
  1.明确作业要求
  老师进一步学习并熟知课外作业布置、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的要求,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2.加强作业设计
  学校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在教研组内开展轮流“说题”活动,这道题考查什么?与课堂有什么联系?该如何解题?等等问题,以督促老师提前去思考。通过建立《作业选题登记表》,逐步向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3.开展优秀作业展示活动
  本学年继续开展优秀作业评比展示,学生错题集展示等活动,树立榜样,供学生学习。
  4.建立校本题库,开发校本作业
  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学期分好任务,继续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智慧,整编典型习题,尤其是近年来浙江省各市的中考试题的整合,改编,以满足本校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一批批学生的运用,不断更新这个校本题库。
  本学期开始将错题库的开发,纳入教研组评比内容,鼓励每位老师在本学期内完成本册教学内容中学生易错点的收集。因为收集“错题集”能让老师对于学生学情更加了解,对于学生可能犯的或者容易犯的错误更加清楚,尤其是在作业布置时才能更有针对性为学生挑选练习,进一步做到“精练”。
  (三)加强作业批改反馈,确保作业的效果
  1.明确批改要求
  学校制定了《学生作业管理办法》,统一对作业批改规范要求,如教师应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做到不漏批、不拖延。作文必须在下次写作前批改讲评结束,其他学科一般在第二天上课前批改好。通过作业全批全改统计表,督促老师对作业做到基本题全批全改,重点题细批细改,必要时面批面改,杜绝“有布置无批改、有批改无评价”的现象发生。杜绝教师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和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情况发生。
  2.及时反馈
  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错误及时分类,日常作业反馈周期不超过1天,共性错误集体讲评,个性错误个别辅导。对好的作业应予以表扬或展评,对自行订正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利用课后托管服务,对学生分层辅导,督促学生养成及时订正错题的习惯。
  • 【发布时间】2022/3/22 21:06:21
  • 【点击频次】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