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另一方面,学生的感知建立在操作活动基础上,手脑并用,多种分析及共同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都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发挥,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操作活动也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将小学生好动的年龄特征引导到数学学习上来。可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数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利于学生体验学习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培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能力的比较理想的办法。教师在借助操作引领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借助直观操作去理清思路、掌握算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牲是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师要在重视演示操作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操作要目标明确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等原因,他们常常会对操作物的其他因素产生兴趣,例如学具的色彩、形状和大小,都会影响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实质。因此,教师在每次操作活动之前,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操作的目标,只有把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知识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动手操作的应有功能。例如:在教学“认识﹥、﹤”时,出现比较数的大小的内容,这对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而且难以区分。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先让学生摆出3个小方块表示“3”,再添上2个小方块就是“5”,3个小方块与5个小方块对应比较,学生很容易看出5比3多2,叫做“5大于3”,也可以看出“3小于5”,这时教师适时引出大于号“﹥”和小于号“﹤”。“﹥”和“﹤”的区别比较抽象,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并区分这两个符号,教师可请学生举起右手,中指和食指张开,开口朝左较大的数即“﹥”。同样,可让学生张开左手的中指和食指,让学生认识开口朝右较大的数即“﹤”。通过直观形象的操作,学生基本上会正确理解数的大、小的含义,学会正确使用“﹥”和“﹤”。儿童认知的发展是从操作中直观开始的。数学课本上数的认识安排很多实物图来体现其含义,并配备了教具,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有序的操作及教师的演示,借助表象,使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数的概念。
二、操作要重视直观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形成数学概念的特点,是对直观依赖较强,比较容易认识直观的数量和图形,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的时候,要重视操作的直观性。例如学生对“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就比对“角”的性质认识容易些,因为“闭合的区域”比“开放的区域”更为直观。因此,在角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摸角、做角、画金钱豹、玩角等直观操作活动都必不可少。
在教学算理上尤其要重视用好直观操作,教师通过要求学生“摆一摆”、“试一试”,其目的就是以直观操作引领学生把活动表象内化为智力算理。例如,在教学9+3时,要求学生和教师一起用小棒摆出“9+3”的图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步,怎样才能使9根小棒变成10根?第二步,相差的1根小棒在什么地方找?第三步,把3根小棒分成几和几?通过这样直观的动手操作和一步一步的扶助,学生很快排除了由于第二个加数的变化带来的思维干扰,从而突出“凑十法”看大数想凑数的关键所在。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操作的过程,加深对操作的理解进而形成理性认识。可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的经历、感受和体验,及时引导学生关注由操作带来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发现知识、掌握技能。
三、操作要联系生活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教师指引学生动手操作要以故事化、生活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初学应用题时,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应用题的畏惧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氛围中,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请我们做什么?”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再结合动手操作的体验,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列出算式,而且对应用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动手探究的习惯并在探究中建构知识。例如,教学应用题“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玩游戏,又来了6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教师在讲关于小朋友做游戏的故事时,配合出示多媒体游戏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时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指名学生演示操作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演示)。这样,轮到演示的学生兴趣盎然,未轮到的学生目不转睛,并且跃跃欲试。通过操作演示,学生很清晰地知道,这道应用题要求的是原来8个小朋友与又来的6个小朋友的和。然后再让学生分组操作这一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故事中去,从而很好地引领学生理解题意。接着,教师又启发学生列出算式,因为整个解题过程借助了实际操作,感知后再出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明确数量关系,掌握了解题的方法,所以学生列式解答也就水到渠成。教师在引领学生操作时要重视联系生活,调动起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体验,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
四、提倡多样的激励评价,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自我评价往往被教师和同学评价所掩盖,当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现在师生面前时,往往会由于自己的某一方面的缺陷而受到嘲笑。许多原本对学习充满好奇心,渴望发展和表现自我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反而降低了。这其中的原因就可能缘于学生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被逐渐地放在了次要位置。所以导致学生要么形成了依赖教师、家长或同学的外部评价的顺从心理,要么是对外部的评价一昧地抗拒而形成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大力提倡学生个体自我评价、组内合作评价,一方面,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起责任来,为其真正投入学习活动打下动机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如:在“质数和合数”的学习中,学生根据1-12个自然数约数的特点给它们进行分类。独自分类后,让学生先自定评分等级,阐明评分原因,然后再听取别人的评价,最后结合别人的评价由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不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建构知识,不断提高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手脑并用,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有步骤地组织。对小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甚至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去。我们一定要注意实践活动不能脱离教学而变成单一的、机械的、无目的性的操作,否则,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其厌烦,降低学生的兴趣而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刘沛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
[2]郑明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2010年.
[3]李丽芝,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青春岁月,2011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培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能力的比较理想的办法。教师在借助操作引领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借助直观操作去理清思路、掌握算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牲是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师要在重视演示操作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操作要目标明确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等原因,他们常常会对操作物的其他因素产生兴趣,例如学具的色彩、形状和大小,都会影响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实质。因此,教师在每次操作活动之前,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操作的目标,只有把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知识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动手操作的应有功能。例如:在教学“认识﹥、﹤”时,出现比较数的大小的内容,这对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而且难以区分。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先让学生摆出3个小方块表示“3”,再添上2个小方块就是“5”,3个小方块与5个小方块对应比较,学生很容易看出5比3多2,叫做“5大于3”,也可以看出“3小于5”,这时教师适时引出大于号“﹥”和小于号“﹤”。“﹥”和“﹤”的区别比较抽象,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并区分这两个符号,教师可请学生举起右手,中指和食指张开,开口朝左较大的数即“﹥”。同样,可让学生张开左手的中指和食指,让学生认识开口朝右较大的数即“﹤”。通过直观形象的操作,学生基本上会正确理解数的大、小的含义,学会正确使用“﹥”和“﹤”。儿童认知的发展是从操作中直观开始的。数学课本上数的认识安排很多实物图来体现其含义,并配备了教具,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有序的操作及教师的演示,借助表象,使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数的概念。
二、操作要重视直观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形成数学概念的特点,是对直观依赖较强,比较容易认识直观的数量和图形,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的时候,要重视操作的直观性。例如学生对“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就比对“角”的性质认识容易些,因为“闭合的区域”比“开放的区域”更为直观。因此,在角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摸角、做角、画金钱豹、玩角等直观操作活动都必不可少。
在教学算理上尤其要重视用好直观操作,教师通过要求学生“摆一摆”、“试一试”,其目的就是以直观操作引领学生把活动表象内化为智力算理。例如,在教学9+3时,要求学生和教师一起用小棒摆出“9+3”的图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步,怎样才能使9根小棒变成10根?第二步,相差的1根小棒在什么地方找?第三步,把3根小棒分成几和几?通过这样直观的动手操作和一步一步的扶助,学生很快排除了由于第二个加数的变化带来的思维干扰,从而突出“凑十法”看大数想凑数的关键所在。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操作的过程,加深对操作的理解进而形成理性认识。可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的经历、感受和体验,及时引导学生关注由操作带来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发现知识、掌握技能。
三、操作要联系生活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教师指引学生动手操作要以故事化、生活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初学应用题时,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应用题的畏惧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氛围中,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请我们做什么?”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再结合动手操作的体验,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列出算式,而且对应用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动手探究的习惯并在探究中建构知识。例如,教学应用题“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玩游戏,又来了6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教师在讲关于小朋友做游戏的故事时,配合出示多媒体游戏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时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指名学生演示操作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演示)。这样,轮到演示的学生兴趣盎然,未轮到的学生目不转睛,并且跃跃欲试。通过操作演示,学生很清晰地知道,这道应用题要求的是原来8个小朋友与又来的6个小朋友的和。然后再让学生分组操作这一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故事中去,从而很好地引领学生理解题意。接着,教师又启发学生列出算式,因为整个解题过程借助了实际操作,感知后再出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明确数量关系,掌握了解题的方法,所以学生列式解答也就水到渠成。教师在引领学生操作时要重视联系生活,调动起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体验,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
四、提倡多样的激励评价,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自我评价往往被教师和同学评价所掩盖,当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现在师生面前时,往往会由于自己的某一方面的缺陷而受到嘲笑。许多原本对学习充满好奇心,渴望发展和表现自我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反而降低了。这其中的原因就可能缘于学生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被逐渐地放在了次要位置。所以导致学生要么形成了依赖教师、家长或同学的外部评价的顺从心理,要么是对外部的评价一昧地抗拒而形成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大力提倡学生个体自我评价、组内合作评价,一方面,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起责任来,为其真正投入学习活动打下动机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如:在“质数和合数”的学习中,学生根据1-12个自然数约数的特点给它们进行分类。独自分类后,让学生先自定评分等级,阐明评分原因,然后再听取别人的评价,最后结合别人的评价由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不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建构知识,不断提高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手脑并用,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有步骤地组织。对小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甚至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去。我们一定要注意实践活动不能脱离教学而变成单一的、机械的、无目的性的操作,否则,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其厌烦,降低学生的兴趣而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刘沛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
[2]郑明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2010年.
[3]李丽芝,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青春岁月,2011年.
- 【发布时间】2022/4/8 20:21:01
- 【点击频次】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