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跟苏轼学习豁达

 

【作者】 余 欢

【机构】 湖北省孝昌县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基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群文阅读

  【连读篇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文本解读】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让我们一起读苏东坡的月,一起来读懂人生,一起来学习快乐。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跨越时空、脍炙人口的中秋咏月词。词人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词作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超绝凡尘。苏轼当时在密州任太守,与胞弟未能团聚,表达了对亲人团圆的期待: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是苏轼在黄州,虽然当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然而,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也是中秋之作。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的营造中,我们可以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
  有人戏谑说,苏轼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去被贬的路上。一个常年漂泊在外的人,对于月夜的感触实多。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处于逆境而善于自我解脱的人。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细数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都与明月相伴。
  莫问一生沉浮事,但寻闲情与诗意。东坡居士,豁达从容,正是千百年来,让人最敬最爱之处。
  他以自己独有的人生态度,将一个人的入世之志与出世之心调和,既滋养了自己,也不断地疗愈着后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九年级上册的课文,《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是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的篇目,《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是课本之外的作品。三篇作品整合在一起教学,能够让学生同中知异,异中求同,感受苏东坡笔下和眼底的明月。
  【教学目标】
  1.体味苏东坡孤独背后的豁达,读出苏轼高境界的人生格局。
  2.聆听“月语”,品赏“月韵”,触摸“月魂”,读出古诗文学习的宽度、深度和温度。
  【教学策略】
  开展群文阅读,整合苏轼关于月夜的诗文开展教学。
  采用高效6+1课堂模式:导、思、议、展、评、检+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课前自学任务单:
  1.上网查找苏轼关于月的文字和视频资料,了解苏轼笔下和眼底关于月亮的基本情况。
  2.印制材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至少读五遍,疏通生字词和大意,初步感受苏轼的人格美。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吟诵一段月语
  站在中国古典诗词长河之滨随手一捞,便可掏起许多月亮的倩影。千里婵娟是月,小楼吹笙伴月,芦花深处望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词人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浪漫的月亮之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笔下的月和眼底、心底的月。
  二、思:忆念一份月韵
  屏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教师示范配乐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出示朗读目标,学生自由练习诵读。
  朗读目标:字正腔圆、停顿有致、情感充沛。
  3.单个学生朗读,同学评点。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学生集体配乐朗读。
  5.读完这三首作品,分别找出每首词里出现的意象,感情特点是怎样的?完成表格。







  6.整合三首词中含有“月”的词句,诵读欣赏,这三首词中分别表达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炼”字技巧——
  (1)这个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者展示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议:掬捧一颗月魂
  1.观看有关苏轼的微课视频,思考并交流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成员积极发言,交流自己思的成果。目的: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交流中来。
  四、展:提笔抒我意,对月怀东坡
  师总结:东坡——一个满怀为民请命之心却壮志难酬的人。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都与明月相伴。
  学生活动:
  1.各学习小组派代表展示思考和交流讨论成果。











  2.整合三首词中含有“月”的词句,诵读欣赏,这三首词中分别表达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明月的阴晴圆缺,表明人生不会完美无憾,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要有豁达的胸襟。(板书:豁达、乐观)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月”“疏桐”“漏断”,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这一冷色调的景物描写,其实是人物内心孤独落寞的反映。《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开篇就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板书:孤独、寂寞)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西江月》也是写于一个中秋之夜。苏轼独自一人于异乡,写出他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苏轼当时刚从牢中出来,满身伤痛,身无长物。弟弟子由也受到牵连,被贬官到远方。在这种境况下,用一个“多”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多”是“总是”的意思,明月总是被乌云遮住,他的心中没有了光亮,只有无奈与凄苦。(板书:无奈、凄苦)
  五、评:交流展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1.学生吟咏下列诗句。
  熙宁九年,问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元丰三年,悲月: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元丰五年,叹月: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元丰五年,祭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元丰五年,咏月: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前赤壁赋》)
  2.老师屏显概括提升的内容,学生朗读。
  综观被贬之后的苏词,我们看到他的内心经历了这样的曲折:由初遭排挤时的“失意却充满希望”到获罪被贬的“无奈凄苦”,再到最后的“旷达释然”。他傲视磨难艰危,谈笑生死,履险如夷,把儒家士大夫“仁者不忧”“君子坦荡”的精神与佛家“当下即是”“看穿顺逆”的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澄明豁达的人生哲学。(板书:澄明、豁达)
  师小结:这一人生哲学凝结在高洁的月亮之上,千年之后,我们抬头望月时,亦在仰望那淡然旷达的月魂。这份胸襟和气概,千百年来令无数文人墨客、英雄豪杰竞相折腰。
  屏显链接素材。(学生朗读)
  林语堂因这份敬仰为他著书立传:“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是位乐观旷达的高人。”
  钱穆被他的人格魅力征服:“苏东坡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在政治上得意过。但在艰难的环境中,他人格是伟大的。”
  余秋雨更感佩于他一生不断地“突围”:“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3.配乐展示老师咏东坡的作品。
  那晚的月光/该比冬雪更冰冷吧/冷却了男儿的热血/只剩下彻骨的悲凉。
  那晚的月光/该比清泉更透彻吧/流淌过苦埋的内心/给痛苦的灵魂一个出口。
  把酒独酌/对月长歌/醉看明月阴晴圆缺/了悟人间悲欢离合。
  起起落落的人生/未曾让你随波逐流/步步皆难的苦痛/成就你的豁达明澈。
  跨越千年/我们对月举杯/共享千里婵娟/仰望不朽月魂。
  4.学生写出想对东坡说的话,示例《我想对东坡说》,全班交流点评。
  六、检:总结收获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所得。
  生:这样的处境,这样的磨难,换作一般人可能早被打倒了,但苏轼还能写下这么美的词,还有这么旷达的心胸,这是常人做不到的。
  师点拨:在我们心中,苏轼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文学艺术上的一座高峰。然而,对于九百多年前的他而言,最主要的社会角色则是官场上独行的孤独者。苏轼饱经仕途坎坷,没有变得尖酸刻薄,反而更趋温和,更加旷达。这是做人的境界!读懂这份旷达,读懂旷达背后苍凉的人,才配爱上苏轼!才能感受人生的快乐!林语堂就是一个爱苏轼的人。
  (屏显)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林语堂)
  七、用:拓展延伸 
  1.用生动的语言,写下你从东坡身上学到的精神财富。
  2.推荐阅读:请课下阅读苏轼的更多作品和《苏东坡传》(林语堂)。
  材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 【发布时间】2022/4/8 20:23:41
  • 【点击频次】318